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德媒体论坛西安召开 讨论新时代媒体面临的新挑战

6月1日至2日,由《环球时报》社与德国罗伯特·博世基金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德媒体论坛在西安举行。20名来自两国媒体的高层人士围绕着中德媒体面临的挑战、叙利亚难民问题、朝鲜半岛和英国脱欧等地缘热点以及其他全球重大事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环球时报》社总编辑胡锡进致开幕词
在论坛开幕致辞中,《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表示,当今世界的格局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而中国则是这个进程中非常重要的变量之一,如何面对这些变化将是摆在整个世界面前的重要挑战。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的冲突是过去的常态。在未来人类是否可以找到一条更好的出路,取决于中国、美国和所有西方国家共同的努力。
罗伯特·博世基金会执行董事杜里西女士致开幕词
罗伯特·博世基金会执行董事杜里西女士在致辞中表示,中德媒体有必要更好地理解对方的现状。尽管中德媒体之间意见并不总是一致的,但双方都愿意进一步扩大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共识。中德媒体论坛为两国媒体提供了一个推心置腹、开诚布公了解彼此想法的机会,这不仅有助于双方提出一系列善意的、有建设性的观点,也有助于一些偏见的纠正。
在对“中德媒体面临的挑战”这个议题的讨论中,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表示,手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媒体传播的形态,从此之后,传统媒体再也无法要求受众阅读自己的内容,只能通过增加报道的吸引力让别人选择自己。当代中国已经存在两个并行的舆论场,一些传统媒体在自己的平台上发声,新媒体却在说着另一种声音。因此,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学会讲故事,是摆在所有媒体人面前的一个重大挑战。
而德国媒体人士则表示,在数字化时代,整个传媒行业都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一方面,传统媒体正在丧失读者群,甚至不得不依赖“脸书”等新兴社交媒体来讲故事;另一方面,新媒体也同样面临着“谁来为报道负责”等道德与伦理的问题,网络媒体也曾引发过民粹泛起等现象。媒体人应当深入思考并面对这些新时代的挑战。
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发言
在叙利亚难民问题的讨论中,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表示,只有帮助有关国家实现稳定发展,消除战乱和贫困,铲除难民产生的根源,才能关上难民危机的的水龙头。如果仅靠武力手段,也许能产生一时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讲,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由其他大国来决定叙利亚的命运,也是很不公平的。
而部分德国媒体人士则表示,德国和整个欧盟都应当从叙利亚危机中吸取教训。最初,德国对叙利亚的立场是只有阿萨德下台才有未来,但后来发现这个可能性在叙利亚是非常低的。之后德国采取了一个更具现实主义色彩的路线,但难民问题已经产生,欧洲的民粹主义也正在抬头,欧洲未来甚至可能会因这场难民潮爆发冲突和战争。在这个问题中,媒体可以吸取的教训就是应该更有预判性。
在本次论坛中,来自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社、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财讯传媒、北京记协、环球时报等中国媒体和来自明镜传媒、第21频道、北德意志广播电视台、斯图加特报、德国商报、南德意志报、图片报等德国媒体的代表参加了讨论。
中德双方主持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