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关注中国

“群众会+”下的湄潭村庄: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

2017年01月04日13:57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深冬入湄,却见几树樱花正开得热烈。这个有“云贵小江南”之称的湄潭,似乎执意要展现它的独特风姿。湄潭之地,据《康熙湄潭县志》载:“东有江水流转至县之主脉玉屏山北,环绕县城,转西至南,有湄水桥之水颠倒流合,汇为深渊,弯环如眉,故曰湄潭。”

一壶映湄江 程文涛摄

湄潭,曾在中国的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抗战时期,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为避战乱、存实力,带领浙大学子举校西迁,跋山涉水,历经途险,经六省,最终落地湄潭,史称“文军西征”,历史罕见。浙大在湄七年,许多浙大的教授后来都认为,自己一生科研工作的黄金时段是在湄潭。

今日湄潭,全县总面积1864平方公里,辖12镇、3个街道、133个村(居),人口50万。在国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大背景下,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正在践行“将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发展模式。这里有背靠青山,面对绿水,茶园环绕、游客成群的村居“七彩部落”;有小青瓦、坡屋顶、转角楼、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墙、穿斗枋,7大元素合为一体连成一片的黔北民居;更有连绵不断,木栈道在其中蜿蜒穿行的生态茶海,还有村民们休闲的咖啡厅、跳舞的广场、演戏的舞台,及至有工业园区、旅行合作社、酒吧、客栈、超市……俗话中的那个“云贵高原,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两银”的描述在这里似显得有些遥远模糊。

一个最基层的自然村落,怎能发展到如此的文明程度?湄潭县政法委书记谢虎说“这一切都是因为实行了‘群众会+’的农村社会治理新模式。”“群众会+”所为何物?由此我们开启对“群众会+”的探访之路。

“群众会+”的发源地 十年时间脱胎换骨

复兴镇两路口村位居湄潭北部,距离县城32公里,全村910户,3482人。站在干净而宽阔的村级公路上,立定四望,辽阔高远的蓝天之下是一栋栋以青山绿树为背景的青瓦白墙的民居,炊烟袅袅,如在画中。四周还有一片片高高低低的农田,地势虽有起伏,但显得平整。忽见蓝天之下的田地里波光粼粼,走近一看,田中立着牌子:稻鱼共生免耕示范田。割后的麦桩还插在水里,隐隐有小鱼在游动。

村支书唐书浪介绍,这样的稻鱼共生示范园全村已有1300余亩,不仅实现了一地两用,而且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直接实现农民增收。因为养鱼,地里不能再施任何农药和化肥,而是依靠“鱼吃昆虫和杂草——鱼粪肥田”来实现系统的一个良性循环,这种稻米真正实现绿色生长,价格也随之起来了,贵的能卖到五六十元一斤;而稻鱼共生系统,在2005年就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称号,有此品牌效应,稻田里长起来的 “青田鱼”,市价也高于普通鱼类。

复兴镇两路口村稻鱼共生养殖基地

问及这种做法缘何而起及如何做起来的,唐支书开始眉飞色舞。他说:在2002年以前,两路口村还是一个省级一类贫困村,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600元,温饱难以为继,物质和精神双贫困,大家不思进取、生活懒散,村容村貌差;社会治安混乱,偷鸡摸狗、打架扯皮、吵嘴骂街现象时有发生。但是随着全国农村大多数地方都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时,慢慢觉醒的村民盼发展、盼致富、盼和谐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自2003年开始,村里提出“扶贫与扶智并重,民主与法治同抓”的工作思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以群众会为载体,坚持“有事多开会,遇事多开会,做事多开会,通过开会出办法、出共识、出感情、出团结,有组织、有重点、分层次积极稳妥推进各方面协商”的开会机制,十二年时间开了800余场群众会,通过“群众会+”宣传教育、“群众会+”集中诉求、“群众会+”阳光村务、“群众会+”制度建设……逐渐实现民心顺、自律强、秩序好、社会稳、群众富、村子美、党群近、干群亲的良性循环模式,最终在全村的共同努力下,两路口村成功完成了一个贫困村的蜕变。这个稻鱼共生示范地仅仅只是村里发展产业的一个例子而已,村里还发展有生态茶园1300余亩、精品水果700余亩、蔬菜基地340余亩。还组建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重大变化。

复兴镇两路口村“群众会+”集中诉求会

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村里通过开群众会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在群众会上,村干部先将党的政策、法律法规、村规民约、生产生活常识、文明礼仪等用方言、土话和群众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宣讲,使得群众喜欢来、愿意听、听得懂、而且有收获。比如,村支书在引导农民要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时就会说:读完初中可以脱贫,读完高中可以致富,读完大学可以奔小康。长此以往,村里考上二本以上的学生一年比一年多。谈到防火,他就会说:谁放火烧山,谁倾家荡产,要是烧着房子,那就摊上大事了……就是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引导,村子由之前的民怨多,逐渐变成了民风淳,此前的脏乱差变成乐富美,整个两路口村呈现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祥和安宁的景象,多年来没有发生过社会治安案件。在2009年还被国家民政部、司法部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称号。

