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要讲好鲜活而深刻的“一带一路”故事——访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赵磊
“什么样的人最适合讲‘一带一路’故事?他们应该是天天在路上,总是倒时差,老是换水土,不停找思路,时时被刺痛,但经常被感动……”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发起人赵磊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三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初步完成规划和布局,正在向落地生根、深耕细作、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如果说前一阶段是泼墨写意,如今应该是工笔细描,”赵磊说,“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借助外部资源,更加鲜活地讲好中国故事。”
赵磊认为,目前来看有一些群体具备讲述“一带一路”故事的相对优势,例如已经融入当地社会、谙熟所在国语言文化的华侨华人,走出书斋、充分了解沿线实际情况的学者和记者,以及理解“一带一路”内涵、价值和意义的当地媒体。
至于“一带一路”故事的内容,赵磊认为应该是“谈古论今”,“不能光讲郑和、班超,也要谈如今的理念和实践,毕竟历史的辉煌不能证明今天的成就”。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根据古丝绸之路留下的宝贵启示,着眼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梦想,为世界提供的一项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三年来,沿线各国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深化合作,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积极成果。
在赵磊看来,“一带一路”也是“文化经济学”的典型案例,即“一带一路”不仅是一个给各方带来实惠的经济事件,也是一个能够引起共鸣的文化事件。
赵磊认为,国际社会上长期存在“中心-边缘秩序”,所谓中心国家是那些在世界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依靠先进技术和工业产品控制他国的国家,边缘国家是指那些出口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的国家。这一秩序的特点是:以全球化为核心,以“资本主义范式”的“中心-边缘”框架去约束世界上不同的经济体,其内在逻辑是“边缘”服务于“中心”、“中心”侵蚀“边缘”。
他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可以说是“去中心化”,这是对传统理念的超越。“随着‘一带一路’理念的提出和推进,互联互通开始成为一种时尚,‘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中国式文化与哲学思想开始备受瞩目。”
在谈到“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的定义时,赵磊说,标志性项目不应当是“春雨后草原上长出的一群蘑菇,个头虽大,但不挺拔,长不成树”,“真正的‘一带一路’项目要精准投放,拥有国际视野,注重品牌建设,毕竟我们缺少的不是产品,而是精品”。(刘莉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