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互联网不是“平”的(环球走笔)

田 丽
2017年05月25日05:0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1949年,当信息论的创始人克劳德·香农将美国国会图书馆作为信息量最大载体时,也许不会想到,今天的人类正身处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时代。得益于数字存储及传输技术,地球上每天新增的数据相当于25万个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印刷藏品数量。

  学者们也曾担心“信息过载”会让人们感到焦虑和无助。但事实上,网络信息并非纷繁杂乱,而是按照人们的需求被聚合以及过滤,如同经过了一个漏斗,在到达每个用户时有限且可控。信息漏斗过滤了噪音,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过滤气泡》一书的作者伊莱·帕里泽在2011年发现,两个人使用谷歌检索同一词语,得到的结果页可能完全不同;不同政治立场的人浏览同一个新闻事件,看到的新闻倾向也可能完全不同。他随即提出了信息过滤气泡效应,指出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的推荐算法能够通过收集和分析人们的行为偏好和使用习惯,为用户推荐内容。而如果长期接触和停留在高度同质化的内容中,信息和观念的“隔离墙”将会筑起,令用户身困“网络泡泡”中而不自知。

  当用户习惯了气泡中的生活,观点同温层也由此产生。同温层本指大气层中温度相近,空气呈水平而非垂直流动的温度层。观点同温层形容的是互联网中“人以群分”的现象,兴趣和观点相似的用户逐渐集聚,人们仿佛身处回音壁的舆论场中,本已持有的观点被不断强化,相反立场则愈来愈被排斥。

  为了消弭这些信息不均衡现象,人们在技术和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最近,美国上线一款新闻应用程序,将多家新闻媒体按照倾向性从极左至极右排列出一条意识形态光谱,用户可以实时了解自己阅读的内容所处的光谱位置,如果长期阅读某一种倾向的文章,APP还将通知用户并推荐他们看看别的观点。《华尔街日报》则设计了一个名为“红派蓝派”的产品,把脸书上关于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内容都并列在一起。

  从全球互联网信息结构来看,还有一种难以弥合的信息不均衡长期存在,即不同国家、文化、民族、性别、代际间的数字鸿沟。据统计,截至2017年3月,全球仍有38亿人被排斥在互联网之外。在非洲,网络普及率仅为27.7%,而在北美,这一数字达到88.1%。在互联网中,英文内容的比例遥遥领先,超过50%,而排在第二位的俄文和第三位的日文分别占到6.5%和5.6%。有学者就将存在于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归纳为“ABCD”,即在接入(Access)、基本技能(Basic skills)、内容(Content)、渴求(Desire)这四个方面的不平衡。

  互联网的本质属性是互联互通,但这一美好愿景必须依靠人的努力去实现。国家作为互联网建设与管理的主体,需要在弥合基础设施、技术以及观念上的数字鸿沟上积极作为,让信息革命的成果真正为全人类所共享。


  《 人民日报 》( 2017年05月25日 21 版)
(责编:崔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