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这个研讨会开得很及时”

——访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前主席拉奥·佩马拉朱

本报赴荷兰特派记者 任 彦
2016年06月29日03:1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菲律宾单方面将南海问题诉诸仲裁庭并非明智之举,协商谈判才是解决此类争端的最佳途径。”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前主席拉奥·佩马拉朱日前在联合国国际法院所在地荷兰海牙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表示。

  6月26日,由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和荷兰莱顿大学格劳秀斯国际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南海仲裁案与国际法治研讨会在荷兰海牙举行。作为资深国际法专家,佩马拉朱受邀参加研讨会并发表演讲。他对本报记者说:“这个研讨会开得很及时,也很成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个仲裁案的实质所在,从而使人们理解并支持中国的立场。”

  “中国学者提供了大量的历史和实物资料,非常有力地证明中国拥有对南海诸岛的主权。我很赞赏这样做。主权问题不能含糊其辞,必须要理直气壮地大声说出来。”佩马拉朱说,其实包括仲裁庭在内,国际上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南海仲裁案的来龙去脉,更不知道菲律宾此举背后真正用心所在。

  佩马拉朱指出,菲律宾试图绕过中国政府2006年作出的将划界等争端排除强制仲裁程序的声明,要求仲裁庭就南海个别岛礁的海洋权利作出裁决。

  现年74岁的佩马拉朱曾任国际刑事法院法官和印度外交部首席法律顾问,现任卡塔尔政府法律特别顾问。他参与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制定,也参加过多起主权及海域划界争端案件的审理,是国际知名的国际法专家。他非常理解并支持中国的立场。他说,“中国提出的主张非常有理,那就是首先要明确主权归属问题。海洋地物的地位与领土主权和海域划界密切相关,而仲裁庭没有认识到南海问题的根本性争议是主权问题,对南海海洋地物地位的判定,只有在相关主权问题解决后才可能给予合理的解答。”

  佩马拉朱明确指出,中菲南海争端的实质是关于主权和海域划界,而领土主权问题不属于《公约》所调整的范围,划界问题也被中国政府声明排除强制仲裁程序,此案仲裁庭对主权和海域划界问题都没有管辖权。“仅仅判断个别岛礁的海洋权利,就好比空谈一件物品到底是什么,却不能判断这件物品归谁所有,这样等于没有裁决。倘若仲裁员就该物品的归属作出判断,那又证明了他们越权。倘若裁决对当事方有关主权和划界问题的谈判产生哪怕是非蓄意的潜在影响,那就会出问题。”

  “任何国际裁判机构的成员都要尽可能广泛地涵盖案件所涉及的地理范围,而此次仲裁庭成员大多来自欧洲,他们恐怕缺乏足够的背景知识来解决如此复杂敏感的南海问题。”佩马拉朱认为,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国际仲裁是一种“简单而粗暴的做法”,不仅无助于争端的化解,而且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在我看来,当事双方应该理智地面对面坐到谈判桌前,让熟悉全部争端来龙去脉的专业人士来磋商,而不是单方面地通过仲裁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协商谈判才是解决此类争端的最佳途径。”

  (本报荷兰海牙6月28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29日 03 版)
(责编:白宇、王吉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