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外媒关注

人类太爱看脸  丑陋动物濒临灭绝

——阿比盖尔·北奥(ABIGAIL BEALL)为《每日邮报在线》撰稿 原文发表于2016年03月08日 
2016年03月09日16:26 | 来源:Mail Online
小字号

    近日,一项研究表明,虽然那些“长相丑陋”的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但它们仍然被科学界所忽视。有关这些动物的生理、解剖和生态的研究少之又少。保护管理资金严重不足,意味着包括水滴鱼、海牛和尖牙鱼在内的“长相丑陋”的动物濒临灭绝。

    该研究是由莫道克大学的野生生物学家崔西·弗莱明(Trish Fleming)和科廷大学的野生生物学家比尔·贝特慢(Bill Bateman)进行的,他们研究了331种澳大利亚哺乳动物的相关出版物,这些动物大致可分为“优质、劣质和丑陋”三类。

水滴鱼在2013年被称为“世界上最丑的动物”。

图片中是日本猕猴,适合它们生存的栖息地逐渐减少,物种正濒临灭绝。

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哺乳类动物进行研究,相关出版物将331种哺乳动物大致分为“优质、劣质和丑陋”三类。图片中的吸血蝙蝠被称为“丑陋的动物”。

喀喀湖蛙褶皱的皮肤可以帮助它进行有氧呼吸。

    结果发现,大量针对“优质物种”的研究集中在解剖学和生理学层面,对于“劣质物种”研究集中在生态学和种群控制技术方面。唯独其中占比45%的“丑陋物种”被忽视。

    崔西·弗莱明(Trish Flemingg)博士说:“对于这些物种我们知之甚少,只是通过遗传学或者分类研究的方法记录它们的存在,对于它们的饮食习惯、生存环境,我们不甚了解,更不用说如何提高它们的存活率了。这些动物是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研究。我们需要观察并记录它们的饮食习惯、生存环境、生活状态和繁殖情况,以便识别现存的威胁,进而采取保护措施。”

    她和比尔博士一起呼吁增加对罕见动物的研究资金,她说:“如果将来人类已经造成某个物种的灭绝,却仍然对其一无所知,这将是一个悲剧。”

尖牙鱼拥有巨大的牙齿,生活在海洋深处。

海牛和传说中的美人鱼相似。因为长期遭到捕杀,海牛濒临灭绝。

长鼻猴在所有灵长目动物中鼻子最大,随着年龄增长鼻子会长到身体的四分之一的大小。因为栖息地被破坏和人类的滥杀行为,在过去四十年里,长鼻猴数量急剧下降。

马达加斯加的土著认为狐猴是邪恶的动物。

 

阅读英文原文

(责编:张瑞琦、燕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