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解决世界争端:中俄拥有共同信念(国际论道)

本报记者 宦 佳
2016年09月22日08:2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图为在南海进行的“海上联合-2016”军演。
  (据俄罗斯卫星网)

  9月19日,为期8天的中俄“海上联合-2016”联合军事演习正式结束。据报道,此次演习在广东湛江以东海空域举行,全程贯彻实战化要求,充分体现了中俄两国两军之间高度的战略互信。《联合早报》报道称,这次演习是中俄海军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演习,也是中俄首次在南中国海海域开展联合军事行动,因而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特别是对于某些域外大国来说,中俄军演不仅引起了足够的关注,更引发了“广泛的焦虑”。

  

  团结:

  【“应对世界危机迈出重要一步”】

  “引发最新一轮焦虑的是中俄‘海上联合-2016’军事演习。”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发表文章称,这是中俄两国海军舰队首次在南中国海举行联合作战演习。尽管据报道演习区域并不在有争议的海域内,不过,已有迹象表明两国在欧亚地区其他海上区域的协作正在加强。

  “从本月12日起,中俄在南海首次举行的联合军演开始了。至此,俄罗斯又向中国靠近了一步。”日本《每日新闻》报道称,联合军演项目包括反潜和夺岛训练。该媒体援引俄罗斯军事专家对俄官方媒体的表态称,中国的军力增强可帮助俄罗斯防御美国海军。

  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中国海军副司令王海的话称,此次演习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提升了中俄海上联演实战化、信息化和规范化水平。俄罗斯海军副总司令费多坚科夫表示,俄中海军未来必须保持密切的海上合作,以应对海上的新挑战新威胁。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俄罗斯同意与中国开展“海上联合-2016”联合演习,看起来是在表明对中国的支持。该报强调,“克里姆林宫认为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与中国团结一致,将有助于抵制美国对他国事务的干预。”

  俄罗斯《独立报》则援引俄专家的话说,俄一方面通过参加此次军事演习表明与中国一起抗衡美国的姿态,另一方面还着眼于“俄罗斯海军今后利用中国南海军事设施的可能性”。

  “两国海军作战协同性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军演也因此成了俄中两国旨在联合应对世界各种危机能力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俄罗斯军事专家卡申在为俄罗斯卫星网撰写的文章中称。

  俄罗斯《观点报》则发表文章称,这显示出俄罗斯与中国的“团结”。该文章称,“俄方支持中国在南海的权利,因为俄相信,对所有居住在此地区的人民来说,没有美国的地区是安宁的。中国的回归是自然历史过程。”

  值得强调的是,举行军演的地点距离南海争议地区较远,在广东省海岸。但是它还是招来了相互矛盾、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评论。俄罗斯卫星网评论称,俄罗斯在南海争端上不仅现在和将来都不会选边站,而且还一直反对域外大国介入南海。

  “这次军演主要是避免区域军事冲突的升级,特别是具有冷却中美南海冲突的威慑作用。”台湾《中国时报》刊文称,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成长的发动机,如果南海不稳定,将致使中国“一带一路”的海上丝路无法发挥作用;而亚太安全也是俄罗斯整体国家经济发展的屏障,俄罗斯支持中方在南海的立场等于是支持自己国家经济的发展。

  亲密:

  【“用新方法解决世界争端”】

  事实上,中俄两国在一些有争议的国际问题上相互给予政治支持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今年以来的情况变化仍令外界感到有些惊讶。“中俄关系的亲密程度和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人的预期。”英国《金融时报》刊文称。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发表文章称,“中俄两个海上大国之间的亲密程度正在日益加强,印度、美国及东南亚的分析人士感到两国不断增强的双边协同可能影响亚洲的力量均势。”

  俄罗斯《导报》则称,俄中两国在最敏感的安全领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打破了俄中合作具有战术性、被迫性和局限性的观点。

  “从年初开始发生了一系列显示俄中关系质变的事件。随着南海紧张局势加剧,俄罗斯对该地区事件的立场变得更加明确。”该报指出,我们今年已经见证了俄中在国际政治和军事领域更进一步的协同行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在未来只会更强。因此,两国关系已经远远超过了“睦邻关系”和“战略伙伴关系”。

