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关系性:理解国际政治的一个维度

2016年09月14日09:31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小字号
原标题:关系性:理解国际政治的一个维度

  国际关系学科以“关系”命名,但却没有对“关系”作出理论上的系统梳理和解释。西方结构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结构建构主义这三大主流理论都没有对国际体系中的“关系性”进行深入研究,缺失了一个重要维度。

  9月11日,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和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主办的“国际政治的关系理论:构建与阐释”圆桌研讨会上,外交学院教授秦亚青阐述了他所提出的关系理论的三个基本假定,引发与会学者讨论。

  关系理论的三大基本假定

  秦亚青认为,“假定是理论的预设前提,从假定上质疑现有理论,就有可能产生原创性思路,并进行理论重构”。关系理论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层次提出了不同于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三大基本假定。

  就本体论而言,关系理论认为世界是由关系构成的,社会行为体首先是关系行为体或是关系中的行为体。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以来,国际关系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就是国家实体,国家的性质、利益等是研究重点。关系理论并不否认实体,但把研究重点从单个实体转移到它们之间的关系上来。它把世界看作连续的事件和流动的关系,而不是一个个孤立、静止的实体,重点强调国家间的互动实践以及社会过程的本体地位。秦亚青以利益为例,对关系世界的假定进一步作出解释。在关系世界中,利益是共在的,不存在绝对的自我利益。美苏核竞争时所提出的相互确保摧毁战略说明,即便在冷战时期,最基本的安全利益也是共在的。

  从认识论角度看,关系理论主张知行合一的假定。关系理论认为,知识与实践是一体两面,既内在统一又互为表里。这一假定否定了西方理论知行分离、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为非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和构建提供了合法性依据。秦亚青认为,理性主义主导了包括国际关系学在内的西方社会科学诸学科的理论构建,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但要看到的是,理性主义来源于西方实践共同体的背景知识,它不能压抑其他实践共同体下产生的表象知识。

  在方法论层面上,关系理论主张中庸辩证的假定。秦亚青解释说,与黑格尔辩证法一样,中庸辩证法也看到事物的两极,但二者又存在很大差异。黑格尔辩证法将两极视为正题和反题,强调正反对立和冲突;而中庸辩证法中的两极是“共题”,强调交合互补,两极可以在合作与竞争中生成新的合体生命。

  理解国际政治的新视角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关系理论反映了国际关系研究中国学派的发展,提供了在多样与多元的世界中理解国际政治的一种新视角。

  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苏长和看来,互联互通实际是关系的一种延伸和扩大,关系理论可以为认识互联互通提供理论资源,为区域合作贡献一种新思路。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一体化理论是区域合作的主导理论,但其涉及主权让渡问题,容易引起相关国家的疑虑和戒心。而在关系治理和互联互通理论中,强调的是“共”的核心价值,体现了平等性和共生性。因此,围绕关系治理和互联互通概念作文章,可以更好阐释中国的区域合作理念。

  “东亚低制度化合作的模式为何活力强劲、成果丰富?”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教授魏玲说,在很多西方学者看来,东亚低制度化的合作模式效率低下,大多是“清谈馆”。但实际上,自东亚多边合作启动以来,在诸多领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魏玲认为,看似无既定目标、无法律约束力的“清谈”式进程导向务实合作的关键因素就是“关系”。“清谈”式的软性制度过程可以建立、发展和维护关系,形成关系网络;而业已建立和加强的关系可以促进合作,即便是在困难时期,也至少可以维持合作的关系过程不变;合作是不断进行的关系实践的根本内容,也可以说是合作进化过程。“关系是这个模型的核心,是实践本体,是合作进化的逻辑、动力和目标。”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陈定定期待,在解释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方面,关系理论能够有所作为。进攻性现实主义过于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铁律是一定会走向冲突;制度主义又偏于乐观,认为未来会如康德所说走向世界和平。两者决定论色彩浓厚,都有封闭性。而关系理论是一个开放性理论,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行为体的能动性,不存在一定会发生的某种现象,一切都可以在实践中转换,“这为破解修昔底德陷阱提供了一种药方”。(记者 毛莉)

(责编:杨牧、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