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杭州G20为与会国送去“校对时钟”的好机会
资料图:俄罗斯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柯卡廖夫 (人民网记者 屈海齐 摄) |
人民网莫斯科9月1日电 (记者 华迪 屈海齐) 第十一届G20峰会召开在即,俄罗斯社会各界聚焦杭州。俄罗斯战略研究所副所长、俄历史学博士康斯坦丁·柯卡廖夫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北京在筹备本次峰会期间所做的工作,远不是以只顾及自身发展的功利务实为目标,而是尝试通过共同努力,在更加开放、互惠互利、以及合作伙伴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找到全球经济真正复苏的新杠杆和源动力。它将为所有与会国送去一个按照世界领先经济体“校对时钟”的好机会。
柯卡廖夫表示,“目前,G20成员国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85%,贸易额达全球的75%。所以,这些国家的综合决定和负责任的行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国际关系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因此,柯卡廖夫希望在杭州举行的第十一届G20峰会能够得出一些建议,帮助成员国以及整个国家团体或多或少地看到光明的发展前景,提出新的、可被接受的、保障稳步发展和对抗各种危机,首先是经济和金融危机的机制。他说,“G20应当是有效的,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能侵犯G20成员国以及国际经济活动的其他参与者,即G20的业务伙伴的主权、利益和权利。制裁、勒索和威胁应当完全被排除在这种机制之外。否则,将很难在商贸关系和国家间关系中找到和谐。”
柯卡廖夫对人民网记者说,“众所周知,G20是七国集团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作出直接反应的产物。当今,世界再次面临着必须迈出寻找支持国际行为主体间公平互惠关系最佳机制的一步,也许这一步将在中国迈出”,“作为本届G20峰会的主席国,中国非常了解这一点,并很认真地筹备杭州峰会。这个过程也再次展现出了北京在解决区域和全球发展相关问题方面的高度责任感。2015至2016年间中国领导人同G20国家领导人举行的会面,以及中国在同系列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金融和银行机构的协作中所做的大量准备工作,包括特别创建的工作小组,都使得峰会确立了符合时代和现实发展需求的日程。在即将举行的峰会上,G20参与者将讨论有关保障全球宏观经济稳定、国际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改革、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使用‘绿色货币’和’气候金融’进行税收领域合作以及反恐活动资金支持方面的问题。世界最大经济体领导人间的对话应当使其参与者就‘朝何种方向’、‘如何实现当今以及未来更长远的国际合作’达成共识。”
俄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认为,今天的中国正积极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通过将 “一带一路”战略与其他国家(首先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岸国家)的对内和对外政策相协调将其送向更高的轨道。他对记者说,“我们认为,北京在筹备本次峰会期间所做的工作,远不是以只顾及自身发展的功利务实为目标,而是尝试通过共同努力在更加开放,互惠互利和合作伙伴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找到全球经济真正复苏的新杠杆和源动力。它将为所有与会国送去一个按照世界领先经济体‘校对时钟’的好机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