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那些外国大厨锅里的暗黑中华料理 你吃过吗?

2017年01月09日21:18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原标题:那些外国大厨锅里的暗黑中华料理 你吃过吗?

  新华网北京1月9日电 新华国际记者遍布全球六大洲,远离家乡的他们把中餐作为思乡之情最好的慰藉。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他们吃过的那些外国大厨锅里的暗黑中国料理,加起来恐怕能绕地球一圈。

  【意大利:无勾芡不成菜】

  意大利华人数量近十年来迅速增长,中国商店、餐馆越来越多,但是厨师们做出来的中餐总觉得哪里不太对。

  以罗马一家餐馆为例,大多数菜单上的菜品可以用“奇特”来形容:调味料只有盐和酱油,哪怕名叫“香辣某某”的菜也是只咸不辣,所有的菜要么勾芡要么油腻。

  一道香酥排骨给记者留下的伤害至今没法消除:一盘切成两厘米见方的排骨裹面炸过,配以青椒洋葱等百搭配菜,勾芡炒。

  炒出来不香也不酥倒不是问题,最大问题是没有一块排骨能吃:要么是全肥肉,要么是夹着软骨的肥肉,要么是一块骨头,或者干脆就是一团面球。

  更奇特的是,这家馆子生意还不错,不少意大利当地人经常光顾。或许他们觉得这家店里的酱油酸辣汤、腥味宫保鸡丁、夹生米粉汤和拔不出草莓的拔丝草莓等等就是他们想象中中餐的味道。

  【阿富汗:百搭老干妈 自学成才】

  在阿富汗吃中餐不是一件难事,前提是有人带你去。中餐馆没有招牌,怕被袭击,所以都是熟客之间口口相传。

  中餐馆的师傅手艺都还不错,也有可能是飘落在这动荡异乡,带些家乡味儿的菜肴都会可口。但在阿富汗吃中餐价格不菲,所以很多时候要自己解决。

  一些中国机构的当地雇员很有心,在日常里自己钻研中餐做法,日积月累竟然领悟到了一丝中餐材料和做法混搭的精髓。

  比如当吃到“老干妈胡萝卜炒豆皮”时大家非常震惊,因为这出自于一位阿富汗厨师之手。

  完全没有人曾经告诉她老干妈可以拿来炒菜,但她自行研究出了这道菜,不仅咸中带甜,而且为了让胡萝卜松软可口她还用油先过了一遍。这道菜虽然看上去暗黑,但其实口味并不暗黑,大家席间也是啧啧惊奇于这种熟能生巧的创意。

  阿富汗当地风味餐厅都喜欢集大成,打开他们的菜单,有西餐,一长溜,有印度餐,更多,放不放姜都能给你划分成两道菜来。然而到了Chinese Course 就只有两道菜: 中国炒面和中国炒饭。

  记者试过中国炒面。阿富汗禁酒,所以烹饪中没有料酒,香味就欠缺,所以厨师喜欢多加酱油。拿到那份炒面时,心说这不就是酱油炒面吗?

  口重的人可能还觉得好吃,但记者第一口就吃得汗毛倒立——好咸,难不成是后厨把生抽当老抽用?为了上色连味道都不顾了?

  【日本:饺子、炒饭也是菜】

  日本,一个号称做西餐比欧美人还地道,做印度、越南、泰餐都不亚于当地人的国度,居然把中餐做成黑暗料理?还真是。

  记者刚去日本的时候,曾经在单位附近的中餐馆大开眼界。旁边一桌客人,点了菜单上极力推荐的拉面+饺子+炒饭套餐。按中国人的想法,这三个都是主食,哪个配哪个吃啊。

  后来才知道,饺子在日本就是当成菜来吃的,而且日本没有水饺,都是烧饺(类似煎饺),炒饭当菜也不奇怪。

  想象一下,当一个日本朋友说请你吃中餐,结果一桌子端上来全是碳水化合物,这心理阴影面积可真不是盖的。

  另外,日本人对中餐的勾芡也是欲罢不能,连番茄炒蛋、米粉都得勾芡。也许,勾芡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烹调方法,而是海外代表中餐的文化符号了。

  【埃塞的黄蓉 一股清流】

  看够了外国大厨铲下这些让人“十动然拒”的暗黑中华料理?为了不影响你晚餐食欲,为了中外友好,来,我们最后换上一股清流。

  在号称“非洲美女之国”的埃塞俄比亚,如果你没听说过“三奶”的大名,简直不敢说混过那里的华人圈。

  其实姑娘的闺名挺好听,Senite。结果,一位思乡情怯的驻埃塞中企老总吃了一口她做的中餐,惊喜之情溢于言表,用极不标准的英文脱口赞了一声,“三奶”的名号就此流传开来。

  2001年,Senite从当地一所职高毕业,正经学的是西餐,毕业后自信满满地想到“外企”里历练历练,结果闯进了中餐的江湖。

  当时,新华社驻埃塞的首席记者在当地政治圈、媒体圈里可谓德(城)高(会)望(玩)重,偏偏是一个铁打不动的“中国胃”。招聘时给Senite交代了一道中国菜,结果一口吃进去差点没喷出来。看重Senite的素质和好学,他把这个埃塞姑娘送到了一家大型中企学厨。

  那师傅大名李泽辉,岂是等闲之辈?走出国门前,他是国内一级厨师,曾在新侨饭店主厨。撒切尔夫人访华时,还是他给做的面点。

  这剧情,相当于绕过几十集戏份直接把郭靖送到了洪七公面前。

  学了一个多月,有天分的Senite就找到了中餐的“灵光”。包子、饺子、馒头、烧饼、糖三角、打卤面自然不在话下,宫保鸡丁、炖牛肉、烤羊排、卤鸡胗也是像模像样。

  回到分社厨房,宝剑出鞘,立马就有大阵仗。

  Senite出徒后第一顿大餐,主宾就是时任中国驻埃塞大使艾平。评语挺简单,“我很满意”。

  第二顿大餐,主宾是时任埃塞总理梅莱斯。欲辨已忘言。

  第三顿,主宾是埃塞时任外长塞尤姆。热泪留下来。

  第四顿,主宾正是现任埃塞总统穆拉图。 没的说,赞。

  Senite从此确立在埃塞中餐界的江湖地位。(记者罗娜、陈杉、孙浩,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责编:侯和君(实习)、刘洁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