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仅去年,就有1576名外国人被批准在中国永久居留,增幅163%,刷新自2004年以来中国“绿卡”发放量的新纪录

手持中国“绿卡”的外国人们(记者观察)

2017年04月11日05:1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谢夫林感受中国鸡年新春的喜气。
  资料图片

  纳嘉瑞和妻子休闲生活。
  资料图片

  2007年春季,马兰在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
  资料图片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今年以来,中国政府不断向外籍人才发放福利:2月初,公安部会同20个部委对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即俗称的“绿卡”)应用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牵头开展证件便利化改版,强化永久居留证件的身份证明功能,新版证件将在年内启用。3月初,公安部又宣布在国家有关自贸区及全面创新改革示范区推出7项出入境政策措施,主要针对外籍高层次人才、外籍华人、外籍留学生和长期在华工作人员等群体,为他们入境、在华居留和永久居留提供更大便利。

  据联合国统计,从1990年到2015年,在中国居住的外籍人口从37万人增至97万人,年均增长2.4%。而他们中只有不到1万人有中国绿卡,美国一年却能发出100万左右的绿卡。中国绿卡的门槛之高,审批时间之长可见一斑,这也让中国绿卡获得了“史上最难”的称号。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中国逐渐成为国际人才的向往之地,外国人才集聚的态势逐年加强。

  这些福利措施的落实,不仅为中国绿卡大大松绑,也将激发外籍华人和留学生在华创新创业激情,进一步释放人才“红利”。

  

  跨国公司高管、法国人谢夫林——

  “这是我人生重要瞬间”

  本报记者  郝  洪

  “我的人生有3个重要瞬间,2015年11月25日拿到中国绿卡(外国人永久居留证)那一刻是其中之一。”法国人谢夫林说。

  拿到绿卡后,谢夫林出入境开始走“中国人通道”,有人善意提醒他,“嗨!老外,走错道了。”谢夫林得意大笑,“没错,我可以,我是这个队列里的人。”

  这张小卡片还让谢夫林决定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可以在中国开始自己的事业了。在中国22年,从沈阳到成都、乌鲁木齐、郑州,最后定居上海,谢夫林一直在跨国公司做高管,现在,他准备注册成立自己的公司。“中国需要外来投资,资本或是知本,我属于后一类,我希望自己所掌握的经验、知识产权能够助力中国的变革。”

  “中国的变化太大了。”谢夫林找出20年前拍摄的浦东陆家嘴的照片,和现在拍的陆家嘴夜景对比,“看,那时候还没有什么高楼,现在完全不一样了。”那时候的陆家嘴还是东方明珠一枝独秀,现在,小陆家嘴地区高楼林立,金贸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三大建筑直插云霄,世界500强企业云集,“你看,我变老了,上海却变得年轻了、美丽了,它正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这或许是谢夫林决定在中国开始自己事业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有些人惧怕在中国投资,觉得全球环境变化,中国投资成本上升,但我不这么认为,中国市场仍然是值得期待的。”谢夫林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让更多的海外投资人知晓,中国有许多机会,关键看你如何去发现和把握。

  谢夫林对中国的信心很大程度上源自他对中国人的认识。“18年前,我在上海的时候,有一次突然身体不舒服,中国同事陪我去了医院,还凑钱替我支付押金。你能感受到人们的善意,团队之间的相互关怀,这些温暖让外来者有了归属感,愿意留在这里做事业。”

  2008年,时任家乐福中国公司河南、山西和乌鲁木齐区总经理的谢夫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奥运火炬传递在巴黎受阻事件表达真诚歉意,他表示要向所有中国人说声对不起。“我百分之百地肯定北京奥运会一定会取得百分之百的成功”,谢夫林当时这样向媒体表述。

  “我们为什么不正视这个现实呢?未来发展就看中国,中国会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谢夫林说。在他眼里,这样的变化还仅仅是个开始,中国应该扶持自己的企业,帮助他们获得竞争力。“中国还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如果人们感觉到自己被国家保护和尊重,他们给予国家的也会更多。”

  

  “俄中文化推广大使”马兰——

  “对中国有了更多归属感”

  本报记者  李  琰

  中国人常说:缘分,天注定。俄罗斯姑娘马兰和中国的缘分,冥冥之中有天意。1988年,刚刚7岁的马兰,就进入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一所汉语学校读书,遥远的中国在她心里有了模糊的轮廓。

  坐在记者面前,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即将拿到中国绿卡的马兰无比兴奋。“再过几个月,我在北京居住的时间就要超过在圣彼得堡的时间了。”

  马兰憧憬起有绿卡的便利生活。因为工作经常要出差,有了绿卡,她就可以和中国老百姓一样,轻轻松松地从网上预订火车票。“去银行开账户,也不用再跟工作人员解释半天俄文字母,因为可以用绿卡上的中文名字。”一张小小的卡片,让马兰觉得“对中国有了更多归属感”。

  马兰在俄罗斯读完大学本科之后,按捺不住对中国的向往,2003年顺利考进清华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刚来北京时,走到哪儿都有中国人盯着我看,当然那是善意、好奇地打量,也有人会热情地和我打招呼。以前从书上读到的,多是传统的中国特色,来到北京之后,才发现这里不仅有四合院的历史街区,更有与世界接轨的繁华商业中心、酒吧街等,传统和现代化在这里和谐相融。”马兰坦言,北京的包容性很强,作为一个外国人,在这里生活一点儿也不觉得陌生。

