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发展,也是开放的故事(观点)

吴绮敏
2017年04月20日09:0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格扎维埃·贝特朗同人民日报记者的一席谈话,道出了法国北部地区发展战略的国际视野。他由衷表示“上法兰西大区非常乐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突显其“开放”的信念。他是戴高乐主义的追随者,去年初当选上法兰西大区议会主席,那是战胜极右翼候选人玛丽娜·勒庞的结果,反映出法国北部、戴高乐故乡民众的心愿。

  上法兰西大区是一片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土地。2900多个国家历史古迹,40多个世界遗产,成就过法国重工业发展的辉煌。不过,那些曾经辉煌,过后又不得不废弃的纺织车间、不得不关停的煤炭矿井,早在20多年前就告诉当地人,历史的盛名并不能将其一直锁定在一帆风顺的发展轨迹上,没有人可以寄望任何产业在单线条轨道上永远保持活力。产业发展如此,地区发展同样如此。只有打开眼界,因势而动,优化结构,才能有可持续的生命力。

  选择开放,好像成了上法兰西大区人的鲜明“个性”。他们这样介绍自己的地区——毗邻巴黎、伦敦、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卢森堡,方圆300公里内拥有欧洲常住人口8000万。显然,他们的眼睛绝不仅仅盯着脚下那方土地,而是不停地测算自己同世界的距离。目光投向整个欧洲,投向世界。而且,当今世界最具经济活力的中国,已经成为他们心中绝对的伙伴——过去20年来,平均每年访华两次的贝特朗正在为大区寻找中国的姐妹省份,还不忘征询中国记者的建议;投资局负责人中不乏有中国学习背景、会说流利汉语的官员,对知名的中国企业如数家珍;旅游局负责人随手可以拿出中文版宣传册子,对中国的旅游景区了如指掌;今年春节,大区专门请来中国大使,举行盛大庆祝活动。

  开放,离不开打通国际布局。大区之内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伸向欧洲6国,并东望整个欧亚大陆;大区计划开凿通往巴黎的运河,意在将西欧各大港口的货物更方便运抵欧洲腹地;大区设立的工业园区,广泛吸引世界各国企业进驻。

  开放,也意味着打通产业界限。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概念的美国人杰里米·里夫金显然已成为上法兰西大区的名人,他来此访问的图片甚至进入了大区的形象展示材料。致力于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填平”生态脚印,做生态转型和循环经济的引领者,让以智能技术和健康产业为内核的“银发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用文化宝藏打造地区形象名片……华丽转身,一个老工业区跨向时代前沿。

  让传统工业成为人类共同记忆的历史遗产,以开放的心态和行动拥抱未来。上法兰西大区生动的发展故事,好似从广义上印证了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的名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阔的胸怀决定开放之选,开放的行动拓展发展空间。


  《 人民日报 》( 2017年04月20日 23 版)

(责编:王欲然、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