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狂欢节将至 科隆严防性侵重演

警方强烈不建议“狂欢者”打扮成圣战分子

2016年02月03日03:15 | 来源:北京晨报
小字号

  科隆狂欢节组织者向民众宣传安全知识。

  德国西部城市科隆的狂欢节高潮临近,但跨年夜性侵案的阴影犹在。德国当局为防止性侵案重演或可能的恐怖威胁,计划在狂欢节期间加强警力部署和安全戒备。此外,德国警方还建议参加狂欢节的人们注意着装,避免引起误会。

  严阵以待

  科隆狂欢节是德国规模最大的狂欢节,今年的活动将从4日拉开帷幕,持续一周时间,但当地治安状况却让人担忧。

  科隆在新年跨年夜发生针对女性的性侵和抢劫案件。当晚,约1000名有北非和阿拉伯面孔的男性聚集在科隆市主火车站广场醉酒寻衅,其中一些人组成小组,专门对女性实施包围、性侵和抢劫。嫌疑人基本都有难民或非法移民背景。这一事件直接导致科隆警方形象大为受损,德国社会对难民的不满情绪也因而上升。

  为保证狂欢节顺利进行,德国当局部署2500名警员沿街巡逻,这一数字为去年的三倍,而安保费用也达到36万欧元。警方还安装了监控摄像头。

  为解决可能的文化差异问题,狂欢节组织者制造了阿拉伯语和英语双语传单,主要向新来的难民解释规则,包括是否必须饮酒。

  邻近城市波恩则给予难民更清晰的忠告,解释“buetzen”一词意为“亲吻他人的脸颊,我们狂欢节中的一项风俗”,但同时强调“严禁性骚扰,‘buetzen’必须得到男女双方同意。不行就是不行”。

  恐袭隐患

  除了严防性侵案重演外,德国当局还要应对潜在的恐怖威胁。德国国内情报部门主管汉斯-乔治·马森曾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去年11月巴黎恐袭案后安全形势依旧严峻。

  根据媒体的报道,科隆所在的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是德国最大的激进分子聚集地。1月7日,突尼斯男子塔里克·贝勒卡西姆在法国《沙尔利周刊》杂志社遇袭一周年之际试图袭击巴黎警局,被当场击毙。按照德国警方的说法,塔里克此前住在德国西部城市雷克灵豪森的一处难民收容所。

  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科隆警察局局长于尔根·马蒂斯“强烈不建议”狂欢者“打扮成圣战分子或持有让人无法分辨真假的武器”。

  尽管如此,德国总理默克尔依然呼吁狂欢者不要躲开。“因为我们要表明,我们不会让任何人阻止我们享受生活和乐趣”,她说,“我们热爱我们的自由,我们的言论自由,尤其是我们享乐的自由”。据新华社

  ■新闻链接

  德国少女承认编性侵谎言

  德国一名未成年少女称,她今年1月曾遭多名来自中东或北非的难民绑架和性侵,引发民众愤慨。德国媒体1日报道,这起事件出现了“大逆转”。这名少女承认,整个“性侵案”都是她编造的谎言。

  惊动俄德官方

  这名少女名叫利萨,家住德国首都柏林。由于她尚未成年,警方没有公布她的姓氏等其他信息。

  今年1月11日,利萨的父母发现她彻夜未归,并且未按时出现在位于马尔察讷地区的学校,随即报警。失踪约30个小时后,利萨重新出现,脸部带伤。她告诉父母,自己被多名长相似中东或北非地区的难民绑架,遭到殴打和性侵。

  随后,利萨的姨妈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给出同样说法。她说,利萨遭绑架和性侵,作案者是一伙难民。

  这起“性侵案”在网络上曝光后,立即引发众怒。此外,由于利萨是俄罗斯裔德国人,德国的俄罗斯裔群体还为此组织了抗议活动。俄罗斯外交部也要求德国方面彻查这起事件。

  为何编造谎言?

  随着案件调查深入,这起事件发生了“大逆转”。德国柏林检察部门发言人马丁·施特尔特纳说,当专业调查人员向利萨询问事件的相关细节时,后者立即承认所谓“性侵”是自己编造的谎言。

  根据施特尔特纳的说法,利萨事发当天在学校“闯了祸”,校方联系她的父母后,她吓得不敢回家。调查人员对利萨的通话记录进行分析后发现,她失踪当晚一直和一名朋友在一起,对方并不是利萨口中的“性侵者”。

  利萨的母亲接受德国明镜电视台采访时说,利萨现在“情况很不好”,正在接受心理治疗。

  德国近期频发与难民相关的治安问题,令难民和移民政策成为德国热点问题。

  其中,科隆跨年夜大规模犯罪事件最为让人震惊。当晚,大约1000名男性聚集在科隆市主火车站站前的广场醉酒寻衅,其中一些人组成小组,专门对女性实施包围、性侵和抢劫。嫌疑人基本都有难民或非法移民背景。

  然而,科隆并非特例。德国联邦刑事警察办公室为德国各州内政部长准备的报告显示,德国12个州都出现类似公共场所性侵、抢劫犯罪。

  据新华社

(责编:王政淇、崔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