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就南海问题在马最大两家报纸发表署名文章
人民网6月14日电 据驻马来西亚使馆消息,6月13日,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在马来西亚最大的华文日报《星洲日报》和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星报》发表题为《友好协商是正道》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一段时间以来,在域外势力的高调介入和操弄下,本应通过直接当事国谈判协商解决的南海问题,被人为地炒作渲染为地区热点安全问题,到了逢会必谈的地步;本不存在障碍的南海自由航行被某些国家演绎成“横行自由”和炫耀武力;菲律宾单方面强行推进国际仲裁的闹剧被西方捧为“法治”标杆,似乎仲裁已成为解决南海争议的唯一“法宝”。在此背景下,非冲突的友好协商方式则被淹没在一片喧嚣声中。一日,有朋友问,马来西亚是南海争议当事国吗?如果是,为何同为声索国,马中关系与菲中关系却冰火两重天?其实这也正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马中关系与菲中关系本无本质差别,马、菲同为中国隔海相望的近邻和传统友好邻邦,历史上均是中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均为最早与中国建交的东盟创始成员国。然而,当前马中两国正处于双边关系“历史最好时期”,正共同致力于开创更加辉煌的“钻石40年”,而菲中关系却饱受南海仲裁案的困扰,遭受严重困难。此等强烈反差就源于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误判形势,甘当域外某国地缘政治战略的“马前卒”,公然走上了与中国对抗的歧途。而马来西亚始终坚持对华友好,妥处分歧,全面深化合作,使双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一、友好协商妥处争议,中马合作成果丰硕
中马友好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中国唐宋以来各代史籍对马来半岛均有记载。15世纪中国明朝与马六甲王国关系密切。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曾五次驻节马六甲,敦睦邦交,发展贸易,维护正义,兼济天下,传为佳话。马来西亚政府和人民从郑和身上深深体会到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的思想精髓,认定中国不具有扩张、掠夺、侵略的基因,可成为马来西亚可以信赖的朋友和伙伴。42年前,在东西方冷战的背景下,时任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以超凡的战略眼光,在东盟国家领导人中率先调整对华政策,赴华展开“破冰之旅”,与周恩来总理签署两国建交公报,为中马关系翻开历史新篇章。过去42年,中马携手同行,砥砺共进,始终走在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前列,铸就了地区国家友好交往的典范。
进入“不惑之年”后,中马关系继续展现出蓬勃的活力和强劲的动力。两国政治交往更加密切,战略互信不断增强,高层互访频密,党际交流和地方交往日益深入,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中国已连续7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连续8年成为中国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并成为中国全球第六大贸易伙伴国,双边年贸易额已达到千亿美元量级。双方大项目合作亮点纷呈,高科技合作更是“上天下海”。马来西亚早已成为中国游客旅游热点。两国分别在马来西亚哥打基纳巴卢、槟城和中国南宁增设总领馆。北京外国语大学设立了马来研究中心,马来亚大学和世纪大学开设了孔子学院,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迎来了首批新生。大熊猫凤仪和福娃定居吉隆坡,并诞下熊猫宝宝,取名“暖暖”,象征两国关系之友好。双方在金融、科技、防务等领域合作也在稳步推进。当年两国领导人播下的友谊种子已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中马既是邻居,那么邻居之间的磕磕碰碰也在所难免。马来西亚是南海声索国之一,但这并未妨碍中马关系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如果说其中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两国领导人审时度势,站在历史经验和教训的高度,认清世界发展方向和国际及地区形势,始终将合作与发展摆在双边关系的优先位置。中马两国领导人就南海问题保持着密切沟通,达成系列重要共识,核心是通过友好协商对话妥处争议问题,避免南海问题影响两国关系大局,同时共同反对域外势力介入。2014年5月,正当菲律宾执意单方面推进南海仲裁案并疯狂炒作之时,纳吉布总理再次访华,隆重纪念中马建交40周年。两国政府发表建交40周年联合公报,重申两国领导人就南海问题达成的系列重要共识,双方强调,“各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应保持克制,并根据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公认的国际法原则,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双方一致认为,“不直接相关方干涉和介入有关争议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使上述分歧进一步复杂化”。正是基于这些共识和双方恪守共识的努力和诚意,中马双方得以妥善管控和处理分歧,推动双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造福两国人民,同时也为地区国家树立了处理争议的典范。
二、误入歧途强推仲裁,中菲关系遭遇困扰
与马中友好、妥处争议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菲律宾的倒行逆施。近年来,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因在南海问题上背信弃义,仗势生非,执意与中国对抗,炮制“对簿公堂”闹剧而名声大噪。然而,卸任之际,其外交遗产除了严重破坏菲中传统友谊的恶果外,恐怕只会剩下数以亿计的仲裁庭天价账单。
中菲友好交往历史悠久,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中菲建交仅比中马建交晚一年。直至2012年菲蓄意挑起黄岩岛事件,走上了以对抗方式解决南海争议的歧途之前,两国关系总体健康稳定发展,各领域合作富有成效,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菲之间首先开展了南海联合海洋地震工作,为建设性处理南海争议进行了宝贵尝试。双方围绕建立对话机制、开展务实合作、推进共同开发等进行了友好协商并取得积极成果。阿罗约总统2007年访华期间同温家宝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均表示中菲关系处于“黄金时期”。
令人扼腕的是,在2015年中菲建交40周年之际,中菲关系并未像中马关系那样从“黄金时期”迈向“钻石时期”,反而因菲单方面提起并强行推进南海仲裁案而饱受困扰。相比中马建交40周年时两国在政治、经济、人文、安全、防务等各领域全方位友好交流与互动的深度、广度和热度,菲方是否应深刻反省?
中国有句古话叫“远亲不如近邻”。域外势力可以来了又走,但中菲是搬不走的邻居。作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真诚欢迎地区国家搭乘发展快车,深化互利共赢。菲顽固推行仲裁,牺牲的只有菲律宾的发展机遇和实际利益。
三、友好协商是正道,迷途知返是出路
长期以来,南海沿岸各国人民隔海相望,环海而居,和睦相处,友好交往,守望相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南海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但中国和东盟国家始终保持对话沟通,在没有外部势力干预和介入的情况下,总体维护了南海和平稳定。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就是最好的例证。即使在南海问题升温的当下,中国依然坚持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南海争议,并提出了处理南海问题的“双轨”思路,即有关争议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谈判协商解决,南海的和平稳定由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维护。这一思路得到了多数东盟国家,包括声索国马来西亚和文莱的支持,也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实践鼓励的方向。
历史将再次证明,妥处南海争议,友好协商是正道,冲突对抗是歧途。对菲律宾而言,迷途知返是唯一出路。中国坚决反对菲律宾的单方面行动,坚持不接受、不参与仲裁的严正立场不会改变。中方期待菲新政府抛弃幻想,回到谈判协商解决问题的正确轨道上来。其实,在这方面,同为南海声索国的马来西亚和文莱早已为菲律宾做出了榜样。
正如王毅外长所言,南海仲裁案是阻碍中菲关系改善和发展的一个结。“解铃还须系铃人”,希望菲新政府从中菲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的大局出发,做出明智的选择,回头是岸,不要在被域外势力利用、充当其“马前卒”的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中方也愿与有关各方一道,致力于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作出不懈努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