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鉴】异域的年味:写故事,更是在参与和感受历史
镜鉴的话
对驻外记者来说,采访是必须完成的工作,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今日镜鉴(微信号:jingjianpd),我们请到11位人民日报驻外记者,请他们聊聊过去一年印象最深刻的采访。
出生在上海的“犹太小孩”
人民日报德国分社记者 冯雪珺
索尼娅拿出珍藏多年的“婚纱”——一件凭借自己童年记忆设计出的中式旗袍。 冯雪珺 摄
在母亲腹中时逃难到中国,出生于上海宏恩医院(今上海华东医院),8岁随家人回到德国——今年刚刚77岁的索尼娅·米尔伯格,有着与中国不解的情缘。几十年过去了,索尼娅仍能记得父亲在世时常叮嘱的一句话,“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遇到任何问题,你都可以回到中国——因为那是你出生登记的地方。”
“带给我人生第一印象的,是上海,是中国。周围中国人的长相、穿着、生活方式,让我觉得,生活就该是这样。”正因为如此,索尼娅结婚时的“婚纱”,是一条青色旗袍。“内衬改自母亲最爱的一条长裙;有着中国传统绣纹的布料,是我在柏林一家东方货品店里找到的;旗袍纽扣结是我查阅书籍,自己做出来的;衣服样式是凭借童年记忆,指导裁缝制作的。”
索尼娅喜欢她的中文名字“苏娅”,她帮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核实了13732位原上海犹太难民名单,帮助建立起上海犹太难民数据库。然而她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采访之后偶然一起参与的一场聚会。索尼娅以前是中学语文老师,退休多年。当晚是她40年前一批学生组织的聚会。当年青涩的少年们,如今也开始顶着花白头发,步入中年。性格活泼的索尼娅在他们中间,甚至还要年轻活跃。她告诉笔者:“当你明白了死亡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你就知道要用力地活着。”这句话带给笔者的触动,远远超过一次为工作而采访的意义。
挑战核事故阴影的农家
人民日报日本分社记者 田泓
大棚前的菅野宗夫。 田泓 摄
前几天,又在《朝日新闻》上看到菅野宗夫。他现年64岁,是福岛县饭馆村的农民,祖孙三代以种地、养和牛和做豆腐为生。2011年大地震引发的核泄漏,让距核电站30公里外的饭馆村沦为重灾区,全村6000多村民外出避难,农业生产被禁止,他是全村少数几个率先开展恢复性农业试验的农家。
去年6月,笔者去饭馆村采访时,菅野宗夫正在塑料大棚里向几个来自横滨的大学生介绍无水无土栽培蔬菜。他说,水和土是农业的根本,现在水和土受污染了,只能寻找新法子。
将近4年的避难生活让菅野感觉“成就了更好的自己”。他不仅要和大学教授讨论耕种试验,还要向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考察者介绍福岛的努力。灾区重建的道路还很漫长,即便收获的稻米核物质含量远低于法定标准,要让消费者接受福岛农产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菅野说,支撑他的是父亲对土地的热爱。那位92岁的老农,即使在外避难,还向人租了土地日日劳作。
菅野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人类的坚韧。直到今天,恐惧、未知就像是西西弗斯的巨石,又一次滚落到核事故处理的路上。但平凡如菅野,也从未放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探索。祝福他!
