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洛克菲勒三代传奇谢幕

周琦
2017年03月28日08:37 | 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小字号

提起洛克菲勒,人们很自然联想到“石油大亨”“垄断托拉斯”等。这个家族是财富和权势的象征,世界上几乎无人不晓。19世纪下半叶,约翰·洛克菲勒创办了标准石油公司,巅峰时期垄断了美国90%以上的炼油和输油能力。洛克菲勒家族从此成为在美国乃至世界上都举足轻重的豪门。

3月20日,洛克菲勒家族当今的“族长”、第三代传人大卫·洛克菲勒在位于纽约的家中离世,享年101岁。这位世界上最年长的亿万富豪、美国著名银行家,不仅在冷战时期穿梭于苏美两大阵营,成为美国银行业在东欧的开拓者,也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媒体称,大卫的离世,标志着洛克菲勒第三代传奇的谢幕,“洛克菲勒”的名字或许会越来越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买订婚戒指花光积蓄

1915年6月12日,大卫·洛克菲勒出生于纽约最大的私人住宅。大卫的父亲小约翰·洛克菲勒子承父业,母亲阿比·洛克菲勒则是一名杰出的艺术赞助人。

小约翰共有6个子女,最大的是女儿芭布斯,其他的都是男孩。大卫的兄长尼尔森曾成功创下4次连任纽约州州长的纪录,1974年,福特总统任命他为美国副总统。

作为6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孩子,大卫因为不喜欢独自一人在家,5岁时就上了学。与常人想象中的不同,大卫并没有在专供富家子女的私人学校就读,而是在任何家庭背景的孩子都可以上的林肯学校学习。大卫对于历史的兴趣正是在这里生根发芽,不过他生前也曾表示,自己在阅读和拼写方面“很弱”,是由于林肯学校的教育方法存在缺点。

大卫17岁时考入了哈佛大学——她母亲最希望子女去的学校。在那里他接触到了世界顶级经济学家熊彼特。大卫曾自述说,自己在研究生课程中的学术顶点就是熊彼特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课。熊彼特最感兴趣的是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虽然他认同凯恩斯的部分观点,但却否定凯恩斯理论的核心内容——“政府干预”。这段学习经历对大卫的影响极其深远。

1939年,一位叫佩吉的女孩开始越来越多地走进大卫的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两人在次年初春走进婚姻殿堂,并一起度过了55个春夏秋冬。当时,大卫为了买一枚订婚戒指,掏光了自己的所有积蓄——大约4000美元。在他的自述中,向佩吉求婚是自己做出的“最明智的决定”。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卫参军服役,在军队主要负责情报工作,并先后被派往北非、法国、德国等地,从二等兵逐渐升任下士、少尉、上尉。

工作的头12年每天坐地铁

二战结束后,大卫退伍回家。虽然当时对政府和非营利机构的工作非常感兴趣,但他最终接受了自己的舅舅、大通银行董事长温斯罗普·奥尔德里奇的邀请,进入大通银行工作。在此后的35年中,大卫完全投入到了商业银行家的生活中。

大通银行成立于19世纪70年代,在战争年代一跃成为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大卫一开始的职位是最低级别官员——对外部经理助理,年薪3500美元。在对外部,大卫第一次接触到了银行内部的运行系统。此后,他经历了曼哈顿银行“兼并”大通银行(编者注:曼哈顿银行规模只有大通的1/4,实际上是大通为了扩大零售业务同意被技术性兼并),也学习到了如何建立更加专业的管理和组织结构,并从经理助理逐步升任副董事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通银行的前12年中,大卫每天乘坐列克星敦大道的地铁上班,直到1957年就任副董事长后。

1961年,经过激烈的斗争,大卫被董事会任命为“联合首席执行官”,此时的大通曼哈顿在美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洲银行的大商业银行。在海外扩张问题上,大卫和另一位“联合首席执行官”乔治发生了分歧和冲突,乔治认为银行在国内的业务更为重要,而大卫则主张尽量在海外扩张。

1969年乔治退休,大卫成为大通曼哈顿银行真正的“掌舵者”。此后,大卫竭力开拓银行业的“零售业务”和国际业务,使大通曼哈顿的分支机构从11个海外地区拓展到美洲、欧洲、亚洲、非洲、澳洲的73个地区,国际领域的收入也很快超过国内收入,而这些业务是大通银行以前并不感兴趣的。

大卫掌舵后,他在大通曼哈顿银行中的地位其实并不稳固——大卫缺乏信贷培训和接待经验,并不完全被董事会成员认可——但他依旧信心满满,认为自己是大变革时期唯一“有资格领导”大通的人。

他也确实做到了。

他签下了中国首家美国代理银行

在执掌大通曼哈顿银行时期,大卫面临着在国际扩张中与政策相异政权打交道的问题。不过,他认为银行应该与这些政权合作。

大卫的外交策略,是和国家元首见面,他认为这对大通曼哈顿银行的长远利益来说至关重要。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被视为西方资本主义的主要使者。

