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尼亚北部伊西奥洛的桑布鲁族聚居地区,在当地修建道路的中国武夷(肯尼亚)有限公司的工人为居民送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旱区居民的饮水问题。 |
第四届中非卫生合作国际研讨会5月6日至7日在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举行。数十年来,中国以医疗队等形式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医疗援助。
中国对非投资不附带任何附加条件,所有合约都是在双方自愿、平等的原则上签订的。中国的投资和援助对非洲国家的农业发展和工业化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对推动非洲经济发展很有积极意义。
中国对非援助成为经典国际关系案例
医疗合作是中非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十年来,中国以医疗队等形式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医疗援助。
第四届中非卫生合作国际研讨会将重点推广既能利用中国独特专长又能满足非洲国家急切需要的可持续卫生策略,中国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相关官员、博茨瓦纳和加纳卫生部长、非洲联盟相关官员、联合国和国际非政府组织代表以及来自中国与非洲的企业家代表150余人与会。
本次研讨会恰逢中国向非洲派遣医疗队50周年。桑给巴尔卫生部科技司司长马利克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援助极大促进了非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通过与非洲当地人和机构合作,中国医疗队的医生不仅在医治疾病,而且在医疗卫生教育和培训等方面为桑给巴尔做出重要贡献。马利克说,在桑给巴尔的中国医疗队几十年来与当地人结下了深厚友谊,一些桑给巴尔医生学会了中文,每当中国医疗队离开时,医生和病人都洒泪相送,去年中国一名医疗队长回访桑给巴尔,前去接机的有很多是他原来的病人,包括原桑给巴尔卫生部长,这种友谊早已超出援助范畴。马利克说,中国在非洲建了很多公立医院,这是西方殖民者几百年也不曾做的事情。
南非大学政治学教授德克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援助非洲是非洲国家独立以来最经典的国际关系案例。中国的援助对于缓解非洲贫困、促进非洲发展、提升非洲能力起到了极大作用。
中国援助和投资助力非洲自主发展
坦桑尼亚投资中心前总干事艾曼努尔·欧·奈科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对非洲投资不仅地域分布广泛,而且投资领域在近些年不断拓宽。以坦桑尼亚为例,中国对坦桑尼亚的投资从最早的单一制造业扩展到目前的农业、能源、矿产、电信、电力和基础设施等多领域。最重要的是,中国的投资给非洲人民带来了实际的利益。比如中国到很多偏远地区给当地人修建道路,给当地人提供了与外部世界联系的纽带,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此外,中国目前对坦桑尼亚的投资与坦方的需求互补性也很强,比如港口和码头等基础设施、农业和加工制造业都是坦桑尼亚亟须发展的领域。中国对坦桑尼亚的投资也不附带任何附加条件,所有合约都是在双方自愿、平等的原则上签订的。
马里前计划财政和经济协调部长库亚特对本报记者说,他本人1961年在马里独立后率首个代表团访问了中国,他对几十年来非中合作及中国援助对马里及其他非洲国家的贡献非常清楚。“中国的投资对非洲国家的农业发展和工业化起到很大促进作用,这对推动非洲经济的腾飞很有积极意义”。他说,中国的援助总能够落到实处,既为援助国创造就业,又通过技术转让助力非洲国家的自主发展。非洲人民非常欢迎中国的援助和投资,非洲的发展离不开同中国的合作。
库亚特说,马里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中国兄弟帮助建起纺织厂、烟草厂、糖厂等,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库亚特表示,同中国相比,欧美国家在提供援助时总提出各种各样的条件,而且坚持依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对非洲国家指手画脚。“他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非洲人不是欧美人,非洲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习惯,需要用合适的方法表达发展的诉求,需要得到外界的尊重。”库亚特说,西方国家没有对非洲的发展提供多大帮助,还诟病非洲同其他国家的合作。中国的援助是否有效率,非洲人最清楚了。
(本报约翰内斯堡5月6日电)
链接
美国智库“全球发展中心”日前发表题为《中国对非洲发展金融援助:基于媒体报道的资料收集》的报告。报告基于美国威廉玛丽学院“援助资料中心”所收集的2000年至2011年有关中国援助非洲的数千份媒体报道,涵盖了中国在51个非洲国家的1673个援助项目,以及中国对非洲官方援助承诺情况。
报告从媒体报道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对“中国对非援助到底有多大”、“援助对捐赠国与受援国是互利还是损害”等问题作出解答。
针对中国对非援助是基于掠夺非洲自然资源的说法,报告指出,通过对媒体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报告、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中国商业年度报告的研究表明,并无可靠证据表明中国对非援助资金划拨是基于受援国的自然资源。报告对所谓“中国无条件支持无赖国家”的说法也提出了质疑。一些研究者指出,“根本没有证据表明,北京在非洲愿意与那些治理混乱和专制政府进行合作”。
对于中国援非造成环境破坏和违反劳工标准的指责,报告指出,此类指责并无可靠事实基础,并无跨国或跨地区数据表明当地环境破坏、违反劳工标准与中国贷款或投资有必然联系。对于中国援建只看重政府大楼、文化中心等与经济增长关系不大项目的说法,报告指出,中国对非洲基础设施投资很大,非洲国家对此需求也很大,而这些项目常因风险较高、信息缺乏等原因而让西方公司望而却步。
(本报驻美国记者温宪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