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钱塘江畔,感受中国信心

2016年09月05日07:0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钱塘江畔,感受中国信心

  G20峰会,让世界将目光再次投向中国——瞩望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期待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治理注入信心和勇气。

  新活力

  令人鼓舞

  “中国下决心做一件事,就会立刻落实,这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有积极贡献。”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上,法国工商界人士苗立伟告诉记者,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都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承诺,中国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表率。

  2015年,在世界经济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有美媒称,中国经济的贡献比发达经济体的总和还要高50%。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6.7%,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73.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4.1%,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中国经济呈现的活力、定力令世界惊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3日特别赞扬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以及在推进改革方面作出的持续努力。她认为,中国今后在投资和贸易等领域能为全球稳定作出新的积极贡献。

  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伴随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加速以及国内消费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信中国必将在促进世界各地的需求方面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美国西鲁利亚能源技术公司企业发展部副总裁拉胡尔·艾尔也对本报记者表达了对于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无限期待。

  新理念

  与时俱进

  中国经济对全球影响不仅在于稳增长带来的贡献,还来自于增长路径的设计。透过亮眼的中国发展成绩,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的新起点,是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的新起点,是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的新起点,是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的新起点,是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的新起点。一系列理念、政策、发展战略,为处于深度结构调整中的世界经济提供了可供选择和参考的路径和方案。

  巴西总统米歇尔·特梅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巴西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而中国的经济发展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中国经验对于巴西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能起到很大帮助,我期望中国能够将自身经验同更多国家分享。”

  德国B20协调人斯托米—安尼卡·米尔德纳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为世界作出了杰出贡献,是由于中国支持市场对产品、服务和投资的开放。中国积极促进全球化进程,反对贸易壁垒,这本身也是对世界经济的巨大贡献,促进了世界经济更加开放、包容和稳定。另一方面,中国自身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也为世界经济实现转型升级作出了表率。

  “我希望中国的理念能够推广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实现各国的共同繁荣。”在利比里亚记者弗雷德里克眼中,中国的发展理念非常值得各国借鉴,G20杭州峰会是发展中国家参与最多的一次峰会,中国的行动体现出中国并不是只追求自己国家的繁荣发展,而是希望全球能够共同实现经济增长,一起发展。

  新方案

  引领发展

  “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习近平主席用一句话道出改革创新对于当下中国的急迫性,对世界经济未来发展亦有重要启迪。

  传统动能面临消退、新动能尚在孕育、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因素交织……世界经济如何走下去?中国为破解增长之困提供方案,正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开始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德国《世界报》驻华记者约宁·埃林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是一项伟大的倡议,它为中亚、欧洲以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从“一带一路”到亚投行再到举办G20峰会,中国正为世界经济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作出更大贡献。

  出席B20峰会的印度特迈斯制冷制热设备集团高级经理巴拉苏拉曼尼安·万卡塔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经验正在走向世界,再加上中国愿与世界合作共赢的意愿,于是有了亚投行的成立。很多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无法获得充足的资金,导致国家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亚投行的成立将改变这一面貌。当前国际经济治理面临很多挑战,中国方案的提出为应对挑战提供了一种有效思路。

  可持续发展的方案不局限于公共产品的提供,更展现了中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以及全球经济治理进程中展现的领导力与行动力。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作为G20轮值主席国作出了杰出贡献,非常感谢中国把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为本次峰会的核心议题之一。他强调,推动可持续发展“说易行难”,中国推动峰会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上制定行动计划,这是历史性的贡献。

  (本报记者赵成、赵展慧、王观、黄发红、邢雪、张梦旭、张远南)

(责编: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