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

文化需要兼容并蓄不断创新

2016年09月23日04:0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公元366年,乐僔和尚在莫高窟创建了第一个石窟,从此揭开了莫高窟营造的历史,至今年已经整整1650周年。以莫高窟佛教艺术和藏经洞文物为代表的敦煌文化和艺术,是在丝绸之路千余年发展演变的背景下,由来自中国、印度、希腊、中亚和西亚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种文化不断交流融汇,进而创新形成古代人类文化、艺术硕果。它们不仅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古代中西方多元文明交流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对于现代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古代丝绸之路兴盛和繁荣发展的1000年,促进了古代东西文明的交流,长期持续的多元文化的交融荟萃,吸纳了不同地区的文明精华,丰富了中华文明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催生了公元4至14世纪的敦煌莫高窟735个洞窟和窟内4.5万平方米壁画和2000多尊彩塑,以及莫高窟藏经洞出土公元5到11世纪的6万多件文献和艺术品。

  中国有一句成语说“鉴古知今”。敦煌文化遗产在丝绸之路上一千余年的历史成就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历史经验和启示,至少有两点非常重要:一、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要继承自己的传统文化,要不断吸纳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使多元文化兼容并蓄,并不断加以创新,才能使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不断得到发展。二、对于不同国家和民族来说,文化交流是长期的、和平的,并可增进各国人民的互相了解与互相信任,促进不同文明的和谐对话,共存共荣。

  (牟  健整理)


  《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23日 14 版)
(责编:王政淇、崔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