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武寅:从“陷入谷底”到“有望改善” 中日关系起伏多变

2016年07月18日13:45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中国社科院前副院长 武寅(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学刊》林昶摄)

人民网北京7月18日电(记者常红、李警锐) 中国领导人外交战略思想与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16日在京召开。中国社科院前副院长武寅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与日本的关系既是大国关系,又是周边关系,因此它对中国来说,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武寅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领导人对国家外交战略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其中所蕴含的思想理念和一以贯之的立场观点,值得深刻领会。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治国理政时,把外交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把国际国内看作是一个大局,提出了要把国际和国内统筹考虑的思想。中国近年来在国际社会的所作所为,特别是在各种场合反复宣讲的中国外交新理念,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中国不认同所谓国强必霸的理论。不搞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中国宣布,即使真正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可以说,中国提出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新理念及其实践,给纷繁复杂、被难题困扰的国际社会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武寅表示,中国的中日关系研究,可以说是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连的。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以及各种不可知因素的增多,对中日关系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测,也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见仁见智的活跃态势。各种观点相互碰撞,从“扑朔迷离”到“必有一战”,从“陷入谷底”,到“有望改善”,有的乐观,有的悲观,有的主张强硬,有的主张超越,这也是中日关系的起伏多变在学术研究上的一种反应。深入研究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战略思想,对于凝聚共识,提高研究质量和资政水平,把日本研究不断引向深入,将起到非常有益的作用。

“中国关于国际关系的新理念有两个中心词,一个是和平,一个是合作。和平,概括了中国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合作,则指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武寅指出。

中国的国际关系新理念同样适合于中日关系。武寅说,中国与日本的关系既是大国关系,又是周边关系,因此它对中国来说,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近年来,习近平多次发表重要讲话,阐明中国对日政策的基本立场、基本原则和基本态度。其中有三点精神需要重点领会。

一是对中日关系的高度重视。习近平谈到,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中日关系,这一基本方针始终没有改变,今后也不会改变。中日友好事业对两国和两国人民有利,对亚洲和世界有利,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精心维护,继续付出不懈努力。

二是发展对日关系是有原则的。我们坚持和平与合作的方针,但是这需要日方同我们一道,双方要共同努力,要以中日四个政治文件为基础,要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三是对民间外交的高度评价。习近平说,“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中日关系前途掌握在两国人民手里。越是两国关系发展不顺时,越需要两国各界人士积极作为,越需要双方加强交流,为两国关系改善发展创造条件和环境。”

武寅表示,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战略思想,以及对中日关系和中国对日政策的深刻阐述,对研究国际问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领导人的思想理论进行国际问题研究的时候,要避免简单地采取各取所需的做法,更不能断章取义,而要在真正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由于时代不同,所面对的具体情况和具体问题不同,思想的阐释在文字的表述上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这些思想理论中所蕴含的战略眼光,大局意识,所体现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却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而这些,正是我们要努力去掌握的。”

(责编:李警锐、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