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主题为“文化大使”的第九届全美中文大会落幕

让汉语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

本报驻美国记者 陈丽丹
2016年05月03日08:1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4月的最后3天,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与美国大学理事会、亚洲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全美中文大会在芝加哥举行。在这场北美地区规模最大的汉语言年度会议上,汉语学习者朱丽叶·皮特拉斯两次登上舞台:与旅美知名琵琶演奏家吴蛮搭档演绎中国民歌《小河淌水》和《玛依拉》,为大会拉开序幕;与另外3名美国青年讲述自己因汉语成为美中民间“大使”的故事,为大会画下圆满句点。

朱丽叶常打趣自己是一个“非常规”的汉语学生——年过30岁才正式开始学汉语,那时她已经是一名女高音歌唱家。

2011年,朱丽叶入选“我唱北京——国际青年声乐家汉语歌唱计划”,与23名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年艺术家一起在中国共度5周,学习中国音乐和汉语。当世界共通的语言遇上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朱丽叶的人生轨迹从此发生改变:表演舞台跨越大洋,从美国延伸到中国。

“唱”是朱丽叶最喜欢的汉字。“正如这个汉字的结构,歌唱对我来说意味着日日开口,我无法想象不能开口唱歌的日子。”而她最拿手的中文歌曲是《我爱你,中国》,因为“这首歌代表了我对中国的感情,中国就像我的家乡一样”。

朱丽叶的故事正是“汉语热”在美国持续升温的代表。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中国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在本届全美中文大会开幕式上介绍说,全美国有108所孔子学院、495个孔子课堂,约40万学生在学汉语。10多年来,通过与美国大学理事会与亚洲协会合作,国家汉办向美国共派出3330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向美国学生颁发了1068份孔子学院奖学金,邀请了7500多名美国校长、教师访问中国,同时还资助了1.15万余名美国高中生去中国参加夏令营。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越来越走到世界舞台中央。世界渴望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理解中国,成为美国学生国际化经历中必不可缺的部分。

2015年9月,在中美两国元首共同出席的联合记者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启动“百万强”计划。到2020年,将实现100万名美国学生学习汉语。奥巴马强调:“如果美中两国准备在全球各地采取更多行动,那么一个最好的开端就是学对方的语言、真正了解对方。”此次,美国联邦参议员柯克在给大会的贺信中说,美中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而通过语言来加强年轻一代的联系将确保两国关系的发展和繁荣。

来自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的1300多名教育官员、大中小学校长、汉语教育专家及教师在本届中文大会上交流汉语教学经验,人数创历届之最。芝加哥市副市长史蒂文·科克在致辞时感叹,芝加哥每年学习汉语的学生约有1.3万名,当地公立学校、孔子学院等机构的汉语教学已成为美国汉语教学榜样。学汉语、了解中华文化,是一件重要又艰难的工作,然而,汉语给这些学生带去了改变人生的机会。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美已创造8万多个就业岗位,未来5年,这一数字有可能达到20万至40万个。即使是在华人不多、中资企业不多的肯塔基州,当地学区的教育局长也敏锐地感到:“学好汉语和中国文化,孩子们就比其他人多了竞争优势,以后可以在中国找到好的机会。”

美国亚洲协会教育部中国项目主任王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美国的汉语项目发展也需要从美国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的品质当中去寻找新的增长点。

作为全美中文大会的主办方之一,亚洲协会给今年大会设定的目标之一就是找到新的能打动人的方式,因此今年的大会主题为 “文化大使”。前外交官、记者、厨师、音乐家、电影人等不同职业背景的专业人士被请上大会讲台,通过“大使在行动”“讲述中国故事”“中餐中蕴含的文化”“中文学习者之路”等4场全会和约90场论坛证明,每个人都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上成为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大使”。

不少汉语学习者已经开始身体力行,用自己的经历去影响周围人,甚至是下一代人。2015年第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二等奖获得者、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大学学生阿丽莎·伯科威茨曾在新生入学时和大家分享自己学汉语的故事。她告诉记者,最令她难忘的与汉语的意外邂逅是在纽约街头:不经意间听到有人在说汉语,她四处寻找中国面孔,没想到竟是一名白人男子在对他的儿子说汉语。“小男孩大概只有4岁,汉语说得非常流利,太不可思议。未来,我也要让我的孩子说汉语!”

朱丽叶已经在这么做了。在同济大学留学期间,朱丽叶将儿子带到了上海。“学习汉语是我给儿子的一份礼物,希望汉语成为他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本报芝加哥5月2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6年05月03日 03 版)

(责编:覃博雅、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