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上海是莎翁在中国的“登陆地”

2016年11月03日09:03 | 来源:文汇报
小字号

  今年是中国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和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上海众多的纪念活动中,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近日主办的“莎士比亚·汤显祖逝世四百周年”纪念展显得与众不同,它以照片、实物、史料等为载体,让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能够隔着时空对话,并与当下的生活产生关联。

  业界公认的翻译莎剧第一人是田汉

  此次展览分为“莎士比亚在上海”和“《牡丹亭》 在当代”两个部分。“小而有特色是我们对这次展览的定位。”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兼博物馆馆长汤逸佩介绍,“莎士比亚在上海”部分中,与莎士比亚传入中国相关的翻译书籍、刊物是一大亮点。这些书籍、刊物不仅在中国传播莎士比亚的过程中具有诸多“第一”的意义,而且也是首次对外展出,版本非常珍稀。比如,1856年,中国人在上海墨海书院刻印的 《大英国志》中,首次出现了被翻译为“舌克斯毕”的莎士比亚,这本 《大英国志》的书影就出现在展览的醒目位置。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上戏图书馆馆藏的多个版本的民国时期的莎士比亚剧作译本。作为上戏图书馆的“镇馆之宝”———1914年出版的郑正秋 《新剧考证百出》 也在此次展览中亮相。1914年,郑正秋整理了当时演出的各种根据莎士比亚戏剧故事改编的剧目,编著在 《新剧考证百出》 里,这是中国出版的第一部包括莎士比亚戏剧在内的剧本集。

  《新剧考证百出》 一书,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有关论述中国早期文明戏演出剧目最为详备的一部文献。长期以来,由于史料的匮乏,中国早年文明戏舞台上究竟上演了些什么剧目,一直是困扰学界的一个问题,郑正秋编辑的这部《新剧考证百出》在很大程度上解答了这个问题:中国早期文明戏舞台上亦不乏精品之作。在他编辑的这部书中,就收录了20个当时在中国上演的莎士比亚的剧作。不仅如此,这些剧作有不少就是郑正秋本人亲自改编的,并饰演其中的角色,如 《肉券》( 即 《威尼斯商人》)、《窃国贼》(即《哈姆雷特》)。

  如果说郑正秋是将莎士比亚的剧本编成戏剧故事的第一人,那此次展览中展出的田汉翻译的 《哈孟雷特》 (即《哈姆雷特》),则是第一本按照完整剧本方式翻译的莎翁剧作译本。“虽然我们现在对朱生豪的译本比较熟悉,但业界公认的翻译莎剧第一人是田汉。”汤逸佩介绍说,除了这两部早期介绍莎士比亚的译作,上戏图书馆还馆藏有梁实秋、曹未风等的译作。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完整介绍、翻译、研究莎士比亚作品已成为上海文化出版界的重要特色,这些藏品都证明了上海作为莎士比亚在中国的“登陆地”的历史地位。

  《牡丹亭》在当代活力依旧

  “《牡丹亭》 在中国历史中有着双重身份。它既是一部伟大的舞台作品,同时也是一部文学著作。”“《牡丹亭》在当代”撰稿人俞永杰告诉记者,为了筹备展览,主办方下了不小的工夫,尽最大可能搜集到了与 《牡丹亭》 相关的文本、演出资料,并以编年体的方式依次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牡丹亭》 的演出历史,信息量非常丰富。有趣的是,展览还展现了 《牡丹亭》 在昆曲舞台之外的强大的生命力。粤剧、京剧、越剧、黄梅戏、话剧、舞剧、歌剧、歌舞伎、木偶戏甚至秦腔、豫剧等剧种,都编排过 《牡丹亭》。这些剧种从自身的艺术特点出发,或是全本演出,或是演出折子戏,让 《牡丹亭》 的影响力得以覆盖到全国各地的观众。“这样的艺术影响力,几乎没有其他剧目可以比拟。”俞永杰感慨道。

  除此之外,此次展览中很多剧照都是首次对外展出。比如,1962年6月湖南昆剧团演出的七场版 《牡丹亭》 演出剧照、1980年广州音乐舞蹈艺术剧院舞剧院陈爱莲担任总编导的民族舞剧 《牡丹亭》 剧照、1982年汤显祖故乡江西崇仁采茶剧团演出的采茶戏《牡丹亭》 剧照等,都是主办方联系剧团甚至当时的演员才得到的第一手资料。

  除了舞台艺术的展出,实物展也是此次展览最具特色的部分。观者不仅可以看到 《牡丹亭》 的各种书籍版本、研究著作、音像资料,更能看到以 《牡丹亭》 为特色的各种艺术衍生品。这些物品大到雨伞、挂历、张贴画等,小到邮票、电话卡、地铁卡、扑克牌、火柴盒等。“当我为了这个展览去收集 《牡丹亭》 相关物品时,这些物品种类之丰富也让我吃了一惊。”俞永杰说,“不要小看一张张卡片上的柳梦梅和杜丽娘,它们在传播着中国戏曲文化。看着戏曲中的人物‘活跃’在人们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做戏曲研究的人也倍感欣慰。”(徐璐明)

(责编:程晓霞(实习生)、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