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中非智库论坛第五届会议举行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近期成果发布

2016年04月15日14:38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义乌4月15日电 中非智库论坛第五届会议今天在此间举行。义乌市委书记盛秋平,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陈德喜,外交部部长助理钱洪山,埃塞俄比亚总理经济顾问阿尔卡贝·奥克贝·梅蒂库,卢旺达驻华大使查尔斯·卡永加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先后发表致词。浙江师范大学校长蒋国俊主持了开幕式。

出席开幕式的还有浙江省副省长梁黎明,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艾平,外交部非洲司司长林松添,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钟建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非洲司司长钟伟云,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陈盈晖,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郑新浦,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徐英九,浙江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虞新华,外交部非洲司中非合作论坛办公室主任李旭航,卢旺达总统高级顾问、卢旺达基加利大学校长马纳塞·恩许蒂,埃塞俄比亚外交部亚澳司司长盖纳图·特修姆·伊鲁,埃塞俄比亚驻上海总领事约哈内斯·芬塔,南非驻上海总领事陶博闻,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社会发展政策司司长塔克伊娃·马努赫,南非马蓬吉布韦战略反思研究所执行所长、非国大理论家乔·奈特施丹哲,以及其他中外来宾和与会者等共计300余人。

义乌市委书记盛秋平在致词时,首先代表义乌市委市政府和200万义乌人民,向远道而来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说,2015年12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约翰内斯堡出席中非领导和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时,专门点赞义乌中非贸易,讲到:“有个小城叫义乌,号称世界小商品之都,现在有几千名非洲商人常驻那里,从事中非贸易。”习主席把义乌作为中非贸易的一个典型向世界推介,显示出义乌在中非交流、对外开放中的重要窗口地位。

盛秋平介绍道,目前,每年到义乌采购的境外客商有近50万人次,其中8万来自非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多名境外客商常驻义乌采购,商品出口到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批准的国际陆港城市。近年来,我们又深度对接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开通运行了全球运行里程最长的“义新欧”中欧班列,拥有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保税物流中心、航空口岸、临时铁路口岸等开放平台,义乌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盛秋平表示,非洲是义乌小商品贸易的重要伙伴,多年来,义乌积极利用市场和国际化优势,在经贸、人文等领域不断深化与非洲的交流合作,推进互利共赢发展。我们在国际商贸城设立了非洲产品展销中心,引进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种特色商品。2015年义乌对非洲出口达492.1亿元人民币,增长50.9%;进口6.1亿元人民币,增长65.3%,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潜力。同时,我们积极采取各项有力措施,优化涉外管理服务,为非洲客商在义乌工作、学习、生活创造良好条件。随着中非经贸关系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非洲人来义乌经商和学习,义乌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今后,义乌还将规划建设非洲特色街区,举办中非投资贸易博览会,筹建中非大学,力争打造为中非全方位交流合作基地。

盛秋平表示,中非智库论坛第五届会议在义乌举办,为我们进一步加强与非洲的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高端平台。我们将以此次会议在义乌举办为契机,以智库交流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与非洲各城市之间商贸、产业、人文等各方面的合作。我们也希望非洲各国城市各位政府官员、各企业家、各界人士今后多到义乌走走看看,深化彼此合作,推进经济互利共赢、文化相互借鉴、人民友好交往。

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陈德喜在致词时说,长期以来,浙江师范大学深刻把握中非关系不断深化的大好形势,主动服务国家外交战略,积极致力中非交流合作,形成了非洲学术研究、汉语国际推广、涉非人才培养、对非校际交流四大领域良性互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在国内高校非洲研究领域保持了多个第一:学校是第一批外交部“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执行单位,建有中国高校首家综合性非洲研究院、中非国际商学院,拥有第一个中非关系研究领域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设立了第一个“非洲教育与社会发展”交叉学科博士点,等等。学校还拥有中国高校唯一的非洲博物馆、非洲翻译馆,获批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非洲孔子学院研修中心,与非洲高校合作共建孔子学院3所、承办非洲教育管理研修班90余期,并与非洲28个国家的65所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已逐渐成为非洲问题研究的学术重镇、非洲事务咨询的重要智库、涉非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对非民间外交的重要力量。

陈德喜介绍道,2011年,在中国外交部、教育部、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在中非各界的积极参与下,学校创办了“中非智库论坛”。五年来,论坛已被纳入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并在中国和非洲成功举办了四届会议,形成了一系列有广泛影响的学术成果,被国内外主流媒体誉为“国际社会认知中非关系、理解中国对非战略结构与性质的重要平台”。特别是义乌市委市政府在本届论坛的筹备过程中,给予了大力支持与无私帮助,为进一步增强双方在推进中非经贸发展、协同培养国际化人才等领域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陈德喜最后表示,本届论坛以“中非产能合作与非洲工业化”为主题,300余位智库领袖、知名学者、政府官员和大学校长集聚义乌,共同探讨一系列具有重要历史与现实意义的重大议题。在座各位都是中非智库的领军者,有许多还是智库论坛和浙江师大的老朋友,我们相信,通过各位新、老朋友的坦诚对话和友好交流,必将进一步增进友谊、达成共识,为深化中非民间友好、推进双边务实合作作出新的贡献。

在开幕式结束后,举办了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近期成果发布活动。这些成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期中非合作关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非洲地区发展报告》、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文库》。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鸿武主持了发布活动。刘鸿武还是这些成果的首席专家、主编和总主编。

会议由浙江师范大学、义乌市政府主办。会议指导单位是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会议支持单位是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会议协办单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会议秘书处是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中非国际商学院。会议为期三天。

会议主要有三部分研讨议题,一是中非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加快非洲工业化的机遇/挑战和对策建议。二是如何有序推进中非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加快非洲工业化进程,包括在合作过程中如何防止企业间恶性竞争,顾及非洲国家利益及环境保护。三是如何既能推动中非产能合作、加快工业化进程,又解决好融资问题,不给非洲国家增加债务负担。会议还设立了中非经贸分论坛。(王南)

(责编:杨牧、刘洁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