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数据显示,目前每年冰毒和海洛因的非法交易高达320亿美元

东南亚禁毒形势依然严峻

本报驻泰国记者  俞懿春
2016年06月27日03:1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6月24日上午,泰国第四十六届“销毁没收麻醉品”活动在大城府邦巴茵工业区内举行。图为重量超过5吨的各类毒品正等待被销毁。
  本报记者 俞懿春摄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核心阅读

  6月2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今年禁毒日主题是“倾听为先”,即通过倾听儿童和青年人心声,帮助他们远离毒品,走好健康成长的人生路。

  目前,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禁毒形势依然严峻,冰毒片剂、冰毒晶体、鸦片制剂的生产与贩卖数量呈上升趋势。毒品猖獗如何实现有效控制?地区禁毒合作机制怎样更好发挥作用?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形势恶化,与合成毒品的增加有关

  6月24日上午,泰国大城府邦巴茵工业区,总重超过5吨、市场价值约109亿泰铢(约合3.09亿美元)的各类毒品正等待销毁。这是泰国举办的第四十六届“销毁没收麻醉品”活动现场。活动组织方——泰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名官员告诉本报记者,当天销毁的只是近来泰国司法部门已结案的毒品,还有大量未结案的毒品仍存放在储藏间内。

  在荷枪实弹的蒙面特警严密把守之下,4吨冰毒和其他毒品在850摄氏度高温之下被付之一炬。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初步数据显示,2015年湄公河流域缴获的冰毒晶体数量明显上升,达27吨,冰毒片剂超过2.86亿片,海洛因的缴获数量超过10吨。“数据表明,该区域的毒品问题总体上正在恶化,这与合成毒品特别是冰毒的增加有关。”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代表杰里米·道格拉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包括海洛因在内的鸦片制剂和安非他命类兴奋剂是东南亚地区面临的两大主要毒品威胁。世界上最大的安非他命类兴奋剂市场就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而冰毒和鸦片制剂的生产与贩卖数量呈上升趋势。从具体的数据来看,目前该区域有300多万人吸食海洛因、约500万人吸食冰毒,冰毒和海洛因的非法交易额每年约为320亿美元。

  今年6月,泰国有关部门刚刚从“金三角”地区缴获了6亿片冰毒片剂。“冰毒片剂和冰毒晶体是泰国面临的主要毒品威胁,其他威胁还包括从老挝偷运来的大麻、来自南美洲的可卡因,以及主要是将泰国作为中转地运至第三国的海洛因。”泰国司法部麻醉品管制委员会顾问、东盟麻醉品合作中心主任拉差妮功·莎拉斯丽告诉本报记者。

  拉差妮功还提到,毒品偷运路径目前也出现了新的趋势,许多非法分子选择从曼谷素旺那普国际机场或是泰国一些旅游城市的机场,将毒品非法偷运入境,而不是像以前一样通过陆路。“东盟国家建立了首都机场禁毒工作合作机制,接下来还计划将合作扩展至泰国其他主要机场。”拉差妮功说。

  遏制蔓延,禁毒合作机制成效不一

  为遏制毒品问题蔓延、打击预防毒品犯罪,湄公河流域和东南亚地区形成了多个政府间合作机制。其中,“大湄公河次区域禁毒合作机制”是中国与5个东南亚国家——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越南合作打击毒品犯罪的重要多边平台之一,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也是该机制的签署方。

  在道格拉斯看来,“大湄公河次区域禁毒合作机制”是区域内打击毒品最活跃的机制。“该机制涵盖执法合作、法律和司法国际合作、降低毒品需求、毒品和艾滋病、可持续替代种植等多项内容。所有成员国都要进行一些共同培训,他们有一致认同的毒品打击操作程序、国家间信息分享等。”道格拉斯说。

  “平安航道”联合扫毒行动已连续开展两届,在湄公河流域国家也显现成效。今年以来,泰国缴获的毒品数量同比有所下降。拉差妮功认为,这是中国、老挝、缅甸、泰国4国执法部门开展的“平安航道”联合扫毒行动发挥了主要作用,“拦截了大量毒品避免流入泰国”。

  就东盟地区整体而言,目前存在两个主要合作机制。拉差妮功介绍说,其一是东盟高级官员肃毒会议,今年8月将在泰国举行,中国、日本、韩国也将派代表出席;其二是历史较短的东盟部长级肃毒会议,该会议于2012年首次在泰国举行,今年则是在新加坡举行。

  1998年,东盟成员国发布了第一份《东盟无毒品联合宣言》,宣布将在2020年建成东盟“无毒区”。2000年,东盟成员国发表了第二份宣言,将建成东盟“无毒区”的时间表提前至2015年。如今已是2016年,这个目标显然并未实现。

  在道格拉斯看来,建立“无毒区”的目标是政治性的,并不切合实际。“更加切实的目标,应该是尽可能全面地管理毒品问题。”道格拉斯告诉本报记者,“大湄公河次区域禁毒合作机制”相比东盟整体的合作机制而言,更加具体和全面,行动层面的内容更加丰富,“东盟区域辽阔,要进行共同的强化能力建设等,存在许多困难。而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目标将更容易实现,因为这些国家面临着共同的挑战”。

  管控毒源,涉及经济社会综合治理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数据显示,“金三角”地区2014年的罂粟种植面积约为2006年的3倍,2015年种植面积保持稳定:作为东南亚最大鸦片生产国,缅甸的罂粟种植面积达5.5万公顷,老挝则拥有5700公顷。

  “金三角”毒品问题不是单纯的毒品问题,而是与有关国家政治、经济密切相关的复杂问题。“罂粟种植都是在非常边远的地区,那里法律执行力很弱、农民生活极端贫困,除了种植罂粟,农民别无谋生之道。”道格拉斯坦言,“对‘金三角’地区的农民来说,种植罂粟不需要承担卖不出去的市场风险,也无需担心其他农作物那样的价格涨跌。”

  记者去年12月曾到泰国北部清莱山区采访,30年前,那里的农民也以种植罂粟为生,但在泰国皇家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山区成功发展了替代种植及其他手工业,走上了脱离毒品的致富之道。对此,道格拉斯表示,泰国的模式无法被缅甸和老挝效仿,缅甸和老挝没有这样的国家资源,国际融资目前也有限。

  道格拉斯认为,要加紧遏制毒品问题恶化势头,有关国家和地区必须采取全面而平衡的解决方法,改善毒瘾治疗和毒品预防政策,加强政府治理和法律执行,切实加强国际间合作。“许多国家在禁毒时都强调严格的法律执行,但是戒毒等卫生系统的投入却比较少。如果人们的毒品需求减少了,那么犯罪分子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去生产毒品。”

  “泰国花了30年才基本解决了毒品种植问题。打击毒品需要很长时间,区域国家任重而道远。”拉差妮功说。

  (本报曼谷6月26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27日 22 版)
(责编: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