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韩国和平少女像为何让日本芒刺在背

2017年01月22日17:12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一秒世界

  今年日本的成人节落在1月9日这一天。当天,日本各地政府为年满20岁的男女组织成人仪式。但在同一天,日本政府却做出被广泛批评为“不成熟甚至幼稚”的外交举动。

  为抗议日本驻釜山总领事馆前的“和平碑”少女像,日本驻韩大使和驻釜山总领事被临时召回。《朝日新闻》对此评论称,日本政府的举措过于性急,欠缺冷静。

1月9日离开韩国的日本驻韩大使。图片来自韩联社

  少女”引发“友邦惊诧”

  事情的缘起是一位“少女”的突然出现。

  2016年12月28日下午,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韩国民间组织出其不意地在日本驻釜山总领事馆前树起了一座少女铜像。日方表示反对后,当地区政府以阻碍交通为由,强拆了铜像并粗暴驱散反对拆除的人群。两天后,事件峰回路转,区政府引发众怒,电话被打爆,网络遭瘫痪,区长被迫道歉并允许树立铜像。2016年最后一天,少女铜像正式揭幕。

  去年12月28日拆除铜像时,警方与示威者发生了冲突。图片来自韩国“民众之声”

现在还有韩国学生在少女像周围守护。图片来自韩国“民众之声”

  为何这尊少女像能让“温和谦让”的日本人芒刺在背,进退失据?

  故事开端还要回到1992年。当年1月8日星期三中午,在时任日本首相宫泽喜一访韩前夕,日军慰安妇的受害者首次勇敢站出来,在日本驻韩大使馆门前集会示威,要求日本政府正视历史,对受害者作出正式赔偿。

1992年1月8日首次“周三示威”。图片来自《韩国日报》

  因为上述正义要求一直没有得到满足,20多年来,每周三韩国民间团体和慰安妇受害者都会风雨无阻地在使馆门前集会抗议。这也成为了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集会示威,被列入吉尼斯纪录。

  由于受害者老人年事已高,渐次离世,负责这项活动的“慰安妇问题对策协议会”决定在2011年11月14日周三,也就是第1000次“周三集会”时,在示威地点树立一座纪念碑,象征着离世的慰安妇受害者老人精神永存,直到她们夙愿得偿的那一天到来。

  在2011年第1000次“周三集会”上,“和平碑”少女像首次亮相。图片来自韩联社

  最初,这个组织计划树立一块象征慰安妇墓碑的纪念碑,但后来改为了更类似艺术雕塑的铜像,因为这样可以规避法律限制。

  一位身着韩服、短发赤脚、双手紧握的少女铜像从此出现在日本驻韩使馆对面。其正式名称叫做“和平碑”,但韩国民众一般叫她少女像或和平少女像。

  韩国抗议民众扮成日本首相,对着釜山总领馆前的和平少女像下跪谢罪。图片来自RFI网站

  早在第一座“和平碑”树立前,得到消息的日本方面就“惊诧莫名”,时任官房长官和驻韩大使接连发声阻挠。“和平碑”树立之后,日本更是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一直要求拆除。但韩国政府一直以民间行为不便干涉为由加以拒绝,日本也只好隐忍不发。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再度执政后,日本右倾化明显,大开历史倒车,各种“妄言”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作为韩国的反制措施,“和平碑”开始在韩国遍地开花,釜山日本总领馆前的这座“和平碑”铜像已经是韩国内第37座。

  不过因为它是第二座位于日本外交机构前的“和平碑”,又是在韩日就慰安妇问题协议达成后树立,因此日本反应非常强烈,不仅临时召回大使和总领事,还暂停了韩日之间的货币互换协议,推迟韩日高层经济对话,暂停釜山领区服务。

  同时受到国内民意和日本外交压力,韩国政府进退维谷。韩国外长出面称:考虑到国际关系,在日领馆前立慰安妇像不妥;韩国政府并不反对立像,只是对于立像地点需要各方凝聚智慧。

  对此,韩国国内民意毫不退让。日前,韩国京畿道议会发表了其下属组织将在独岛(日本称竹岛)上设立少女像的计划,韩日“历史矛盾”开始扩大至围绕独岛的“领土纠纷”。对此,日本政府表示“强烈抗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称,针对该情况,安倍晋三对周边人称,“外务省想让(驻韩)大使尽早返回韩国,但没有必要,国民也不会接受,因此我不会那样做”。

  韩国《中央日报》称,预计到今年年末,仅在韩国国内设立的少女像将超过70座,首尔江北、铜雀区已成立推进委员会,正在积极设立少女像,韩国全南丽水和江原春川也正在举行募捐活动。

  谁的安宁与尊严?

