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华裔商人兼职从政,这个美国市长怎么看深圳

王星 韩莎莎
2017年04月06日09:10 |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小字号

南方南

  应美国总统特朗普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4月6日至7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特朗普举行会晤。

  首次“习特会”时间表的落地,让“中美关系”这个老话题,再次成为两国共同关注的新闻热点。

无标题1

  在美国,有这样一群“中国人”,他们渴望成为“桥梁”,推动中美两国民众相互了解、相互交流,并积极为华人及亚裔移民争取政治领域的话语权。近期来深圳的阿尔汉布拉市市长沈时康就是其中一个。

  美国市长不用天天“坐班”

  “每年我都会回国好几次,国内日新月异的发展,让我非常高兴。”初见沈时康,是在深圳南山的一间咖啡馆内。他身着整齐的衬衣,精神气十足,普通话流利,甚少夹杂英语。

  沈时康祖籍广东潮州,1965年出生于北京,后举家迁往香港。1981年他只身来到美国读高中,随后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毕业后,沈时康定居在阿尔汉布拉市经商至今。

  阿尔汉布拉位于洛杉矶以东约15公里,人口近十万,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这里半数以上居民都是亚裔,其中华人占绝大多数。

  沈时康在美国的社会工作从当地商会开始,后来逐渐参与城市管理。2005年,他宣布参选市议员,次年成功当选,并于2010年和2014年两度连任。

  阿尔汉布拉市有五位议员。市长由这五人轮流担任,任期9个月。沈时康是该市自1903年建立以来的首位亚裔市长。

  “我这个市长其实是‘兼职’的,本职工作还是商人。”沈时康笑称,阿尔汉布拉的市长,一不管教育、二不管医疗,能“管”的都是一些公共事务,比如治安、道路维修、图书馆运营维护等。

  在美国,除了洛杉矶、纽约这样的大都市,中小城市的市长一职都不是全日制,不用天天“坐班”,与中国的市长相比要轻松的多。

  同时,市长和议员的收入也并不丰厚,更多的是一种对社会的奉献和服务。其主要职责是主持市议员开会,听取并解决市民的诉求,代表市政府发表演讲等。“可以说是城市的代言人。”沈时康说。

  1.5代移民最了解中美国情

  拿着美国护照,却说得一口极其流利的普通话;在推特上高谈阔论,也时不时发几条微博;用苹果手机,戴华为的智能表……在沈时康身上,中美两国元素融合得十分自然。

  “像我这样高中时到美国的移民,对两国情况最了解。”沈时康笑着说,第一代移民是指在国内出生、到美国工作的人,第二代移民则是在美国出生的华人。“我这样的就是1.5代。”

  在他看来,第一代移民由于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原因,在接受和认识美国政治、文化时会有一定的困难。而第二代移民尽管对美国了解,但由于长期远离祖国,对中国却比较陌生。

  “比如,阿尔汉布拉市虽然移民众多,但他们政治参与度并不高。”沈时康介绍,2014年选举时,当地华人选民投票率只有25%,甚至更低。“白人在阿尔汉布拉总人口中只占20%,却拥有近五成的选票比重。”

  沈时康分析,亚裔居民之所以政治参与度的较低,主要因为第一代移民很难理解和融入美国的文化和政治生活。

  “如果没有在美国念高中,我也不会去竞选议员和市长。”沈时康解释,美国只有高中阶段会开设与政治制度相关的课程。缺了这一课的移民,首先是对选举不熟悉,再加上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因素,自然就会远离政治生活。

  对沈时康而言,当初参与竞选市长和议员,主要是为了通过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工作,提高亚裔移民的话语权,为他们争取到更多的权利和平等的机会。“这样,下一代亚裔才能更好地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他表示,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美华裔移民能够更多地参与政治生活。“因为不投票就没有话语权。在美国,没有话语权,会让自己损失很多权益。”

  企业“走出去”还需更多努力

  作为中国人,沈时康当上美国市长后的一大心愿,就是促进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其实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还是比较陌生的。”他提出,希望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能让美国民众了解到现今的中国,了解到两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性。

  以创新为例,他指出,美国人人都知道加州有个硅谷,但他们不知道当今中国有很多城市也在奋起直追。比如有“中国硅谷”之称的深圳。

  “作为国际创新中心,尽管硅谷在各方面都更成熟,但后起之秀的深圳也有自己的优势。”沈时康认为,深圳及珠三角地区发达的制造业和完备的产业链,能够使创意和想法迅速落地。这无疑是对创新最有力的支撑。

  此外,深圳既背靠国内庞大的市场,又毗邻香港和东南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市场和地域的双重优势,对创业创新人才也非常具有吸引力。

  沈时康认为,硅谷的形成,得益于周边众多一流大学对其提供的智力支持。人才的聚集和碰撞,让硅谷不断在创新上取得突破。“深圳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

  “高等教育对深圳的长远非常非常重要。”他表示,近年来,深圳大力引进了许多知名大学,必将进一步引导高学历、高能力人才在此聚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深圳的创新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长期在美国生活、经商和从政经历,让沈时康对美国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如今,他也时常为进军美国的中国企业出谋划策。

  “‘走出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沈时康说,买张机票能够“走出去”,在美国投资一间公司也算“走出去”,但企业要发展,还需要“走下去”和“走进去”。

  他认为,“走下去”就是要了解如何在当地生存,而“走进去”则是要能融入当地的文化,成为当地的一份子。

  “其实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还是挺大的。”在谈到这个话题时,沈时康脸上的表情有些无奈。他认为,中国企业在美国拓展时,常常因为急功近利而导致事倍功半。“如果只给人‘我是来做生意’‘我是来赚钱’的印象,产品性价比再高,也很难得到广泛认同。”

  “比如,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广告语可以是‘可口可乐为中国奥运健儿加油’,中国商家为什么就不能打广告为美国的奥运健儿加油?”沈时康说,形成品牌,就是要在潜移默化中走进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企业在这方面恐怕还需要有更多努力。”(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南方南工作室 王星 韩莎莎)

(责编: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