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专访教育部国际司司长许涛:青少年交流是中德友谊的基石

2016年12月06日14:50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花放 摄
花放 摄

11月24日晚,随着德国伯乐高级文理中学中文合唱团唱起那曲《让我们荡起双桨》,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在德国汉堡大学正式落下帷幕。一年以来,中德两国青少年秉承“交流、友谊、未来”的主旨,参加了一系列交流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未来还有哪些计划?带着这些问题,人民网记者专访了教育部国际司司长许涛。

人民网记者:2016年是中德青少年交流年,教育部是该活动的中方主管部门,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活动的整体情况和取得的成果。

许涛:中德青少年交流年是为响应习近平主席2014年访德时提出的“加强中德两国青少年之间的交流”而设立。今年3月21日,习近平主席与德国总统高克在人民大会堂共同出席了“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开幕式,并为交流年徽标揭幕。中德两国青少年秉承“交流、友谊、未来”的主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和了解。交流年的各项活动主要面向大中学生和青年学者,涉及教育、科技、文化、体育、青年新闻等人文交流领域。一年来,共有约6万名青少年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双边交流活动,掀起了两国友好交流的新高潮。

11月24日,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闭幕式在德国汉堡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闭幕式并致辞,她将闭幕式定义为中德青年友好的“新起点”,希望双方为中德关系培养更多的青年使者、友谊使者,使中德友好的大树更加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人民网记者:在这些交流活动中给您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许涛:今年双边交流的很多项目都很有特色。像青少年徽标设计大赛、中德青年对话、中德大学生设计与策划大赛、中德“学校——塑造未来伙伴”项目、模拟中德政府磋商等活动都进行得有声有色。

闭幕式上播放了一段“我眼中的中国和德国”短片,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段短片来自国家汉办和德国墨卡托基金会共同资助的学生交流项目。15名德国学生来到中国,在中国伙伴的陪伴下感受和记录不一样的文明。这些学生之前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非常陌生。来到中国后,他们通过参观考察与中国的百姓有了深入接触。除了故宫等名胜古迹外,他们还参观了三峡大坝。这些学生无不为之惊叹,称三峡大坝是“人间奇迹”。

通过访问交流,德国学生仿佛一下子打开了新视野。他们忽然意识到,原来在世界上还存着这样一个国度,它作为东方文明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而同时又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特别是在北京访问期间,他们此前完全没有想到这个城市是如此的发达和时尚。他们眼中的北京,时尚与古老并存,忙碌与悠闲同在。这是他们的中国印象,从刚来时的不适应到离开前的不舍,这也正反映了两国青少年交往的规律,从陌生到相互走进,从相识到相知。

还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德国学生对我国的地方戏剧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一些地方参观的时候,他们和戏剧团体进行了交流,甚至还和老年合唱团一起演唱《茉莉花》,场面令人非常感动。我感到,艺术的语言是世界性的。

我相信这段经历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甚至是未来的职业选择上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会选择从事中德友好工作,促进双方的认知和了解。

明年15名中国学生将前往德国,感知德国。我很期待他们的成果。

人民网记者:您对德国青少年的印象是怎样的?与中国孩子有哪些差别?

许涛:中国的孩子比较乖、比较听话,对外交往中显得有些腼腆;德国的孩子很活跃,探索的欲望很强烈,特别希望了解中国,与人交往中往往愿意主动释放善意。他们观察事物的角度也比较特别,看问题比较有新意。

这和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有着很深的关系。让人欣喜的是,两国的孩子在交往中不断认识和了解对方,也影响和改变着自己。这对于促进两个民族和两个文明的互学互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人民网记者:青少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您认为青少年交流在促进中德人民友谊、消除误解方面具有哪些特殊意义?

许涛:由于国情和历史等方面的不同,两国人民在对世界的认知方面肯定是有差异的。要消除相互间的误解、增强理解和尊重,最重要的是进行沟通、相互接触。

目前,中德两国在国家层面关系非常友好,沟通密切。德国总理默克尔至今已经十次访华。两国建立了一系列机制推进政治互信和经贸往来,合作势头良好。两国在教育领域、特别是职业教育领域,合作也非常广泛。

在中德友好的大背景之下,加强两国青少年之间的交往、沟通和相互了解是非常有意义的。面向未来,青少年之间的友好交流在国与国交往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的,能够起到基石的作用并保证双方这种友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就像我刚刚提到,孩子们在交往中互相学习和影响,会改变长久以来对彼此的固有偏见,降低沟通成本,这对未来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和合作非常重要。因为理解,所以宽容。

人民网记者:目前中德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情况如何?您认为两国在教育、培训等领域有哪些值得互相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许涛:德国是我教育国际合作的重点对象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德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展顺利,呈现出合作规模大、重点突出、形式多样、政府支持力度强、合作对象广泛、效益好等特点。

两国教育合作的主要形式为互派留学人员、互派专家和短期研究学者、校际交流、联合科研、联合研讨会等。合作重点集中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语言教学等领域。

中国和德国的许多高校都有实质性的交流项目,建立了很多科研平台。其中最突出的是同济大学,该校与德方进行的电动汽车项目合作已经进入了产业化阶段,成为双方务实合作的优秀范例。

目前来看,中德两国的教育交流仍然呈现“向德国学习”的主要特点,特别是在职业教育领域。为了深入贯彻国务院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及创新驱动发展等重要纲领性文件精神,适应经济新常态时期“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战略实施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促进教育内涵建设服务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我们与德国的政府、大学和行业企业通过多种平台合作,从以往粗放型的资源引入变为共同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以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人民网记者:教育部未来在促进中德交流方面有哪些规划?

许涛:上周,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柏林会见了德国总理默克尔。双方领导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原定的会谈时间还一度被延长。默克尔表示,当前德中关系发展势头很好,双方应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交流,德方支持两国建立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

目前,中国已经与美、俄、英、法以及欧盟和印尼建立了类似机制,德国是第七个合作伙伴。这是一种非常务实的机制,涉及教育、科技、青年、妇女、体育、卫生等诸多领域。有了这样一种机制,中德交流将会在更高层面实现实质性的突破,必将进一步推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向前发展。

教育部将在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框架下,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现有合作项目,探索和挖掘一些新的教育领域人文交流的亮点,给两国青年人提供更多样、更丰富的交流平台。(张悦)

(责编:覃博雅、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