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歌德学院院长柯理:深化相互理解,加强彼此沟通

2016年12月27日17:12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12月27日电 (戈斐力 王晓玎)11月24日,“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在德国汉堡市闭幕。在过去的11个月,6万多名中德青少年参加了此活动框架下的多个交流项目,缔结了无数友谊。日前,人民网访问了一些在此次交流年活动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中德机构,就关于交流年的经历、感受与建议采访了几位相关人士。

柯理博士是北京歌德学院院长,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他介绍了北京歌德学院开展交流项目的经验。

人民网记者:在“中德青少年交流年”的框架下,歌德学院组织了哪些活动?

柯理博士:歌德学院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促进德中交流。此次借助中德青少年交流年的机会,我们将两国友好交流工作推上了新的高峰。

我们设立了一系列促进两国学生交流的项目,其中一个短期交换项目是我们与墨卡托基金会和AFS国际文化交流组织合作举办的。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可以在对方国家交换学习两个月。

项目的基本模式是:比如,一个德国学生先来中国,在他的中国伙伴家里生活一段时间;之后中国学生再去德国,到德国学生家里居住并且跟他一起上学。该模式运作顺利,效果很好。

围绕学生交流主题,我们也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传播者交流”活动,为两国负责对外交流工作的教师提供了进修机会。他们即可以参加歌德学院组织的研讨交流会,也可以采取更加高效的交流方式——直接住到对方家里。当然,不仅是教师,学校里其他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参与这个活动。

又如“学校:塑造未来的伙伴”项目:我们组织了一个庞大的中国学生交流团赴德参加夏令营。出国前,各省市的学生先到北京统一参加培训。从德国回来后,他们又在北京进行了项目总结。大家一起讨论在德国的经历,并分享心得体会。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体现了交流的意义。

今年我们还创新性地将德国传统的“青少年音乐比赛”移植到了中国,并命名为“中国青少年音乐比赛”。这是一个针对青少年的业余音乐比赛,其特点是弱化了锦标争夺,转而强调作品展现。比赛允许多名选手并列夺冠,这样可以避免传统赛制那种一人独大的感觉。

我们与德国音乐理事会共同组织了两国获奖选手赴对方国家进行交流访问。中国选手有机会在德国总统夏季音乐节上表演;而德国获奖者则来到北京,在德国使馆的德国统一日庆典上演奏。

总之,我们组织的活动有很多亮点。交流始终是我们的原动力,只有交流才能使两国青少年有机会相聚并对话。

人民网记者:您觉得举办这些活动收获的最大成就是什么?

柯理博士:交流年为我们创造机会着力于交流这个主题,这一点德国总统高克、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都分别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强调过。

这一交流年最大的成功是,深化相互理解并加强彼此沟通,这是维持长期良好双边关系的前提。

年末的时候,我们还举办了一场非常精彩的电影活动——德国电影节。其中一个主题是“长大成年”,播放了一系列关于少年迈向成年的影片。

我个人觉得《四个国王》这部片子非常好,因为片中所体现的氛围是开放的,讲述历史的角度是审慎的,对待人物的态度也是认真的。另一方面,我认为与佛罗瑞·加仑伯格(Florian Gallenberger)的会面和交谈也特别棒。他曾在中国拍摄众所周知的影片《拉贝日记》,因此对中国公众来说,他是个很出色的对话者。

人民网记者:您是如何定义“交流”这个概念的?这个概念提供了哪些可能的空间?

柯理博士:德中两国的学生交流给人最深的感觉就是到对方国家旅行,交流的元素似乎很少。所以我们认为,创造机会让他们一起完成任务就很重要。目前歌德学院正通过院校合作基金在做这个事。具体的项目模式是:各学校学生共同制定一个主题或者项目,然后在夏令营中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该任务。

最开始做的项目是“气候制造者”,合作方是墨卡托基金会。项目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德国学校和一个中国学校的学生以一个共同的主题合作拍摄一部短片并办一个小展览。

人们发现,如果青少年们只是聚到一起,顶多是一整晚友好相待而已,但要是他们一起动手去解决问题的话,就产生出更好的交流效果。从中人们也可以认识到不同人做事方式的不同,进而沟通、取长补短。

人民网记者:中德两国,或者更具体地说,中德两国青少年为彼此带来了些什么?

柯理博士:比如说从短期交换项目中,我们就惊奇地发现,来过中国的德国学生以后还会来中国,去过德国的中国学生还会去德国。在一个新家里生活一方面是个挑战,另一方面也是促进交流的机会。比如一个参与过该项目的中国学生日后选择了在德国读大学,并且又住到之前住过的家庭里。

日常生活不同了,学校不同了,想要适应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关键是,这个学生个人与他所住的家庭的成员们相处得如何。所谓日久生情,正如我们的德国学生所说,他们感受到了中国家庭的无限温情。

而去德国交换的中国学生可以体会到应如何珍惜自由、如何有责任心地利用自由。与中国不同,“人少”在德国是一种常态。很多人告诉我们,即使是在美丽多彩的柏林,也会觉得人太少。

习惯了这种常态后,人们会发现一种不同的精彩,也会以一种不同的视角看世界。

人民网记者:歌德学院已经建立起哪些卓有成效的交流模式,包括与其他国家合作的交流模式?

柯理博士:有一种传统的学生交流模式,即德国学生去法国或者英国交换学习,在那边上学,住在当地家庭里。这种模式目前已推广到德中两国之间。我们大概在2009、2010年的时候开始做短期交换项目,之后逐步推进。

这个短期交换项目我认为开展得很成功。两个月的交换时间刚刚好,既能够让参与者共同完成一些足以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也不会显得过于冗长。我们参与的这种项目是真正带有交流功能的,而不像其他一些所谓的学生交流项目,感觉更像是旅游而已。

在与德国使馆的对话中我们也意识到了交流的核心前提是什么,那就是到另一个家庭去生活,到当地学校上学以及了解另一个国家的真实生活。

人民网记者:“中德青少年交流年”闭幕后,未来北京歌德学院会在这一领域有哪些后续行动?

柯理博士:在过去十年间,我们做了不少活动。现在是时候好好想一想,要沿用哪些模式,与哪些伙伴继续合作了。正是交流年促使我们把目光汇聚到这个焦点问题上。

对于歌德学院来说,交流是我们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而运作模式始终以对话为主导。我们致力于促成对话和相互理解,且必须是双向的。

德中双方的交流绝不仅限于这一年,两国相互了解的潜力是巨大的。这种潜力还没被完全挖掘,而且也不应受到两国政治、经济关系走向的影响。只要人们能够相互理解,就有助于双方不断加深联系。

(责编:覃博雅、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