  2015年底,韩日两国就解决慰安妇问题达成一致,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和韩国外交部长尹炳世在会后握手。该协议后引起韩国民众广泛抗议。图片来自韩联社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月8日在电视节目上就釜山领事馆前的和平碑表示,根据日韩慰安妇问题协议,日方已经向原慰安妇支付了10亿日元,韩国政府应该显示诚意,即便政府换届也应该履行协议,这是国家的信用。

  事件的另一个关键词——“日韩慰安妇问题协议”,由此出现。

  2015年底,韩日两国出人意料地达成之前久拖未决的解决慰安妇问题决议。双方共同发布的新闻稿中有这样一条:“韩国政府认识到,日本政府担忧设立于日本驻韩大使馆前的‘少女像’涉及公馆安宁与威严,并将通过与相关团体进行磋商等,致力于妥善解决此问题。”

  但是该协议第一时间就遭到了“相关团体”和慰安妇受害者老人的反对。年轻学生自发地不分昼夜守护“和平碑”,以防塑像被政府强拆。

  与此同时,韩国外交部从一开始就对“移除”一说矢口否认。韩国外交部还就日本媒体相关报道和日本外相发言提出抗议,称协议中韩方并未承诺迁移“和平碑”,此事与日本向韩国出资成立慰安妇受害人援助基金完全是两码事。

  两国口水战就此持续。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不止一次对日本媒体表示,双方就移除“和平碑”达成了默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亲信、官房副长官萩生田光一也曾暗示“拆像”是两国达成的默契。有日本媒体认为,现在韩国政府不仅不执行协议内容,反而允许釜山总领馆前也树起了“和平碑”,应强硬地采取措施报复。

  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学者李基范认为,“和平碑”是民间组织筹款建立,这一行为没有被判定违法,因此韩国政府最多只能通过磋商说服,磋商不成,韩方也并没有责任,这是日本也认可的白纸黑字。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大会的历史资料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首座“和平碑”树立时,就提出的一条反对理由是《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22条第二款——“接受国负有特殊责任,采取一切适当步骤保护使馆馆舍免受侵入或损害,并防止一切扰乱使馆安宁或有损使馆尊严之情事。”

  对此,韩国专家指出,“和平碑”作为有纪念意义的艺术品并不违法,是否扰乱安宁或损害尊严也见仁见智,难于界定。李基范甚至为韩国政府支招,认为应该将这一争议提交国际法院,韩国胜诉的可能性很大。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树立和平碑其实是日本人所开创并向来热衷的做法。在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广岛、长崎,以及曾发生过激战的冲绳战场,经常可以看到日本立起的名为和平碑的战死者纪念碑。在日本侵略过的东南亚各地,在和平的幌子下,日本给埋葬当时侵略军的墓地树起了不少碑石。

日本在菲律宾塔克洛班建造的和平碑

日本在缅甸树立的和平碑

  “河野谈话”紧箍咒

  日本以临时召回大使作为外交报复措施其实并不罕见,不过以前都是集中于领土争端问题。韩国前总统李明博在任期末登上独岛(日本称竹岛)和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视察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时,日本也曾祭出此招。但在历史问题上采取该措施,这还是头一次。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登上韩日争议岛屿,引发日本抗议。图片来自韩国纽西斯通讯社

  今天的日本为什么会对这一座铜像愈来愈难“容忍”?

  这要从慰安妇问题的历史经纬讲起。上世纪90年代初,在韩国和日本有关人士的积极活动下,慰安妇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1992年2月,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来自日本民间团体的代表报告了日军在战争期间强征慰安妇的情况。随后,1993年6月,联合国世界人权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

  美国随军记者1944年在缅甸松山战役期间拍下的获救慰安妇。左一为中国远征军士兵,右一为朝鲜慰安妇受害者朴永心,老人已经在2012年过世。

  在国际压力下,当时日本政府不得不对慰安妇问题进行调查,并推出了“河野谈话”,承认在当时日军政府的要求下,原日军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慰安所设置、管理以及运送慰安妇;慰安妇的征集、移送和管理都是在有违本人意志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是一个在当时军队的参与下,给很多女性的名誉和尊严带来严重伤害的问题,要从内心加以谢罪和反省。

