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否合力守好核大门?(环球热点)
3月31日至4月1日,2016年核安全峰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将出席此次峰会。
2009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布拉格阐述“无核世界”的构想,并且提出由美国主办核安全峰会。如今,奥巴马总统任期即将期满,国家元首层面的核安全峰会也或将“收官”,但在近来朝核危机趋紧、恐怖主义蔓延加剧,核走私、核扩散威胁的背景下,世界核安全问题依然严峻。各国如何合力守好“核大门”,共同维护核安全?
收获核安成果
从2010年华盛顿峰会凝聚共识,到2012年首尔峰会深化合作,再到2014年海牙峰会重点探讨应对核安全危机,今年第四届华盛顿核安全峰会终于迎来收获更多成果的时刻。
“本届峰会最主要的内容是国际核安保机制的建设。”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安全与军控研究所副所长郭晓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第四届核安全峰会的主题“加强核安全国际体系”,正是值得期待的一大看点。
根据议程,本届峰会将重点讨论如何确保核材料和核设施安全、如何有效防范和打击核恐怖主义等议题。而自2010年4月首届核峰会召开以来,峰会就一直致力于提高确保对包括可以用来发动核恐怖袭击的高浓缩铀以及分离钚这些裂变材料安全的关注,并将这个问题提升到国家元首关注的高度。
“历届核安全峰会主要发挥了两方面作用,一是改善全球核材料的安保水平,减少裂变材料的分布地区,加大恐怖分子获得裂变材料的难度;二是使得国际核安保体制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郭晓兵说。
数据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据报道,有权威资料显示,2010年至今,有3.2吨浓缩铀和钚被移走;包括美国、俄罗斯、法国在内的12个国家减少了核材料库,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彻底结束了浓缩铀使用;有300多个边境口岸、机场与海港安装了核检测设备;还有数个国家建立了核安保示范中心。
本届峰会既是对之前的盘点,也将为未来做长远谋划。“美国方面在此前发布会时曾提出,将试图达成一个有关全球核安全治理框架性协议。”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樊吉社在受访时也向记者表示,如果实现,这将为各国贯彻落实核安全措施树立信心。
威胁依然严峻
虽然核安全峰会或有可能就此收官,然而如今的世界距离奥巴马当初倡议峰会时提出的“无核世界”畅想还有不小距离。前路漫漫,挑战不断。
近段时间不断升级的朝核问题再次挑动东北亚的敏感神经,也加剧了世界对于地区核扩散问题的关注和担忧。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罗伯特·萨特认为,朝核问题将是这次核安全峰会上最重要的议题。韩联社也报道称,韩国总统朴槿惠将在峰会期间,分别会晤美国、中国、日本的领导人,就对朝核制裁合作方案进行商讨。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威胁则来自恐怖主义。自2010年以来,“反核恐怖主义”一直是历届核安全峰会的主旨。然而近两年来,“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迅速扩张,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于核恐怖主义的担忧。
“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恐怖势力依然活跃,恐怖分子从来没有放弃过获取裂变材料,发动核恐怖袭击的威胁实际是有所增加的。”郭晓兵称。在刚刚发生的布鲁塞尔恐袭案中,就有比利时媒体猜测,恐怖分子原定的计划是袭击和破坏核电站,或者偷取放射性物质制造脏弹。
哈佛大学最新公布的一份控制铀项目报告也显示,“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的极速扩张,意味着“核恐怖主义的风险比两年前有所增加”。为此,本届峰会还设置了一次特别会议,专门讨论“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对全球都市地区构成的威胁。
此外,作为世界两个主要的核大国,美俄关系的持续冷化也为核安保的国际合作蒙上一层阴影。
据俄罗斯《报纸报》消息,日前美国方面对于俄罗斯缺席本届核安全峰会作出回应,称这实际是俄的自我孤立。
“俄罗斯拥有的核材料数量及高浓铀堆,在全球范围内都占很高比例。而且世界其他地区很多民用高浓铀堆,也来自俄罗斯的出口。”郭晓兵指出,作为这样一个在国际核安全合作领域作用突出的核心角色,俄罗斯的缺席将对本届峰会达成以及落实相关合作协议造成不利影响。
同时,作为核材料之一的分离钚数量有增无减、发展中国家对于借核安全为名而被限制和平使用核能权利的担心、各国如何加强核材料的安全防护和衡算,这些都是讨论国际核安全时不可回避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如何规划
随着奥巴马总统任期行将结束,未来这场国家元首级别的核安全峰会或许无法保证每两年一次的定期举行。不过分析认为,本届峰会可能将就核安全峰会的未来达成一个共识。
“接下来,领导人‘峰会模式’可能将转为常态化的管理机制。而应该借助怎样的平台值得关注。”樊吉社指出,目前基本的共识是由国际原子能机构担当主要平台。
相比峰会的未来,更为重要的是,国际核安全的未来将如何谋划?
“所有国家都应该加强警惕核安全事故发生的认识,达成对核安保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共识。”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认为,值得肯定的是,通过历届峰会,在主要国家领导人层面已经对维护世界核安全达成许多共识,接下来就是如何落到实处的问题。
樊吉社认为,各个拥有核材料、核设施的国家,首先应该做好的是“各扫门前雪”,加强本国相关的安保防范工作。
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国际核安全管理机制,制定制度化的透明措施、监督措施、问责措施和信任措施同样刻不容缓。
而对于这个影响全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更是必不可少。“例如核技术领先的国家应该帮助其他国家进行技术改造,将高浓铀转化为低浓铀;建立国际核安全基金,提供资助;向其他国家提供培训和技术交流。”在郭晓兵看来,核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空间十分广阔。
事实上,国家之间尤其是核大国之间的合作已不乏优秀的示范。
3月18日,中美两国共同建设的核安保示范中心正式投入运行。这座亚太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全、设施最先进的核安保交流与培训中心,可为亚太地区各国提供系统、全面的核安保教育培训。“这个示范中心从首届峰会开始发起,到第四届峰会时建成运行,是中美在核安全领域合作的具体成果,大国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樊吉社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