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美国《侨报》第五届少年儿童中文大赛总决赛在纽约举行

新增《我眼中的中国》摄影奖  参赛人数和覆盖区域皆创新高

2017年01月23日07:43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参加总决赛的选手布莱尔·潘(Blair Pan Mitchel)在做自我介绍。 李晓宏摄
参加总决赛的选手布莱尔·潘(Blair Pan Mitchel)在做自我介绍。 李晓宏摄

人民网纽约1月22日电 (记者 李晓宏)近年来,美国《侨报》一年一度举办的少儿中文大赛助推了美国各地的“学中文热”,赢得越来越高的参与度。当地时间21日,在纽约举办“第五届少年儿童中文大赛总决赛”上,来自全美七大赛区的21名复赛选手,通过自我介绍与演讲、知识抢答题、才艺表演三轮激烈角逐,最终决出优胜奖获得者和冠亚季军。

据介绍,本届少年儿童中文大赛历时6个月,共收到5000余件参赛作品,赛区覆盖纽约、新泽西、费城、华盛顿、芝加哥、波士顿和南北卡七区,300多名16岁以下少年儿童在各分赛区获奖,参赛人数和覆盖区域皆创新高。为鼓励孩子们了解中国的积极性,本届大赛首次增添《我眼中的中国》摄影比赛,收到120多件参赛作品中,经专业摄影家评选,10幅优秀作品胜出。

在当日的总决赛中,来自费城的男孩布莱尔·潘虽然只有10岁,但参赛已有4个年头。“我长着一张美国人的脸,但有一颗中国人的心。”在“个人演讲”比赛环节,布莱尔一口地道的普通话,让评委和观众喜上眉梢。作为中美混血儿,布莱尔自幼学习中文,“我有两个学校,一个是平时上学的英文学校,一个是周末上中文课的费城光华学校。”

毋庸置疑,在非母语环境下,学习中文听、说、写并非易事,能够坚持下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态度。“你爱妈妈吗?爱妈妈就要学妈妈的母语。”布莱尔的母亲潘怡君鼓励幼小的儿子,在她持之以恒地教导下,渐渐长大的布莱尔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他喜欢看中国的影视剧,是连续剧《伪装者》的发烧友,每集不落,爸爸时常‘抗议’他占据家里的电视频道。”潘怡君说,“布莱尔的爸爸是美国人,但是他支持我让孩子学中文,他们骨子里反感那些忘记和不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人。”

在“才艺表演”环节,少年组的边玉身一袭白色中式练功服、一套刚柔相济的太极拳,伴随着身后大屏幕上深山云海、古庙道观的画面和古意盎然的乐曲,把观众带入妙手一运一太极的境界。“我们有个约定,在家里的交流语言必须是中文。”妈妈张寰宇说,每个周末都送边玉去中文学校,父母态度坚决,中文才能在孩子心里扎根。

“这些美国孩子的普通话讲得如此标准,像在中国本土长大的孩子一般!”当天下午,儿童组(8-10岁)、少儿组(11-13岁)、少年组(14-16岁)21名选手的中文水平令在场评委击节赏叹,他们不仅在“自我介绍及朗诵”、“才艺表演”环节赢得阵阵掌声,而且在“知识抢答”比赛中表现出色,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熟悉和热爱。

“美国各地‘中文热’的背后是‘中国热’,是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侨报》总裁游江表示,在海外生活的华侨华人不让孩子们忘记母国的语言,一方面在传承文化血脉,一方面被中国的发展机会所吸引。

“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中文,才能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认识中国社会。”游江说,该报连续5年举办少年儿童中文大赛,旨在激励孩子们学习中文的积极性和持久性,希望他们可以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中美交流的小使者。

(责编:覃博雅、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