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聆听古丝路上远去的驼铃声

——从“阿拉伯之路”展回望沙特的历史岁月

本报记者 杨雪梅 宦 翔
2017年03月17日08:2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一名观众在欣赏“阿拉伯之路”展上的精致展品。
  人民视觉

  公元前3千纪晚期的蛇纹锥形瓶,现藏沙特国家博物馆。
  资料图片

  沙特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人形石碑,距今约6000年。
  资料图片

  公元1世纪的金面具,出土于泰伊城外一座大型王室墓葬,现藏沙特国家博物馆。
  资料图片

  沙特国王大学考古系收藏的刻铭铜板,出土于瓦德神庙。
  资料图片

  与声名显赫、光彩熠熠的世界著名博物馆藏品相比,来自沙特阿拉伯的出土文物,或许有点不那么引人注目。不过,即使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卢浮宫的创想——卢浮宫与馆藏珍品见证法国历史八百年”两个特展“同框”,“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依然很不一般。

  3月16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沙特国王萨勒曼一起,来到了这个展览。两位元首共同乘坐电瓶车参观展览,这给现场讲解员、来自国家博物馆的翟胜利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回忆说,当讲解到克尔白大门和出土于沙特的中国古瓷器碎片等展品时,两位领导人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2016年12月20日,当这个展览正式开幕时,沙特阿拉伯驻华大使图尔基·艾勒马迪,以及中国驻沙特阿拉伯大使李华新,分别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3个月来, 超过4万人次的中国观众走近这个展览,他们在微博上、朋友圈里晒起文物展品照片,抒写观展感受。出土文物中的许多人形石碑,也被称为文物“表情包”和可爱“呆萌脸”,迅速在中国网民中走红。

  有网友在观看“阿拉伯之路”展后,写下一首《足迹》,其中有这样几句诗:一块块阿拉伯文的墓碑、铭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石雕头像/凝视着当今这个世界/试图要告诉我们1000多年前他们的想法/阿拉伯的香料、橡胶/中国的陶瓷、丝绸/留在了穆斯林的朝圣之路上/也留在了东方中国的丝绸之路间。

  “阿拉伯之路”,用这样一种特别方式,将遥远的神秘古国带进中国,也让国人走近了它,打开“一带一路”上这个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古国。

  “恰逢其时”的展览

  作为沙特阿拉伯最重要的古代文化展览,“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曾先后巡展于法国、西班牙、俄罗斯、德国、美国等国的著名博物馆,吸引了超过400万人次参观。此次,是到中国的首展。

  “本次展览是在中国和沙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背景下举办的。两国各领域合作得到进一步深化,不仅限于经济和商业合作,还扩大到文化合作。”图尔基大使的这番表述,提供了一个景深。

  李华新大使也用“恰逢其时”四个字,来描述此次展览的意义。

  2016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沙特阿拉伯进行国事访问。其间,双方签署了一系列重要协议,共同宣布建立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同意推动文明对话,加强不同宗教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包容互鉴,扩大两国在文化、教育、新闻、卫生、科研、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沙特或许仍然带有天方夜谭般的神秘。”李华新大使在致辞中说,“我相信,这次展览中丰富而精美的展品,必将增进中国观众对沙特悠久历史和古老文物的了解。”

  最早“发现”阿拉伯半岛古代历史的,或许是阿拉伯的诗人们。他们的诗句中往往记录着古老的废墟或遗址。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沙特在阿拉伯半岛开展了广泛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一批批重要的考古发现由此从沙漠荒丘中揭示出来,一件件珍贵的古代遗产得以重见天日。

  此次展出的466件(组)考古与文化遗物,均来自沙特阿拉伯15个博物馆的珍藏,是过去40年间沙特阿拉伯考古调查、发掘工作的重要成果,文物的时代跨度,自100万年前的石器时代开始,经史前时期、前伊斯兰时期、伊斯兰时期,直至近现代沙特王国的诞生。

  “大量文物出土于历代丝绸之路、香料之路、朝圣之路沿线,它们是阿拉伯本土文化与半岛内外的东、西方文化之间发生交流和互动的重要物证。”翟胜利介绍说。

  被“颠覆”的认知

  网友St-Seraphin在微博上写道:“其实远在东方的我们并不是十分了解那片沙漠和其所孕育的文明。” 这是他观展后的感叹。

  在阿拉伯语中,“沙特”的词源是“幸福” ,“阿拉伯”是“逐水草而居的人”。对许多中国人来说,人们对这片“幸福”地方的想象,或是“富得流油”,或停留在《一千零一夜》带来的神秘中。

  “近年来,很少有考古发现,能像‘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展示的文物一样,颠覆人们对于一个地区古代历史的认识。”这是展览“前言”的第一句话。

