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乌克兰焊接技术在华落地生根,双方科研成果服务100多家企业

树立中乌科技合作典范

本报驻乌克兰记者  谭武军
2017年02月16日04:4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乌克兰专家在位于广州的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进行焊接操作。
  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供图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2月的基辅,白雪皑皑,寒风透骨,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里却暖意融融。98岁高龄的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长、巴顿研究所所长鲍里斯·巴顿院士对前来看望他的中国驻乌克兰使馆外交官动情地说:“乌中建交25年来,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成果丰硕,双方在焊接领域的合作更堪称乌中科技合作的典范。”

  搭建两国工程师智慧交流平台

  拥有83年历史的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在世界焊接科技领域享有盛誉,创造了世界工业史上的诸多奇迹。1940年,该研究所完成高效自动埋弧焊接工艺的研发。正是得益于该技术,苏联实现坦克车身焊接机械化,以流水作业方式生产出当时全世界公认最好、产量最多的T—34坦克,为战胜德国法西斯立下汗马功劳。1969年,苏联宇航员在“联盟6号”宇宙飞船上首次完成太空轨道失重状态下的焊接实验;1984年,两位苏联宇航员走出宇宙飞船,完成人类首次在外太空的焊接、钎焊、切割和喷涂实验。这两项人类的创举都与该研究所的焊接技术密切相关。这些辉煌的成就也奠定了研究所在世界焊接科技界的权威地位。

  时至今日,巴顿焊接研究所在焊接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方面仍具有雄厚实力,除真空电子束焊接、先进闪光焊接、不同金属及合金钎焊等技术保持优势外,在金属表面防护及修复、药物表面纳米涂层、医用人体组织焊接等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该所现有人员1197人,技术人员631人,包括8名科学院院士和4名通讯院士,拥有世界一流水准的综合性科研团队。

  2011年,中国与乌克兰宣布建立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经济和科技合作政府间协议。同年在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和中国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局等支持下,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中乌研究院)在广州正式成立。

  “中乌研究院是乌中两国世界级工程师智慧交流和技术合作的平台。”谈起中乌在焊接领域的合作,巴顿院士思路清晰。他说,过去5年,中乌研究院将乌方的技术优势与中国的技术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积极参与中国关键领域的技术攻关,在海洋工程、特种船舶、航空航天、核电设备等重大专项科研中取得突破,许多成果填补了中国的焊接技术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推广应用中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巴顿焊接研究所专家弗拉季米尔·科尔日科自中乌研究院成立之日起,即作为乌方院长在广州工作,中国同事根据其姓名的发音亲切地称他为“郭瑞院长”。他告诉本报记者,中乌研究院已承担中国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30余项,为100多家企业开展技术支持和推广服务,发表论文300多篇,获得专利授权56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5项,与中国航天、中航工业、中国船舶、攀钢集团、东方电气等国内知名企业展开横向合作。此外,在推动基础研究和学术交流方面,中乌研究院也成绩斐然,包括参与承办中国海洋工程焊接技术研讨会、极地船舶建造关键技术研讨会等。

  为表彰巴顿焊接研究所以及中乌研究院在推动中乌科技合作方面的突出贡献,2012年和2014年,巴顿院士和科尔日科先后荣获中国政府授予外国专家的最高级别奖项——中国政府友谊奖。谈及获奖时的感受,科尔日科激动地说,这是巨大的荣誉,也是沉甸甸的责任。“我非常高兴能为中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技合作迎来新的机遇期

  “焊接技术被喻为编织工业制造梦想的‘连接器’,我相信中乌两国在焊接领域的合作也将成为中乌科技合作的‘连接器’。”巴顿院士感慨地说。

  中国坚持创新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和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令乌克兰友人钦佩。巴顿院士从1962年至今一直担任乌克兰科学院院长,他对中国政府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十分赞赏。他说,这是中国加快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大战略,焊接技术作为高端装备制造的基础,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他还对乌中两国加强临床医学领域的焊接技术合作寄予厚望。从2001年起,乌克兰50多家医院采用人体组织焊接技术替代传统的缝合术,共完成14万多例手术。这项世界外科领域的前沿技术具有术后不感染、愈合快和不留疤痕等优点,被称为“医学领域的又一次革命”。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科技参赞张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乌双方在焊接技术领域的合作是两国在科技领域合作的缩影。2016年在中乌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乌科技合作发展势头良好,政府间科技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科技与航天分委会成功召开,双方科研人员互访交流密切,联合研发项目成为合作主要方向,中乌科技合作迎来新的机遇期。

  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合作、推动两国技术转移转化等达成共识,并围绕联合研发、科研设施共享、人员交流、信息交换等开展合作。双方科技务实合作正从有限的重点领域向全方位拓展,从单一贸易往来向全产业链合作与联合研制等高端方式迈进。

  “在华工作期间,我与中国同事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和深厚的友谊。中国同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为提升中国科技水平的忘我投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热爱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科尔日科对本报记者说,中国政府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提高外国人才管理服务水平,启动“两证整合”和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改革,增强了对外国专家的吸引力。

  科尔日科表示:“中国制造2025”是一项非常正确的战略。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目标,不断加大对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打造自主品牌,将生产更多具有高科技含量和竞争优势的产品。

  (本报基辅2月15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16日 03 版)

 

(责编:王吉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