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推动叙利亚和平的中国智慧与作为

2016年12月20日21:26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12月19日,联合国安理会成员一致通过了有关叙利亚问题的第2328号决议,对阿勒颇战后的人道救援、疏散及其监督做了原则规定。应当说,这份决议得来不易,为之后各方合作展开相应行动提供了基本依归和良好氛围。作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则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前数月,安理会始终未能就该问题达成一致,英、美等国甚至指责中国与俄罗斯一道投否决票。但熟悉阿勒颇战事进程的人都知道,西方提高人道救援调门,正是在俄、叙获得战场优势之后;而每次在安理会仓促表决,都“巧合地”赶上反政府武装战场告急,需要人员、物资补充之时。易言之,其目的不是为了停战救人,而是为了再战求胜。中国在安理会采取的立场是为避免各方分歧加重,尽力阻止战乱循环。

这次决议的通过同样困难重重。美、俄多次协商并实施的停火,屡屡失败;叙政府军与反对派达成的疏散计划,还未实施即被撕毁;而今的决议草案由法国起草,一开始就在安理会面临怀疑和抵制。中国斡旋,以人道救援为基准线,拉近立场,推促达成共识。同时,决议重申了对叙利亚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承诺,这也正是中国始终坚持的原则立场。

5年来,叙利亚战乱、纷争、祸不止;到处是残垣、断壁、乱离人。谁将为这一切负责,历史自有公论。如今的决议,或许能成为阿勒颇人道救援的“一大步”,但也仅是实现叙利亚和平的“一小步”。未来,如何妥善处理各方的政治分歧,推进叙人主导的政治过渡进程,有效打击叙境内多个恐怖组织等一系列问题仍亟待解决。和平之路,道阻且长。如何看,怎么走?中国智慧当为借鉴:

一是,矛盾重重犹要把准方向,综合施策。阿勒颇一役虽是内战进程的重要拐点,但胜方赢得惨痛,败方输的不甘,很有可能冲突再起。环顾四周,“伊斯兰国”仍盘踞拉卡,库尔德人已建立势力范围,土耳其更竭力谋求缓冲区,再加上复杂难解的多国地缘博弈……重重矛盾中,更要坚持政治解决的主脉络,有序推进停火止暴、政治谈判、人道援助与合力反恐的四进程,才可统筹兼顾,步步为营。

二是,止战促和从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战役结束改变了力量平衡,冲突各方的短暂喘息既可能提供和谈窗口,也可能成为血战到底的准备时间。此时,更要凝聚和平共识,做强和平力量,筹谋妥协路径,达成利益平衡。各方要有顺应时势的眼界,照顾彼此关切的胸怀,做出有利于叙人民政治决断的魄力,不可寄望以暴制暴,导致暴力升级,带来更大失望。

三是,持久和平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叙利亚乱局既因国内改革失速、失效,人民不满;又因美西方推波助澜,地区大国角逐博弈。一场战斗当然难以解决其中任何一个问题。未来,国际社会应对叙利亚的和平进程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多帮忙、少添乱”;叙利亚政府更应该痛定思痛,依人民所望,推动政治、经济和社会重建,兼治战乱之标、发展之本,才是长久稳定基础。

当然,中国在这一漫长进程中,也会始终发挥积极、负责任的大国作用,不断造福于中叙两国人民。君不见,疏散平民离开战乱之城,奔赴希望之地的大巴车,正是中国制造。

(谷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牛津大学伊斯兰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东问题、反恐问题研究。)

(责编:王颖(实习)、刘洁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