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观察:中国参与担当贡献使全球治理焕发新的生命力

2016年11月02日15:49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也成为了日前在温州举行的2016年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上,与会专家学者探讨全球治理创新的中国智慧时所使用的高频词。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期间接受拉美四国媒体联合采访时指出:“我们将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贡献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应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作出自己的贡献。”这也成为此次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主题“全球治理创新的中国智慧”的确定依据。

全球治理为何亟需中国智慧?与会专家指出,西方政治制度危机,弱肉强食规则不再适用,发展中国家崛起,全球治理由西方治理向东西方共同治理转变。

外交部原副部长何亚非在主题演讲中指出了当前全球化发生的三点变化。首先,中国的发展与发展中国家整体崛起同时出现,东西方力量鸿沟的缩小彻底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也推动了全球治理由西方治理向东西方共同治理转变。其次,自由民主思想也遭到了包括西方各国本身的质疑。西方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出现了最严重危机。第三,以民粹主义思想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逆全球化力量上升,实际上已经改变了一些国家的政治生态和政治结构。英国脱欧、美国大选就是其中个例。何亚非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让全球增长的模式失去了生命力,在此情况下,全球治理应该从古老的中国文明中汲取营养。

中国原驻欧盟使团团长、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关呈远谈到,全球治理理念是欧洲人发明的,但进展缓慢,效果不彰。

关呈远说,究其原因,一是全球治理需要简明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引领,而欧美政要专家学者对全球治理的理论探讨不仅复杂晦涩,而且夹带排他性私货。第二,全球治理需要有相应的公正公平合理的规则,而欧美等既要利益者并不情愿改变由他们一手创制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第三,全球治理需要顺应国际形势和力量对比变化的新型协调管控机制,但美国等顽固势力坚持以他们为主的国际组织构架,不允许触动他们的主导地位。

因此,要改变全球治理妙方失灵、行动不力的局面,根本问题在于改革话语权和主导权。关呈远指出,中国参与、担当和贡献,使全球治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此基础上,多位与会专家提到了G20杭州峰会的成功召开,认为杭州峰会恰恰彰显了中国的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表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中国走进世界、融入世界并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的智力、智慧必将为世界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方向和航向引领。

什么是中国智慧?与会学者认为,今天的“一带一路”激发了沿途国家的梦想,这一倡议就是中国传统思想中“天下大同”、“美美与共”的共享精神的彰显和延续。

人民大学公共外交研究院院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谈到,公共外交强调一个“和”字,而中国文化中的“和”字有和平、和气、和谐、和顺、和为贵等多个含义,这是中国文字、中华文明独有的。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指出,中国文明五千年连续不断,中国人的“和”是基于古代的天下观,中国外交强调天下利益。今天的“一带一路”,使得两千年的丝绸之路得到复兴,同时又激发了很多国家的梦想,其核心思想,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古老的文明才能够展示出这样的智慧。

王义桅表示,国家政治的主题就是要学会包容,要欣赏差异,费孝通说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对中华文明包容心态的精辟概括。

关呈远在发言中指出,我们宜深刻理解老祖宗提出的“适时守中”之道。全球治理中各种利益交错,矛盾冲突不可避免。我们应对国际力量对比做恰当估计,坚决反对美欧等国一味搞利益最大化,同时自己也要取舍有度;我们应明白“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把握好全球治理的阶段性和渐进性,积极而不躁进;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关呈远谈到,身不修,家不齐,国不治,何以平天下?同时强调了区域治理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性。对中国这样的全球性大国而言,胸怀世界放眼全球是义不容辞的,但首先还是要下大力气把家门口的事情摆平,刚柔并济,去邪扶正,把亚洲地区建成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典范。

今天的世界局势下如何发挥中国智慧?专家学者建言献策,强调提升中国话语权、软实力,为世界提供与时俱进的全球公共产品。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原副主任、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国庆指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过程就是提高话语权的过程。

王国庆表示,大国赢得国际话语主导权除了依靠国际传播能力以外,公共产品是重要的手段。英国提出了自由贸易概念,有效掌握了话语权。美国从二战后美国主导的米歇尔计划,再提出太平洋协议关系的构想,一直为国际提供公共产品。可以说,自从美国置身于世界中心之后,它就有形与无形地建立相应的国际机制,来维持国际话语权,其成效显著而久远。

王国庆说,我国明显提升了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十八大以来,中共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创新,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倡议举措。如建立金砖银行储备,引导新型市场参与金融治理、共建“一带一路”,又如建立亚投行为亚欧各国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等。

何亚非指出,第一,中国要继续坚定不移地维护二战胜利以后形成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来说,我们是全球治理体系的主要受益者,所以我们愿意捍卫这个体系。第二,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大国,发展中大国,全球性的大国,有责任为世界提供与时俱进的全球公共产品。包括为全球治理提出自己的思想、路径和具体的方案。杭州峰会中国把发展问题正式列入了G20议程,并得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认可,就是中国的贡献。

最后,何亚非指出,我们要考虑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安全治理机制现在是最广泛的国际制度安排,核心是为了防止战争。因此,中国要坚持这几年来讲的和平与发展这条主线,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我们要敦促各国,特别是大国要超越地缘政治的狭隘考虑。(徐祥丽) 

(责编:徐祥丽、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