  在清华获得硕士学位后,马兰回到家乡圣彼得堡继续攻读博士并工作。“离开北京后,我特别想念它。北京的生活方式对我影响太大,而且成为我的一种习惯。回到家乡一年后,我又再次选择回北京工作。”现在是一家俄罗斯能源公司北京代表处的职员,写字楼里每天的忙忙碌碌,让马兰感觉特别充实。

  “在北京,不会有让人闲着的感觉,快速的现代化发展,处处洋溢着开放,自由,活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世界有目共睹。今天,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读书、工作、生活。

  马兰告诉记者,她有很多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的朋友,大家都很喜欢北京的生活节奏。“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既保留着民族传统,又不乏国际化的多元和包容,所以我们在这里没有文化沟通的障碍”。

  如果从国际吸引力角度给北京打个分,马兰认为“个人职业发展角度100分”“对外吸引力80分”“生活满意度85分”。她说:“中国市场太大,在各个领域都可以堪称全球数一数二,所以世界500强企业都会在中国布局。所以就工作来说,机遇是百分百的。当然,软实力还体现在创新能力需要不断提升。”

  工作之余,马兰最热衷的就是向俄罗斯和中国民众互相推介双方的历史文化。“我们两国都有极其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社会风俗极具特色,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让两国民众彼此都更多些了解。”颜值高、学识强、中文棒,马兰在中俄两国文化交流年中多次主持大型文艺演出,也成了电视台文化访谈类节目的座上客,身体力行地成为民间俄中文化推广大使。

  时光飞逝,在北京生活将近16年,“我的人生肯定离不开中国,我去过中国很多城市,最爱北京。”马兰要继续在中国书写她的美丽人生。

  

  壳牌中国公司高管、美国人纳嘉瑞——

  “希望以中国公民身份尽力”

  本报记者  王海林

  见到壳牌中国勘探与生产有限公司商务副总裁纳嘉瑞时,他还在同中国同事们讨论工作。1997年,纳嘉瑞第一次来中国,此后在中国断断续续工作了13年。“我非常享受我的工作和这里的生活,中国妻子更是我在这儿得到的最大礼物。”

  作为壳牌的骨干员工,纳嘉瑞执着地向上司要求来中国。“没来中国之前,我经常梦到中国。真的到了这里,一切都似曾相识,中国是我梦中的故乡”。

  妻子石晓丽是他在壳牌的同事,两人因为工作慢慢熟悉,走到了一起。“我经常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中国人”,纳嘉瑞向记者展示他们身着中式礼服的结婚照,描述着挥之不去的中国情结。“我会固定去同一个菜市场,即使后来搬家,离得有些远了,我还是喜欢去那里买菜。”

  长期在中国工作,没有绿卡给他带来诸多不便,每次申请新签证都需要长时间等待。看到自己符合申请绿卡的资格,他就迫不及待地提交了申请。有了绿卡,他出入中国将更加便利,也能有更多时间在北京陪伴家人。

  纳嘉瑞到现在都记得20年前第一次到中国时的情景,当时从下榻的中国大饭店向窗外望去,看到周围有40多个建筑项目在施工,“那一刻,我意识到中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事实证明他的判断和选择是正确的。

  纳嘉瑞还激动地回忆起2002年参与中国西气东输工程项目谈判等情景。“这只是我参与的一系列重大项目谈判中的一个。中国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中国是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嘉瑞感慨,他非常享受在中国的工作,更享受这种快速发展带来的活力。“如果离开中国,到世界其他地方工作,我会觉得自己少了很多激情。”

  生活也带给纳嘉瑞很多惬意,“每天推开窗户就可以看到朝阳公园”,他和妻子办了朝阳公园年票,只要有时间,两个人就沿湖散步。有人在公园里跳广场舞,有人做瑜伽,“你随时可以加入他们,在中国的生活永远都不会觉得无聊,这种体验实在太棒了”。

  在纳嘉瑞看来,中国的变化实在太大了。1997年,那时满大街还是清一色的黑色自行车,车流缓缓向前,像一道“车河”。现在,满大街的“共享单车”,更多是人们环保意识在提高。纳嘉瑞不赶时间的时候,也喜欢慢悠悠地骑车上班,这成了他体验中国生活的绝佳方式,“未来我希望能把更多的清洁能源引入中国,以中国公民的身份尽自己一份力”。

  

  ■链接

  ——中国绿卡的雏形最早可追溯至1964年4月,国务院发布《外国人入境出境过境居留旅行管理条例》,解决了外国人在中国定居的身份问题。

  ——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1986年,中国第一个外籍厂长、原湖北武汉柴油机厂厂长、德国专家格里西先生成为首位被授予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

  ——2004年《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出台,首次采用国际通行做法,中国绿卡制度终于有了实施细则。曾经在延安与中国人民共同迎来抗战胜利的美国农业专家寒春,则是获得中国绿卡的第一人。

  ——2016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中国发放绿卡数出现爆发式增长。其中不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如“欧元之父”蒙代尔、美国篮球运动员马布里等。

  ——2016年,1576名外国人被批准在中国永久居留。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7年04月11日 23 版)

 

(责编:王吉全、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