正是在看见了两路口村通过群众会创建出了民主法治示范村,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后,湄潭县在2015年首次提出了“群众会+”的农村社区社会治理新模式,并开始在全县推广。

两路口村的黔北民居

“群众会+”大显身手 推进各村改头换面

古人有云:安土重迁,黎民之性。几千年的农耕文化熏陶之下的农民对熟悉的土地有着深入骨髓的依恋,搬一家尚可,搬一个村落,谈何容易?而位于湄潭黄家坝街道西北的岩坪村却是一个省级一类贫困村,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全村510户,有86户是贫困人口。为了说服群众走出大山,在整村搬迁的启动阶段,村支两委在对民意进行调研后得知群众不愿搬迁的核心原因在于对政策不够了解,具体诉求渠道不通畅,因而心存顾忌。于是开始坚持以“关注民意、读懂群众,回应民生、凝聚群众,当好配角、依靠群众”作为根本工作方法,分组召开群众会,累积召开不同形式的群众会300余场次,或走访群众,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讨论,向群众广泛征求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各种意见100余条,并就重点问题与群众互动答疑,让民意切实占据民主决策的主流,民愿成为村民自治的导向,群众成为易地搬迁的主体。截至目前已经搬迁安置了1800余人,2017年6月将实现整村搬迁目标,让民众乔迁新居,居住在设施和服务配套、环境优美的县城新区,彻底告别土木茅屋、不宜人居的恶劣环境。

在完成硬件的房屋搬迁之后,村里继续通过“群众会+”进行就业培训、信息传播等帮助村民就业、创业,同时加强法律、卫生等知识的讲解,实现村民由穷人变富人,由农民变市民的转变。

湄潭坪上茶海生态园 林明摄

当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空巢青年、各种“漂族”逐日成为社会关切的问题之时,地处湄潭湄江镇金花村大清沟组的村民一脸骄傲的说:“我们村,没有一个留守老人,没有一个留守儿童,相反,还有很多游客来我们这里。”这位村民就住在“七彩部落”——一个犹如童话的世界里。青山绿水之间,彩色房子连成一片,仙女和蝴蝶飞舞在农家院墙,村民和游客笑声阵阵。穿行在这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农家乐、宾馆、客栈、酒吧、超市、美食街、观光栈道、篝火广场……一应俱全。当问及一名经营餐饮的村民收入如何时,她满脸堆笑地说:“我现在每天能收入一两千元,好的时候能达到七八千,而且用不着东奔西跑,能够在家里很好的照顾老人。”我们惊叹于“七彩部落”的奇思妙想,更震惊于它如何变成现实。

金花村的七彩部落

谢虎讲述了一个细节,“七彩部落”取址于村里祖坟集中之地,对于自古就有祖坟不能乱动,看重风水的中国村民来说,搬迁祖坟绝非易事。但是通过“群众会+”,做到“一事一议”的民主决策,最终实现了在短短的20天里,拆迁祖坟23座。在整个打造“七彩部落”的过程中召开了群众会百余场次,化解矛盾纠纷近百起。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金花村通过“群众会+”完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产权制度改革涉及每个群众的切身利益,牵扯到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发展稳定的新矛盾,是一项及其庞大繁杂的工程。村里从最初通过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系列文件 “翻译”成“土话”来进行宣传发动和学习培训。到通过召开群众会、村务公开等方式推进改革,累计召开群众会30余次,让群众主观上愿意接受改革、客观上能够理解改革,最终取得了“确员定股东、确权定资产、确股定归属、确管定经营”的改革成果。大清沟组把集体资源和村民资产逐一清理并确权颁证,使其具有商业价值;把集体资源性、经营性资产股份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享有更多财产性收益权;全组资源和现金入股率达100%,全体“村民”成为了真正的股东,并建立旅游专业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由此,金花村成为通过“群众会+”这种农村社区社会治理新模式助推农村改革的新典范。

此外,“群众会+”催生的成果还有,兴隆镇的红坪村建成了工业园区;龙凤村打造了坪上生态茶园,推动了茶旅一体化发展;被誉为“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的核桃坝村实现“小康村”……

在俗称“院坝会”、“坝坝会”的群众会之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群众会+”,核心原则就是紧紧围绕群众的所想、所急、所需,通过明确群众会的功能定位、内容要点,通过健全工作机制、转变干部作风,彻底改变群众会不会开、开不起、开不好的尴尬局面,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群众会+”,一种值得更大范围推广、学习、践行的农村社会治理新模式。(程晓霞)

(责编:程晓霞、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