  被“颠覆”的,首先是阿拉伯地区的环境。“以前,一提沙特,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沙漠。看完展览,我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智慧的民族。”沙特某驻华机构员工王凯就感觉很意外。不少观众也笑称,原来我们知道的,可能是一个“假的阿拉伯”。

  2012年,牛津大学在沙特阿拉伯启动了古沙漠项目,研究半岛气候变迁。科学家说,有充分的古生物学与考古学证据支持这个半岛上曾经存在过哺乳动物!整个史前时期,阿拉伯半岛的气候远比今天湿润,完全是一个绿色的阿拉伯,河流纵横,湖泊遍布,人口得以散布与扩张,这使得它成为连接非洲与亚欧大陆的关键枢纽。

  这个判断,与此次展览中的考古学家发现的大量旧时器时代遗存正好对应。

  在展览的“史前时期的考古发现”中,有件石马残片。有考古学家认为,这匹马的肩部突脊装饰其实是早期的缰绳,是马被驯化的证据之一。此前的普遍说法认为,马的驯化起源于大约6000年前的欧亚大陆草原。这一文物的出土,很可能会改变人们对于马的驯化历史的认识。

  阿里·易卜拉欣·哈班教授长期从事沙特阿拉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在3月16日下午中沙两国元首参观“阿拉伯之路”展时,他是另一名讲解员。他曾在“国博讲堂”做过《沙特王国的古代文明》专题演讲。他告诉上百位听众,在考古学家的努力之下,越来越多重要的考古发现被揭示出来,“但人们对阿拉伯半岛地区的了解和探求才刚刚开始。”

  确实如此。走进展厅,那栩栩如生的人形石碑,无声地讲述着古阿拉伯人的宗教仪式场景;出土于欧拉泰马的陶器和铭文,生动地展示着独具特色的语言和艺术魅力;玛甸沙勒香炉和格拉的随葬金饰,述说着曾经的繁荣景象;精美的拉巴哈玻璃烧瓶,象征着朝圣之路上的贸易不断。如果说,卡耶特·法奥雕像和壁画,反映了兼收并蓄的风格,那么塔鲁特岛的绿泥石容器,则呈现出开放包容的气质……用王凯的话说,真是“开了眼”,“展出的文物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这恰恰体现了沙特地处丝绸之路中端、位于东西方文明交汇地带独特的文化区位。”

  穿越千年的“丝路”

  参观完“阿拉伯之路”,网友贾文忠在微博上写道:“‘一带一路’的很多文物与中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些文物中能看到中国的影子。文化是互通的。”

  中沙之间虽然远隔万水千山,但自古以来,著名的丝绸之路就将双方连接在一起。值得一提的是,公元15世纪郑和率大型船队曾七下西洋并到访阿拉伯半岛。从策展人那里了解到,为了做好在中国的首秀,沙特方面特意增添了100多件反映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包括一些精美陶瓷。

  关于古丝绸之路,我们并不陌生。而此次“阿拉伯之路”展中那条由出土文物叙述的“香料之路”,让我们又听到了那条商贸之路上的驼铃回响。

  在古代,阿拉伯半岛南部是世界上唯一的乳香、没(音同“莫”)药种植地和贸易区。随着香料产业的发展,错综复杂的贸易网络开始兴起,香料之路应运而生,沿途之上的绿洲、城镇、驿站也随之兴起。

  与此同时,来自域外乃至印度、中国或其它远东国家的奢侈品贸易也络绎不绝。公元7世纪,伊斯兰时期开始后,麦加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宗教中心和精神圣地,曾经的香料之路逐渐被始自叙利亚、埃及、伊拉克、波斯等地的麦加朝圣之路所取代。

  1988年夏季,沙特考古学家在泰伊城外发现了一座大型王室墓葬,可追溯至公元1世纪。墓主人为一名年轻女孩,墓床的支脚被做成穿着典型希腊服饰的女性形象。同墓出土的随葬品还包括普遍见于希腊墓葬的金面具和金手套。考古学家说,这表明泰伊地区的居民曾经与地中海区域保持着密切商业往来。

  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大约同期,公元前1世纪,来自阿拉伯的船只已经到达中国的南部地区,而中国的商人也已经到达阿拉伯半岛南部红海东海岸。除阿拉伯半岛外,东南亚各地也大量出产香料,与东南亚及阿拉伯半岛香料贸易的加强,也促进了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陶瓷、香料、橡胶、丝绸等商品贸易在中国与阿拉伯之间就此展开。

  阿里·易卜拉欣·哈班教授在演讲时说:“文化间的交流时有发生,有时持续不断并跨度广远。交流为彼此带来了文化面貌的变化、技术方法的转变和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是的,正是通过不断的文化交流,人们才能穿越古今,找到打开彼此的文化方式,一起走向那条和平、繁荣之路。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7年03月17日 22 版)

(责编:王欲然、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