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国际舆论热议“一带一路”③

这条路“极具吸引力”(国际论道)

本报记者 张 红
2017年05月22日08:5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素有“中巴经济走廊之珠”之称的瓜达尔港。
  (资料图片)

  从抵制到观望再到派出极有分量的代表团,美日对中国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态度可谓经过了180度的大反转。这背后折射出的正是“一带一路”的魅力所在。正如外媒普遍指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方都是赢家。

        

  派团出席:不再“小气”

  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之前一直努力与 “一带一路”保持距离的美日最终均派出极有分量的代表团。美日态度转变引发外媒关注。

  之前,美日的拒绝态度曾引发多方批评。

  瑞士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荣誉教授、埃维安集团创建人让-皮埃尔·莱曼5月12日在香港《南华早报》网站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西方和日本冷落中国的“一带一路”峰会是错失良机》。文章称,主要西方经济大国和日本可能缺席本月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峰会。这种做法大错特错,错失了促进充满活力、彼此协作的全球化的良机。文章指出,中国尤其有必要加入全球治理的机构框架,像“一带一路”这样促进贸易和投资的倡议应该受到欢迎而不是粗暴拒绝。

  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官方从未对“一带一路”表示出热情。特朗普最初对“一带一路”也持观望态度。这引发了美国许多人的质疑。美国前国务卿约翰·克里的重要顾问、前国务院官员乔恩·芬纳5月12日在彭博新闻社网站发表的文章指出,奥巴马政府反对亚投行显得既小气又软弱。在“一带一路”问题上,美国如果能避免再发生类似的情况,那么两国都将从中获益。

  《纽约时报》5月14日的报道也指出,任何外国领导人、跨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或国际银行家都不可能忽视中国推动重构全球贸易的这种努力。

  美国最终派出美国总统特别助理、白宫国安会负责东亚事务的高级主任波廷杰率团出席“一带一路”会议。起初,特朗普政府拟派的是商务部官员埃里克·布兰斯塔德,后来决定改派马特·波廷杰。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联合主席约翰·桑顿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美方特意选派了一位“在白宫中对中国有较深了解的人”。除了在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主管亚洲事务,波廷杰此前曾作为记者在中国常驻达7年之久,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并于3月跟随了美国国务卿蒂勒森的首次访华之行。

  正如美国媒体普遍指出的,改派高级别官员参会,不仅意味着特朗普政府对中美关系的重视,还意味着美国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的重大转变。特朗普政府正加大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力度。美国已宣布,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和美企共同成立了“美国一带一路工作小组”。

  日本也派出了以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为首的访华团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5月15日报道,访华团还包括日本经济产业副大臣松村祥史和首相政务秘书官今井尚哉。报道指出,首相秘书官在陪同首相出访以外访问海外实属罕见,可以说日本派出了重量级的访问团。

  积极参与:“情投意合”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中国研究系主任、亚洲基金会主席戴维·兰普顿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正在也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入这一进程成为伙伴,不管是在战略上还是经济上,都符合美国自身利益,美国应该努力寻找加入的机会。

  特朗普政府加大参与“一带一路”的力度让诸多西方公司喜笑颜开。

  《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一带一路”被认为是西方公司在西方之外的地方寻求扩张和增加利润的良机。诸如卡特彼勒、霍尼韦尔、通用电气之类的大型跨国企业正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这些公司同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并从中受益良多。

  美国及西方的公司正争先恐后地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上个月,美国花旗银行从中国银行赢得了一项总价值达30亿美元的合同,帮助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开设分支机构。据《纽约时报》报道,通用动力公司中国大区首席执行官表示,2014年,中国建筑和工程公司采购了总价值约4亿美元的装备,主要用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2016年,采购量飙升到23亿美元。这位首席执行官称,未来一年半的时间内,该公司仅在燃气风机及其他电力装备这一领域,就计划去竞争总值达70亿美元的标的。

  “我们在积极参加‘一带一路’,这就像两个人情投意合一样。”《华尔街日报》引用技术与制造企业巨头——霍尼韦尔公司的全球高增长地区总裁沈达理的话说,“一带一路” 倡议对他们来说,就像天上掉下馅饼,是一次完美的机缘巧合。该公司在“一带一路”相关项目上有相当数量的投资。

  卡内基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史文表示,他是“一带一路”概念的大力支持者,因为它对参与国和中国“非常有益”,也“并不威胁美国的利益”。他说,该倡议将成为世界关键领域的合作的激励措施,也将成为西欧国家和美国参与的桥梁,挑战是如何把它变成现实。

  日本也开始对“一带一路”尤其是亚投行表现出极高的兴趣。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二阶俊博表示,日本应尽早加入中国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亚投行,“应做好心理准备,不能太落后于人”。而且,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最近也就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事表态称,“一些疑惑点消除之后,愿积极探讨日本加入亚投行”。

  正如麦肯锡亚洲董事长凯文·斯纳德所说的,“一带一路”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合作平台。这一现代丝绸之路通过建立铁路、道路、管道和公用电网网络,连接中国和中亚、西亚及南亚部分地区,这将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连接,而是包括政策协调,贸易融资合作,社会文化合作等。这可以为每个人创造利益。

  共同努力:都是赢家

  美日对待“一带一路”态度的转变背后,正是这一倡议的魅力。

  《纽约时报》在论坛期间从中国发回长篇报道称,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其规模和范围在现代历史上鲜有先例,它承诺投资1万多亿美元,修建跨越60多个国家的基础设施。文章指出,“一带一路”可能创造出一种新型全球化。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指出,如果中国可以真正实现“一带一路”这一全球公共产品,那么上世纪30年代的“金德尔伯格陷阱”就会得以避免,“美国需要欢迎中国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折射出的中国对全球治理模式的思考引发共鸣。

  俄新社引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但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报道称,中国也是如此在国际舞台上行事的。这个世界看到,这一行为着力于遍及全球的经济项目,并向世界展示出未来极具吸引力的图景。总体而言,它成功了。

  德国《世界报》网站引用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话说,世界面临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旧的全球化模式”过时了,“世界的很大一部分地方”已经厌倦了这种模式。与傲慢的西方模式相比,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更受欢迎的全球化模式,因为它不带“说教”:“没有老师,没有学生”,所有国家都有权塑造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

  俄罗斯塔斯社引用俄罗斯战略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弗拉德科夫的话说:“北京向整个国际社会发出的信号是清晰务实的。不大声要求独占性和世界领导地位,而是就构建世界所有国家的互利包容的经济合作进行不断地细致工作。我们的中国伙伴找到了联系众多民族和国家利益的成功项目。这切合现实且被需要。”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网站5月14日刊登《结识新盟友,迎接新世界》一文称,过去500年来,称霸世界的是大西洋国家,这段漫长的历史阶段现在结束了。文章称,随着21世纪的来临,中国似乎即将担负起全球领导责任,他们对待世界的方式与美国大不相同。但中国人并不鼓励其他国家效仿适合中国的制度,他们认识到,任何政治制度都植根于本国土壤。在后大西洋时代,各大国将认识到,没有哪种社会组织形式从本质上比其他形式更高级。

  “一带一路”是“一场没有输家的大乐透,每一方都是赢家,或多或少都能从中受益”。“近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政治观察家德米特里·科瑟列夫的话,说出了众人心声。

(责编:贾文婷、申亚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