96岁高龄的南侨机工
人民日报亚太中心分社记者 俞懿春
黄铁魂与妻子在居住了50多年的小木屋前合影。 俞懿春 摄
目前在世的南侨机工不过10人,黄铁魂老人就是其中之一。
黄铁魂祖籍广东,少年时迁至马来西亚。1939年,他怀揣抗日救国的赤子之心,随第七批南侨机工团员出发,辗转进入云南昆明。受训两三个月后,黄铁魂被派至广西河池,冒生命危险在崇山峻岭间驾驶卡车,执行运载军事和医疗物资的任务,支援祖国抗战。直到1942年5月滇缅公路被切断,任务才被迫结束。
在搜集资料时笔者了解到,大多数南侨机工回到侨居国后,苦于殖民政府的敏感政策,不敢向外披露抗战经历。当时马来西亚仍被英国殖民统治,黄铁魂也因此被关进战略村多年。
70多年来,这段历史鲜为人知,以至几乎被人遗忘,而滇缅公路也变成“被遗忘的战场”。去年夏天,笔者前往马来西亚霹雳州怡保市和丰镇采访老人时,他已是96岁高龄。翻开家里珍藏的相册,当年意气风发的翩翩少年跃然纸上,再看到眼前这位鹤发白眉的耄耋老人,不禁令人感叹岁月在轮回中的匆匆消逝。
人物采访是很有意思的经历,能够采访到黄铁魂老人很幸运。写故事的过程,更是在参与和感受历史。
斋浦尔街巷的手工匠人
人民日报印度分社记者 邹松
萨兰德·辛格祖孙三代。 邹松 摄
每年全世界有不少人来印度寻找精神归宿。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印度,人们能找到某种关于美好的共识。
在印度古城斋浦尔,笔者找到了一种匠人式的生活方式。他叫萨兰德·辛格,是这座古城里千百位手工匠人中的代表,坚定的不为世俗所扰,专心于手中的活儿,把它做好、做精,自己的人生便不虚度。
虽然萨兰德·辛格已经习惯于成为世界著名刊物的报道对象,但从他一如继往的生活轨迹可以看出,把手中的金银变成艺术品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有一双淡蓝色的眼睛,和他的儿子及孙子都不一样。这种美丽的遗传没能延续是种遗憾,但幸运的是他们都有一双为精雕细琢而生的手,这一双双匠人之手打造的美丽将延续下去。
“权威人士”的理性声音
人民日报北美中心分社记者 张朋辉
人民日报北美中心分社记者张朋辉与约瑟夫·奈合影。 张朋辉 供图
中美关系是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一对双边关系。作为中国的媒体人,平时也时常混迹于华盛顿的智库,在各种论坛上,对中国的评价自然格外留心,听到一些“刺耳”的,心里常“咯噔”一下。
那些对中国不友好的声音,多数是对中国的误解,还有一些人出于各种考虑大放厥词。与这些人不同,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是一位“权威人士”,他既有实践经验,也是新自由制度主义代表人物之一。
第一次进入奈“简陋”的办公室,笔者心里有点紧张,毕竟这是一位只有在教科书、知名媒体上才能见到的“传说中的人物”,采访时间也颇为有限。不过奈很友好,他讲话语速很慢,但显然都经过深思熟虑,观点鲜明,逻辑清晰。他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中美关系相互依赖加深,两国关系持续向好的动能强,需要中美两国共同把握机会与方向。中美两国都是大国,都需要坚定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华盛顿的声音太多太杂,中美关系健康前行需要一些理性的声音,期待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
“鸟在天上飞着,就被污浊的空气熏到掉下来”
人民日报墨西哥分社记者 李强
麦迪阿维亚正向记者介绍近30年来墨西哥城空气质量的改善状况和采取的措施。 李强 摄
“我们花了快30年的时间,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天气,你要知道,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墨西哥城空气质量管理局负责人安东尼奥·麦迪阿维亚博士这样对笔者感慨。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墨西哥城长期被认为是“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城市”。说到污染的严重程度,他举了一个墨城尽人皆知的故事:鸟在天上飞着,就被污浊的空气熏到掉下来。
在这张采访照片里,可以看到电脑图片有一条明显下行的曲线,每一个转折点,都标志着政府出台的政策:
“1986年,提升汽油品质,工厂改用天然气。”
“1989年,实行机动车限行政策”
“1990年,搬迁墨城污染企业”
“1995年,推广废气回收处理装置”
“1998年,升级机动车限行政策,公交车使用天然气”
……
“2007年,制定新的工业排放标准”
“2011年,设计新的空气监控系统”
笔者问,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他非常果断地回答:“限制机动车。”
白发如雪的中国老朋友
人民日报欧亚中心分社记者 曲颂
利加乔夫在接受人民日报欧亚中心分社记者曲颂采访。 曲颂 供图
苏联前高官叶戈尔·库兹米奇·利加乔夫今年已经95岁了,对着桌子上的黑白照片,他回忆起1937年自己率新西伯利亚艺术院团访华的经历。
“当时正在宣传戒烟运动,所以毛主席说:‘我要抽烟,利加乔夫同志,现在您要批评我了。’”利加乔夫虽已白发如雪,但仍然步履稳健、思维清晰。“除了毛主席,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都带家人来看演出。观众一共五万多人次,忙得连中餐的味道都不记得了,反正没挨饿就是了。”
