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暨全国百强县案例报告发布
中国县域经济GDP全国占比下降到24.4%

人民网北京9月22日电 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成果发布会:《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暨全国百强县案例报告”在北京举行,会议正式对外发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县域经济课题组完成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中国社会科学院竞争力模拟实验室副主任、报告主编吕风勇等就主要内容进行了汇报。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首先对根据GDP、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目三项指标遴选的全国400强样本县(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年度回顾指出:2015年,中国经济仍旧延续了深度调整的态势,县域经济增速总体出现更为显著的下滑,更多县域经济体出现更大幅度的负增长,对当地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报告通过地区比较发现,2015年中部地区样本县(市)经济增速最快,成功实现对西部地区的超越。同时,中部地区样本县(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增速分别达到12.4%、16.1%和7.8%,都明显超过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样本县(市)的增速。
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前10名散落7省市,环京地区表现最佳;18省份分配投资潜力百强县(市),浙江独占近三成;经济增速前100位的县(市)中,江苏、河南和安徽数量居前。
县域经济GDP全国占比下降到24.4%
县域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经济单元,县域经济体承担着县(市)全域的经济发展任务,也赋有全域的社会民生改善的责任,只有县域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国家才能真正实现治理目标。
吕风勇介绍,《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首先对根据GDP、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目三项指标遴选的全国400强样本县(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年度回顾。研究发现,2015年,中国经济仍旧延续了深度调整的态势,县域经济增速总体出现更为显著的下滑,更多县域经济体出现更大幅度的负增长,对当地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数据显示,2015年,400样本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实际增速较2014年回落了2.26个百分点,明显超过全国0.5个百分点的回落幅度。400样本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继续呈现下降趋势,由上年的25.8%下降到24.4%。
地区比较表明,2015年中部地区样本县(市)经济增速最快,成功实现对西部地区的超越。同时,中部地区样本县(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增速分别达到12.4%、16.1%和7.8%,都明显超过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样本县(市)的增速。
吕风勇介绍,报告还基于全国400强样本县(市)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投资潜力评价体系遴选出了2016年度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和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其中的竞争力指县域经济对生产要素的吸引能力,同时体现在生产要素数量的集聚和生产质量的提升两个方面;投资潜力指县域经济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生产要素数量的累积速度和未来发展空间两席方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说,中国县域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针对不同县域发展之间的差别,应当“分县施策”。
昆山、江阴、张家港进入综合竞争力前三
研究发现,竞争力十强县(市)中,综合竞争力排名第1位的是昆山市,第2位的是江阴市,第3位的是张家港市,其余依次是常熟市、义乌市、慈溪市、诸暨市、宜兴市、即墨市和太仓市。百强县(市)前10强中,有9个是长三角地区的县(市),排名第9位的即墨市属于山东省,是进入前10强的唯一地处江北的县(市)。
竞争力百强县(市)分布20省(市、区),江苏、浙江和山东分别占了百强县(市)26席、20席和20席,与其他省市相比拥有绝对数量优势。
其他依次是福建6席,河北4席、河南3席、湖南3席、新疆3席、内蒙古2席、广东2席、贵州2席、天津1席、辽宁1席、吉林1席、上海1席、安徽1席、江西1席、湖北1席、四川1席、陕西1席。在所考察的27个省份中,山西、黑龙江、广西、重庆、云南、青海和宁夏等7个省份无缘百强县(市)。
竞争力百强县(市)东部地区超八成,中部地区进入比例最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进入400样本县(市)的县域经济体数目分别为216个、126个和58个,竞争力百强县(市)的数目分别占了81席、10席和9席,中部地区竞争力百强县(市)占中部地区样本县(市)数的比例只有7.9%,而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这一比例分别为37.5%和15.5%。
人均收入超过40000元 浙江占了24个
GDP规模百强县分属19省份,苏鲁两省遥遥领先。GDP绝对值最大的100强县(市)中,江苏和山东分别占了23席和22席,其他依次是浙江11席,河南9席,福建6席,河北5席,湖北5席,湖南4席,广东4席,辽宁3席,安徽2席,江西1席,贵州1席,陕西1席,新疆1席。
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晋江市、宜兴市、慈溪市、长沙县、浏阳市和准格尔旗GDP规模分别排在前10位。
33个县(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0000元,浙江领尽风骚占了24个,江苏占了7个,福建有2个。400样本县(市)中浙江县(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42094元,比江苏高出10406元,比山东高出13504元。
2015年,400样本县(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0000元的达到7个,不足50000元但超过40000元的达到26个。义乌达到56586元,排在400样本县(市)首位,其他6个超过50000元的分别是玉环县、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和太仓市。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