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进,谱写东亚合作新篇章

9月6日至9日,李克强总理将赴老挝万象出席第19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第19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11届东亚峰会(EAS),并对老挝进行正式访问。
今年是东盟共同体建成元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东亚峰会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东亚合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上述背景下,各方对中国总理的此访高度关注,充满期待。这次访问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一次重要行动,对深化中国—东盟关系、推进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东盟合作有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国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年来,双方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是双方政治互信持续增强的25年。中国第一个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同东盟成员国建立了6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对战略伙伴关系。这是双方务实合作迅猛发展的25年。2015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4721亿美元,双方累计投资额达1564亿美元,分别比1991年增加近60倍和300多倍。中国连续7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4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在农业、投资、交通、能源等11个重点领域合作富有成效。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顺利完成,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高铁等互联互通合作重大项目相继启动。这是双方人文交流不断深化的25年。2015年,中国和东盟人员往来超过2300万人次,互派留学生超过19万人,人文交流合作正成为中国—东盟关系的新支柱。
中国与东盟携手走过的25年经历了风风雨雨,一路走来,中国—东盟合作的大船总体能沿着互利共赢的大方向行稳致远。这得益于双方领导人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战略引领,得益于双方始终秉持平等相待、求同存异、互利共赢的合作精神,得益于双方坚持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循序渐进、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的东亚合作方式。
在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之际,中国与东盟关系更加稳健和成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李克强总理将同东盟各国领导人一道,总结双边关系发展成就经验,规划未来合作方向和蓝图,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更高水平,携手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东亚区域合作将稳中有进,再造亮点。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各国增长普遍面临困难、地区安全风险挑战增多的背景下,推进东亚区域合作是应对各种挑战、维护地区稳定、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中方主张,各方应坚持10+3在东亚合作中的主渠道地位,坚持东亚峰会“领导人引领的战略论坛”定位,保持经济发展和政治安全两个“轮子”一起转,推动区域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近年来东亚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亮点,就是开启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RCEP是目前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成员国人口约占全球的50%,国内生产总值、贸易额和吸引外资额接近全球1/3,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涵盖人口最多、区域最广、成员最多元、发展最具活力的自贸区。在此次峰会上,中方将同东亚各国领导人共同努力,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期盼,展现政治勇气和领导力,推动RCEP谈判力争于年内如期完成,为各成员国和本地区长期发展繁荣奠定坚实基础,为世界经济复苏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和老挝将携手合作,共促发展。老挝是中国友好邻邦,也是东盟重要成员和今年轮值主席国。中方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同老挝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今年恰逢中老建交55周年。55年来,中老双方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日益牢固,经贸合作成果丰硕,各领域交流持续深化。
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动同东盟国家共建“一带一路”,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这为中国同老挝互利合作提供了新机遇。相信李总理此访将进一步凝聚中老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共识,将中老全面战略合作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大福祉,树立睦邻友好、互利共赢的典范。
金秋9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充满希望的季节。中方愿与各方一道,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上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发展机遇,共同谱写东亚合作的崭新篇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