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在美国看两会:透过两会解读中国未来发展

2016年03月06日10:48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旧金山3月5日电 (韩莎莎)全国“两会”进入第四天。美国对“两会”的关注度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政府工作报告后越发升温。

美国媒体对两会的报道可谓是“360度无死角”。从美国《时代周刊》“从五点了解中国两会”,到《今日美国》直接在标题中称“中国两会为全球发展提供机遇”,再到《纽约时报》的“中国降低年度经济增长目标:6.5%至7%”,可见,随着两会的开展,美国媒体向美国民众传达的信息也越来越深入和充分。

《时代周刊》在文章中称“我们从中会看出中国政府2016年的工作重心。在目前的财政环境下,这有助于投资者了解北京应对经济增长的计划。今年是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所以今年的两会更显重要。”

这一段话背后就是对中国两会“风向标”认知的深化。《华尔街日报》也在5日的文章中提及“报告蕴含了中国政府对当前经济看法以及对未来计划的重要信息。”《纽约时报》文章开头说,周六,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之际,中国政府公布了2016年的增长目标,承认经济放缓正不断加剧。目标是一个区间,相比去年增长6.5%至7%。这表明领导人正在重新考虑自己对固定目标的坚持。美国广播公司5日在网站上引用美联社报道,以时间为顺序,对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几乎作了完整的介绍和解读。而且,标题直接为《最新:代表们称赞中国领导人的经济计划》。

《今日美国》在文章中说,本月初,随着这一亚洲国家进入年度“两会”时间,世界将聚焦中国。“两会”将探讨中国自身未来发展的解决方案,以便释放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巨大潜力。

不可否认,美国媒体对两会存在一定的基于美国国情的过度解读。但是,从侧面来看,也正是因为中国的发展、中国经济的走向以及中国政府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让美国意识到,两会是一个认识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值得深入分析。

美国对两会的重视不仅仅体现在媒体上,还体现在语言中。在硅谷,记者不止一次在经济科技相关的论坛上,听演讲者谈及中国的发展及政策。让人惊奇的是,当他们在用英语谈论时,用词是“China’s lianghui”,而不是英语惯用的 “China’s two sessions”。甚至,有美国白人演讲者用 “Shisanwu”(指十三五)中的相关政策来描述对中国市场的认识。

在美国的华人华侨对中国的“两会”也很关注。何亦武刚以盖茨基金会高级项目主管的身份转换成华大基因集团全球研发主管。他说:“‘十三五’中国要上的100个大项目包括培养1万名精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会法律等专业知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引进1万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作为科技工作者,我非常振奋。” 他认为,中国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需要坚定的决心、创新的思路,以及不懈的努力。“为了成为世界强国,我们必须在世界经济、科技和教育等方面都成为最强的主角。”

美亚创新促进会会长徐丽雯认为李克强总理的工作报告很实在。她说:“我们海外华人希望中美双方应该加强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合作共赢。除了科技,加州还是农业大州,有许多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中国政府希望让更多的农民脱贫,可以利用全球的顶尖科技优势,为中国老百姓带来真正的福利。” 

(责编: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