利加乔夫所在的疗养院护士透露,因为身体等原因,他已经有一年半未接受任何外媒采访。但一听说是《人民日报》的记者,老人立即换上衬衣、打上领带,早上起来就忙个不停。淡定的气质和温和谦逊的态度让人无法想象他在上个世纪所经历的风云变幻。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让他对中国人民抱有深厚感情,他坚信中国会繁荣发展。
“我绝不想成为一个日本鬼子的后人”
人民日报欧洲中心分社记者 任彦
村岗崇光教授希望日本政府反思历史。 任彦 摄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笔者采访了很多人,其中一人令笔者印象最为深刻。他叫村岗崇光,是荷兰莱顿大学一位日本裔教授,他的父亲曾是侵华日军的一名陆军中校。他对笔者说:“如果能够选择出生的话,我绝不想成为一个日本鬼子的后人。”
为了替父亲赎罪,村岗崇光退休后开始游历亚洲,2014年他的一本新书在东京出版,书名为《我的痛苦之旅——沿着日本帝国主义在亚洲扩张之路》。此书集纳了过去11年他在亚洲各地的见闻和感受,表达了一个日本军人后代的深刻忏悔。采访临近结束时,笔者问他日本政府应该如何面对历史,他拿起案头的一本杂志,杂志封面的汉字赫然入目:“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他凝重的神色以及两行汉字背后,是一位日本老人的良知。
中巴友好的大使
人民日报巴基斯坦分社记者 徐伟
马苏德·汗在与人民日报巴基斯坦分社记者徐伟交流。 徐伟 供图
2015年4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巴基斯坦访问期间,会见了巴基斯坦友好人士、友好团体代表,这其中就有马苏德·汗。由于致力于推动孔子学院在巴基斯坦的落地及其他众多领域的巴中友好交流,他作为巴基斯坦外交部代表,从习主席手中领取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
虽然曾担任多个要职,马苏德·汗与笔者交流起来仍不失平易近人的本色。采访伊始,他便用简单的中文与笔者交流,这迅速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原来,他曾于2008年至2012年任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当时中国朋友们亲切地称他为“马大使”。忆往昔,他动情地说:“4年驻华大使的经历让我至今仍感到特别美妙。中国人民对我和我的家人都非常友善,中国的文化、美食都深深吸引着我,我已把北京当作第二故乡!”他说,自己一直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未来将继续为推动巴中友好关系的发展而努力。
对华友好的非洲领导人
人民日报非洲中心分社记者 李志伟
加蓬总统邦戈在接受人民日报非洲中心分社记者李志伟采访。 李志伟 供图
在非洲,中国有一群铁哥们、好朋友。去年12月份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就像一次老朋友的聚会,打开的是中非友谊与合作新的光明大道。
为了这次峰会,笔者采访了加蓬总统邦戈、几内亚总统孔戴、塞内加尔总统萨勒等非洲国家领导人,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对中国的友好感情令人印象深刻。“我可以说是跟中国的巨变一起成长的”。邦戈总统说,他1975年首次访华,随后十多次到访中国,认为中国的发展无与伦比,期待再次访问中国。“中国还有许多省份我没有去过呢。”孔戴总统则直言钦佩中国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他说,年轻时他还是毛主席的粉丝,熟读毛选,像“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名句一直指导着他。
有情者,跨越天涯手牵。一如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在峰会开幕式上所讲,中国在非洲,正在做过去非洲曾期待殖民者做的事,“我们欢迎中国人来到非洲”。
有着“中国梦”的塔州小学生
人民日报澳大利亚分社记者 鲍捷
2015年11月,塔斯马尼亚州斯科奇-欧克伯恩学校的小学生参观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 鲍捷 摄
澳大利亚最南部岛州塔斯马尼亚的斯科奇-欧克伯恩学校里有一群小学生,他们有着“中国梦”。
这些小学生可不简单。2014年5月,听说习近平主席将访澳,16名小学生每人用中文写了一封邀请信。2014年11月18日,他们梦想成真,在塔州见到了来自中国的贵客。2015年5月,孩子们受邀来到中国,登上了万里长城,品尝了地道的中国美食,还在北京市景山学校结识了很多中国小伙伴。
孩子们的“中国梦”正在一步步实现。一年来,他们对中国有了更多了解,学习中文的热情也更高了。开朗的亨特对笔者说:“我非常喜欢中文,大人们都说,学中文能给我的未来开启更多机会。”文静的玛蒂坚定地说:“中文很难,但我会坚持学下去,以后我要去中国学习和发展”。
所以说,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祝大家新年梦想成真!
本期编辑:小非哥
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公众号镜鉴(jingjianpd)。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