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欧洲史与抑郁症(环球走笔)

丁  刚
2016年01月29日08:1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美国朋友奥斯丁家的桌上,放着一本厚厚的《欧洲史》。这是美国大学文史类学科的选读书,也是美国高中开设的大学预修课程欧洲史科目的辅助教材。

  美国大学预修课程是在高中阶段开设的具有大学水平的课程,共有22个门类、37个学科。高中生如果选修其中的一些课程并通过考试,分数会成为大学录取的重要参考,入学后还可抵扣大学的学分。目前,美国大学预修课程考试已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

  奥斯丁的孩子15岁,刚刚进入美国一所公立高中就读,桌上的这本142页的《欧洲史》就是她选修的欧洲史课程需要阅读的书籍之一。

  美国高中每年有4个学期,欧洲史科目全程长达3个学期,每周5天、每天两节课。其间老师会推荐和指导学生阅读10多本历史专著和经典。这些书不一定要学生全部通读一遍,但有些章节需要精读,还要根据老师的要求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

  欧洲史这门课不仅仅是历史事件的串联,而且是着重于围绕事件来讲述西方人文思想的演进。因此,这门课也被美国学界视为基础中的基础。

  但是,对于早已习惯各种电子设备不离手的美国学生来说,这门课的内容离现实生活实在是太远,是一门异常“艰深”的课程。在美国一些高中,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不断减少,尤其是那些准备攻读理工科的学生,更是觉得这门课没有实用性。

  朋友告诉笔者,她的女儿之所以选择这门课,是因为她已经上大学的哥哥再三强调这门课的重要性,并且用“挑战”这个词来形容这门课程的难度。而另一位美国朋友则直接告诉笔者,她一直认为她的孩子后来之所以会患上抑郁症,就是与高中时期选读了这门课程有关。把欧洲史课程形容为“挑战”,甚至视为导致抑郁症的原因,足以显示出学好这门课的难度之大。

  美国中学的历史教育近年来一直是民众关心的话题。有个别州因为缺少教师和经费,取消了早期美国史的课程,还招致一些美国学者的批评。著名历史学家弗格森曾警告说,从1963年斯坦福大学开始,不断有知名大学停止为在校生开设经典的“西方文明”类历史课程。他将此视为一个事关西方文明能否延续的大问题。

  一个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新一代美国人生活在由社交媒体构建的现实与虚拟交叉混合的世界之中,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经典思想已经成为一个个孤立的“链接”,学生们通常在考试之后就会把这些“链接”完全交还给老师和课本。

  历史从昨天而来,经过今天走向明天。美国专栏作家格布利在最新一期《周刊报道》杂志上写文章呼吁人们重视淡忘文化遗产所造成的后果,其中有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物质财富的积累和技术的成功使我们如此狂傲,以至于我们确信从那些没有iPad的前辈那里已经学不到什么了。可我们今天拥有的这些东西,其实不过是我们祖先思想的实践结果而已。


  《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29日 21 版)

(责编:杨牧、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