  但这也毫无疑问是两个邻国自然选择的结果。俄中国际事务委员会出版的《俄中对话:2016模式》报告指出,“俄中拥有共同的信念,即从原则出发,用新的方法解决世界争端,满足自身的安全和发展利益”。

  美国对外政策理事会高级研究员斯蒂芬·布兰克在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刊登题为《一个正在成形的俄中联盟》的文章称,莫斯科和某些人也许会称俄罗斯的政策举措为“转向亚洲”。但事实上,这些举措意味着一种具体得多的政策——“转向中国”。

  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主任亚历山大·卢金表示,俄中“靠拢”关键的原因在于,莫斯科与北京对于世界格局有着近似的看法,俄中两国都主张建立多极化的世界,反对一个力量中心的霸权,并支持联合国发挥主导作用。在地区问题及冲突上,两国也具有近似立场。

  “与‘美日轴心’不同,俄中旨在打造一个多极世界和保障全球战略均势。”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周报刊登俄罗斯军事科学院院士瓦西里·米克留科夫的一篇文章称,打击“三股势力”——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需要让俄中团结和靠拢。该文章指出,亚太地区如今日益紧张的局势与朝鲜核试验、美日韩联合军演以及各国不断激化的领土争端有关,在这种情况下,俄中必须明确自己维护亚太地区稳定的立场。未来莫斯科和北京能够改变任何一个国家的行为模式,如果“该国的行为对现代世界造成威胁”。

  “俄中的手握在一起,21世纪的世界和平就有了基本保障。”米克留科夫认为。

  互动:

  【“合作是世界重要稳定因素”】

  然而,安全领域的合作还只是中俄关系“深入发展”的一个方面。应该说,中俄的互动不仅会对亚太地区的权力重组施加影响力,更与全球增长的事实逻辑和国际秩序的现实发展密不可分。

  “现在,所有人都进入了一个巨大的候车室,没人说得清当前局势会把大家带往何方。”西班牙《国家报》的这种说法或许可以给思考中俄关系的国际观察家们些许启示。

  该报刊文称,“毫无疑问,21世纪的战场既不在欧洲,也不在地中海,而是亚洲。在这条不可避免的道路上,中国是唯一具备各种资源和能力进行发展性合作投资的国家,所有人都要穿过中国这条道路”。

  不深刻认识全球化就不可能在这个世界中有所作为。俄罗斯显然明确地认识到了这一事实。俄罗斯《导报》刊登中国问题专家亚历山大·加布耶夫的一篇文章称,中国在俄贸易额中的占比正在提高(尽管去年贸易额下降了28.6%),根据俄央行的数据,中国2015年对俄发放180亿美元贷款,成为俄第二大企业贷款国。俄中的相互依赖正在加深,如果目前的趋势在未来延续,那么依赖程度会更高。

  此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在6月访华时,谋求新合作的“姿态”就已经得到了充分展现。俄中签署了涵盖飞机制造、基础设施、贸易、技术和创新等领域的多项协议。俄罗斯《独立报》刊文分析称,普京的行为并不是俄对所谓“新冷战”的被迫应对,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只是“催化剂”。普京将转向最有前景的亚洲市场定为21世纪的优先任务并非偶然。

  “经济合作不仅是俄中合作的关键内容,还是这个摇摇欲坠的世界里重要的稳定因素。”该文章指出,亚太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正在迅速增长,从而刺激市场发展,使该地区成为世界经济的心脏。到2030年,这里的石油消费将增长1/3以上,而上合组织国家市场预计将主要由俄罗斯石油来满足。因此,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无疑将对亚洲的能源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中国的“一带一路”在推动中俄关系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日本外交学者网站则刊文称,许多俄罗斯专家认为,从经济的角度讲,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计划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之间不仅并不矛盾,而且可以互为补充。“一带一路”会降低地区的紧张气氛,让它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一些国家之间关系更加顺畅。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发表的另一篇文章则大胆指出,中俄或许将建立更多的机制将两国“绑在一起”,“这也意味着或许上合组织将发挥更大作用。”该文称。

  “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战略互补性将有助于上合组织在中长期的稳定发展以及本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的新兴世界秩序的支柱之一而存在。”俄中国际事务委员会出版的《俄中对话:2016模式》报告指出。

  “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可能处于重大变化的边缘。”《莫斯科时报》称。

  值得关注的是,下一个重大变化会是什么?

(责编:刘洁妍、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