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专访:仲裁庭应在仲裁中纠正其错误

——访海牙南海仲裁研讨会主要策划人易显河教授

2016年07月07日00:14 | 来源:新华社
小字号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荷兰莱顿大学赫罗齐厄斯国际法研究中心学术主任斯赫雷弗教授的合作人、武汉大学边界与海洋研究院首席专家、(世界)国际法研究院院士易显河教授近日表示,南海仲裁案违反了多项国际法治准则,仲裁员在下一阶段应纠正其错误,补做应做但尚未做的功课。

  来自亚洲、非洲及欧美国家的30多名国际法学者6月26日齐聚荷兰海牙,就南海仲裁案及其对国际法治的影响举行学术研讨会。易显河主要策划了这次研讨会。

  易显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这次会议有四个议题。第一个议题是“仲裁案和国际法治的关系”。在他的印象中,专家们认为,真正的法治要求我们不能让仲裁的表面迷惑,而要看所涉及的具体问题的实质。他们指出,仲裁案违反了多项国际法治准则,比如,仲裁庭在管辖权裁决中没有认清、证实中菲之间的争端,仲裁庭的组成未能代表主要文明体系和法律体系,仲裁庭费用由菲方全包,程序进程速度惊人,管辖权判决不考虑南海的特定地理框架和海洋划界态势及其相关影响,对中国观点没有充分的认识(比如中国把南沙群岛当作一个整体主张主权和海洋权利及划界,仲裁庭硬把中国用的单数动词“is”改为“are”,把南沙群岛的岛礁做单个处理),表面注意到某些中国观点但不给予充分考虑和效力,不完成必要的法律分析,不尊重“法律一贯性”原则。仲裁庭的管辖权裁决无视对中国有利、对解释中国排除“涉及划界争端”管辖权直接相关的“路易莎”案例,仲裁员宋斯不做解释就一改他两次发表过的对中国有利的观点,仲裁员科特也不做解释就一改他之前发表过的对中国有利的观点,这一切违反了国际法治的“法律一贯性”重要原则。这样,仲裁庭对其司法职责只是做嘴上功夫而已。

  第二个议题是当事方不出庭、不参与的国际案例比较。在他的印象中,专家们认为,当事方不出庭、不参与的国际案例已经有超过14个,是不足为奇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上的法庭,特别是国际法院,会采取特别谨慎的态度,公平对待双方,尤其是使得不出庭、不参与的一方不会仅因其不出庭、不参与而受到任何惩罚。专家们认为,相比国际法院,仲裁庭做得差多了,没有尽职尽责。

  第三个议题是历史性所有权和历史性权利问题。在他的印象中,专家们认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没有一概否定历史性所有权和历史性权利,两者可以并行。仲裁庭在管辖权裁决中不尊重历史事实,笼统表达意见。专家强调尊重历史事实的重要性。

  第四个议题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解释和国际法治关系。在他的印象中,专家们认为,南海问题复杂,解决方案颇多,不适宜司法解决或仲裁,是最适合谈判解决的。专家们认为,仲裁庭对自己管辖权采取非常扩大化的解释,成了做文字游戏,歪曲《公约》文本。这种对决定管辖权的权利的非法行使对国际法治带来重大危害。决定管辖权的权利的行使应充分尊重《公约》对管辖权的限定,充分、认真考虑中国行使《公约》明文规定来排除涉及海洋划界和历史性所有权的争端的原意和目的。这种对自己管辖权扩大化解释对说服尚未批准《公约》的国家批准《公约》带来极大困难,因为美国最怕就是法庭、仲裁滥用管辖权。这种对自己管辖权扩大化解释对国际法体系总体及其效力、公正性都产生极大的不利。

  易显河说,这次会议把世界多地高层次的专家包括几位《公约》的起草人拉到一起,不光是对涉及南海仲裁案重要问题,也对其与国际法治关系的重要问题,进行认真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问题认识,有重要意义。这次会议在负有“国际法之都”盛名、也是仲裁庭所在地的海牙举行,具有特殊的意义。

  谈到这次研讨会对南海仲裁案的影响,易显河说,如果仲裁员是理智的、认真的,他们就应该倾听这些肺腑之言,仲裁员的职责要求他们这样做。仲裁员应在下一阶段纠正其错误,补做应做但尚未做的功课,考虑重要的但是尚未考虑的问题,比如,纠正其故意把中国用单数的动词“is”来描绘南沙群岛改为用复数“are”,进而不把南沙群岛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其领土和海洋权益及划界问题的错误,纠正其没有考虑南海特定的海洋划界地理框架和划界态势及其相关影响的错误,纠正其故意无视“国际法一贯性”原则,无视“涉及”一词的解释对给予中国涉及海洋划界争端的排除的正确范畴的意义。另外,有专家也希望仲裁庭理解在南海的争端不适宜司法解决,进而不对具体问题做裁决,或许可以给出一些一般性、引导性的意见。菲律宾的诉求其实就是要求仲裁庭给出一些咨询意见而已,这种意见有引导性作用,但是没有约束力。最后,争端还有待于双方坐下来谈判解决。

(责编:王吉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