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两条大路带活一座城——中国建设者在金沙萨铺建发展快车道

2016年07月09日12:21 | 来源:新华社
小字号

900多万人口的刚果(金)首都金沙萨,是中部非洲最大的城市。从金沙萨恩吉利国际机场到市中心平坦宽阔的快速路上,从市中心的“6月30日”大街上,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蒸蒸日上的发展气势。这两条大路,是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精美作品。

恩吉利国际机场到金沙萨市中心的快速路,也是刚果(金)国家一号公路的金沙萨城区路段,全长20余公里,双向8车道,犹如一条缎带,将这座城市的居民区、工业区、商业区紧紧连接;而“6月30日”大街相当于金沙萨的“长安街”,6月30日是刚果(金)的独立日,刚果(金)民众用独立日命名这条大街,凸显对这条大街的喜爱。

说起修建“6月30日”大街,参与建设的中铁七局员工惠培忠的兴奋溢于言表。他说:“当地人对我们特别热情。军人警察远远看见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会敬礼示意,看见我们背东西多还过来帮忙;有时去街边小店买瓶饮料,店主不要钱,白送给我。店主说,等中国人把这条大街修好了,自己的小店生意会红火起来。”

参与建设恩吉利国际机场至市中心快速路的中铁八局员工滕德点说:“那时候,我们修路因为要拓宽原有道路,存在一些拆迁的问题,不过,大多当地居民真的是很配合。当地政府也支持,我们取石料需要炸远郊的山,因为工期的原因,有时炸药来不及送,刚果(金)总统卡比拉还专门调拨直升机运炸药给我们用。”

“6月30日”大街原来是双向4车道,宽16.3米,修建后变成双向8车道,宽度达到42.8米。这条全长5公里的大街,从中国建设者进场到全线通车,只用了半年时间。

惠培忠说,当时修建“6月30日”大街,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日夜不停,午饭、晚饭在工地上吃。他说,挖街道的排水沟是当时的一个技术难点,刚刚挖好的排水沟,如果不迅速铺底固定,排水沟就会坍塌出大口子。“我们当时就带着当地工人组成几个梯队,在排水沟底铺片石,然后在铺好的片石上浇灌混凝土,加固排水沟。”

在建设恩吉利国际机场至市中心快速路时,滕德点与同事遇到的困难则是“外交”问题。他说,修路要占用原有道路的一半路面,本来就窄小泥泞的道路更加堵塞,当地民众因此也有不少怨言。“我们只能经常在夜晚人车较少时进行作业,尽可能避免影响当地居民出行。”

两条大路的建设过程中,原料供给短缺、机械配件及维修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参与建设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在他们的努力下,工程还是如期完工,城市也比以往看起来更加气派了。

人们都说,现在去恩吉利国际机场真是快了,以前早上7点出门都不一定能赶上中午的飞机,现在终于可以算着时间走了。从金沙萨市中心到机场如今只需要40分钟,而以前甚至要4个小时。

刚果(金)学者认为,中国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家经济状况的改善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经济学家戈尔比·米兰迪说,中国企业在刚果(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成绩值得赞叹,他们修建的这些道路极大地便利了民众的出行,每一天都为民众带来直接积极的影响。

在金沙萨大学教授恩科雷·纳坦达看来,中国企业在刚果(金)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使得民众对国家重建这一概念有了清晰认识,他们从中国建设者身上学习如何建设自己的国家。

在金沙萨,一条条在修的公路上,一栋栋在建的大楼中,人们都能看到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身影。他们不畏艰难,一丝不苟,用敬业与勤奋,为金沙萨、为刚果(金)铺建发展的快车道。(王博)

(责编:实习生 赵苗苗、肖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