河野洋平发表“河野谈话”时的电视新闻

  事实上,“河野谈话”并没有彻底明确战时日本政府的责任,但尽管如此,日本政府和右翼不久后还是故态复萌,鼓吹慰安妇是自愿的妓女,当时日本军方没有参与其中。安倍晋三更是发布调查“河野谈话”的报告,将其推倒重来。在韩日协议达成后不久,安倍晋三还在参议院表示,无论从军方或官方资料来看,都无证据证明慰安妇是被强征的,慰安妇是以性为目的的买卖人口。

  上行下效,现任日本防卫大臣稻田朋美去年8月在节目中称,少女像象征对慰安妇的“错误”认识,要求移走少女像对日本很重要。日本国内,至少是执政党认为,韩日协议中“慰安妇问题最终不可逆的解决”,已经解开了“河野谈话”的紧箍咒,为日本人在意的面子问题擦去了瑕疵。

  就此,有韩国媒体指出,退一步讲,即便韩日真正就历史问题达成了和解,这些以慰安妇少女为原型的“和平碑”难道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吗?

  2015年3月3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答辩时承认,日前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采访谈到慰安妇问题时,确实使用了“买卖人口”的字眼。

  “世间体”?

  日语中有一个和汉语“面子”意思类似的词汇“世间体”。严格说来,日语的“世间体”更重视一个社会和群体整体上对自身的看法。

  今天,很多日本人正是从“世间体”的视角来看待慰安妇问题。在日本主要搜索引擎“雅虎日本”上搜索慰安妇、少女像,后面都会跳出海外反应的联想词,可见日本人对这一事件的海外反应是多么重视。

日本搜索网站网页截图

  当前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日本人中,相当一部分认为日本已经多次为历史道歉赔偿,自身对二战没有责任,战后日本的良好形象现在已在世界上得到承认。在他们看来,若只有中韩等少数国家坚持,这影响不到日本的“世间体”。以此逻辑,日本对中韩的抗议之声一向置若罔闻,对欧美的观感却十分在意。根据NHK民意调查,50%的受访者对此次撤回大使抗议作出积极评价。

  此外,日本右翼的另一个企图是,中韩国内经历过二战的见证人已逐渐凋零,等到这些人全部故去,日本的战争罪行问题也将淡化消失。

美国加州格伦代尔市中心公园内的“和平碑”。

  然而,“和平碑”的大规模出现显然刺破了日本右翼的种种幻想。

  今天,象征千万慰安妇受害者的少女像在韩国各地被树立铭记,就连日本最在意的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一些城市也开始出现了“和平碑”。

  加利福尼亚州格伦代尔市中央公园2013年建造和首尔日本大使馆前相同的“和平碑”塑像。2014年,日本侨民及相关团体提起诉讼,要求拆除塑像,但被判败诉,两次上诉均被驳回。

  在挽回“世间体”思维的驱动下,日本政府不得不和韩国达成了慰安妇问题协议。但协议达成后,不仅大使馆前的慰安妇塑像没有拆除,釜山领事馆前还新竖立起了“和平碑”。韩国内非执政党执政的城市,在协议达成后还发起了在世界各地树立“和平碑”的运动,为在各自友好城市树立铜像而积极奔走。

  去年9月,因日本施压,在韩国京畿道水原市友好城市——德国弗莱堡市,慰安妇塑像设立计划落空。弗莱堡市长事后致电水原市长表示,自确定设立少女像之后,遭到来自日本政府以及民众的强力施压,处境十分艰难。但弗赖堡市长依然积极推荐将少女像设立在市中心。

  工作人员展示成为世界记忆名录的《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图片来自新华社

  近年来,日本为了维护所谓“世间体”而气急败坏已多次出现。201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后,日本政府就对教科文组织表示强烈不满,甚至一度以拖欠会费相要挟,要求修改教科文组织规则。日本《东京新闻》曾批评日本这种做法过于孩子气,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水岛朝穗也批评“这种做法幼稚之极”。

  上海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和平碑”有中韩两国的少女铜像。图片来自韩国《中央日报》

  在欧美国家,日本要极力维护不忘历史、热爱和平的 “世间体”,但对中韩两国以自己的形式铭记历史的正义行为,日本却百般阻挠,反应激烈——这也是本尼狄克特笔下日本人性格菊花与刀两面性的一种体现吧。或许日本右翼更加畏惧的是,当历史真相和自身狡辩被摊开在国际社会的阳光下时,他们苦心营造的华美画皮会烟消云散。(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一秒世界工作室出品)

(责编: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