大卫跟南斯拉夫的铁托元帅、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总统、波兰的雅鲁泽尔思将军都进行过长时间交谈,他甚至还跟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的苏联历任领导人展开过辩论。这些交流,为大通曼哈顿银行进军东欧打下了基础。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盖莱克这样评价大卫:“他大脑里每个细胞都在不停奔跑,这是个活资本家。”

1972年,大通曼哈顿银行获准在莫斯科成立代表处,成为在苏联获得执照的第一家美国金融机构。

1973年,趁着中美关系稍缓的时机,大卫首次访问中国大陆。作为访问的第一位美国银行家,大卫受到了周恩来接见。当天,他就签署了一份协议,大通曼哈顿成为中国银行的第一家美国代理银行。

回到美国后,大卫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类似见闻的文章,表达了对中国的良好印象。之后的15年,大卫还先后5次来到中国,两次与邓小平会面。

虽然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海外的扩张如火如荼,但其在美国国内的情况并不是一帆风顺。1974年,美国经济衰退一度重创大通曼哈顿银行,与大通曼哈顿银行有不少担保业务的纽约政府也处于破产边缘。在几个主要的银行中,大通曼哈顿银行有最大的不良贷款组合。

这段时期,正是大卫力挽狂澜。他力促大通曼哈顿银行在华尔街落成了64层的总部,盘活了金融区,保住了他提议的世贸中心项目。此后,大卫还牵头联邦、纽约州和纽约市官员及纽约商界大佬共同出台经济计划,化解了纽约的财政危机。

从1976年到1980年,大通曼哈顿银行的收入翻了一倍以上,资产收益率超过了对手花旗银行。

虽然洛克菲勒家族在大通银行(包括之后的大通曼哈顿银行)的股份从未超过5%,但这家全球知名银行,还是长期被称作“洛克菲勒银行”。1981年,在大通银行工作了35年后,大卫光荣“退休”。不过,他还继续担任大通曼哈顿银行国际咨询委员会主席,扮演银行“外交官”的角色。

与中国协和医院颇有渊源

除了驰骋商场,洛克菲勒家族还以慈善事业闻名。虽然约翰·洛克菲勒或许是出于挽回因垄断而招致的“恶名”,但历经小约翰、大卫及洛克菲勒家族的其他人,“洛克菲勒”在慈善界早已扭转了形象。

约翰退休后,和钢铁大王卡内基开创了美国富豪捐出财产做慈善的先例。小约翰则除了以信托形式将部分财富传承给后代外,在慈善事业上也投入了大量资金。据外界统计,小约翰一生捐出了一半身家。

大卫继承了这个“家族传统”。2005年,他向大都会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洛克菲勒大学分别捐赠1亿美元;2006年,他向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捐赠2.25亿美元;2008年,他向母校哈佛大学捐赠1亿美元。

在大卫的百岁生日时,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和投资家沃伦·巴菲特联合发起“捐赠承诺”行动,洛克菲勒承诺将自己过半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

需要说明的是,与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不同,洛克菲勒家族的财产大部分投入了信托委员会,以激励族人自力更生,因此大卫的身家与上述两人相比相形见绌,约为32亿美元。

除了美国国内的捐赠,洛克菲勒家族也经常向世界各地捐款。国人非常熟悉的协和医院,便是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手笔。

1914年,成立不久的洛克菲勒基金会经过三次考察,决定在中国北京创办一所高标准的医学院,这就是后来的协和医学院。1921年,协和建筑群落成。据称,该建筑群原经费预算为100万~150万美元,实际耗资750万美元。据1956年统计,最终,洛克菲勒基金会为打造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协和医院的总计投入超过了4800万美元,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海外单项拨款数目最大、时间延续最长的慈善援助项目。至今,洛克菲勒基金会与北京协和医院仍保持着密切合作与交流。大卫离世后,协和医院在其官方微博上表示悼念。

洛克菲勒家族长期以来的慈善行动,极大消解了民众眼中他们的家族财富是原罪的印象。

不过,洛克菲勒家族第四代中的不少人有意淡化家族影响,大卫的长女桑德拉第一个抛弃家族姓氏。此外,同为第四代族人的斯蒂文森也表示,随着原动力的消失,家族也必然要消亡。

此外,洛克菲勒家族失去了历史上的垄断地位,家族大部分财富也被投入小约翰设立的信托基金,族人21岁才可以获得其中的一部分。外界认为,这使得洛克菲勒家族虽然繁盛六代,但创造财富和价值的能力逐渐滑落。

随着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传人大卫·洛克菲勒的离世,传奇豪门或许会逐渐淡出世人的视野。

(责编:覃博雅、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