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馆如何成为大阪世博会靓丽的“中国名片”?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 题:中国馆如何成为大阪世博会靓丽的“中国名片”?
新华社记者邹多为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将于4月13日至10月13日举行。作为代表中国政府组织中国馆参加世博会的机构,中国贸促会将与各方紧密协作,全力把中国馆打造成为本届世博会靓丽的“中国名片”。目前,中国馆筹备工作进展如何?亮点有哪些?将举办什么活动?2日,中国贸促会举办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
中国馆是大阪世博园第一个开工建设的大型外国自建馆。自2024年2月2日开工以来,在多方支持下,成为目前唯一通过各项许可验收的外国大型自建馆。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中国馆政府总代表李庆霜表示,“目前,各项工作已基本就绪,中国馆将于4月13日大阪世博会开园之际正式开馆。”
这是3月2日拍摄的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外景。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3月2日,在日本大阪,媒体工作者在中国馆内拍摄。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据介绍,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的中国馆,是大阪世博会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将围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主题,以“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三大篇章为叙事主线,展示5000年中华文明孕育的传统生态智慧,展现新时代绿色发展的理念与成就,展望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不论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东方之冠”中国馆,还是2020年迪拜世博会“华夏之光”中国馆,在近几届世博会上,中国馆通过展馆本身向世界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本届中国馆的看点与亮点,同样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这是3月2日拍摄的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内部。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从造型外观看,中国馆建筑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绝伦的展品。”中国贸促会展览管理部(国展局和世博会事务办公室)部长邬胜荣说,中国馆取形于中国传统的书简长卷,是一座以绵延展开的中华书简为外观的竹黄色建筑,让观众一眼就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国元素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展陈是世博会各国家馆集中展示、多维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李庆霜介绍说,从建筑外观到内部设计,从实物展项到主题影片,从生态案例到未来科技,中国馆在聚焦主题的同时,将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的主线贯穿始终,向全球观众阐释中国人质朴而深邃的生态观及“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
3月2日,在日本大阪,媒体工作者在中国馆内拍摄。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此外,中国馆还注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打造贯通古今的观展体验,并通过大量互动装置和数字化科技、AI技术等让展品“活起来”、让展项“动起来”,为馆内外观众带去生趣与欢乐。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月壤是中国馆向本届世博会和全球世博观众呈现的最珍贵展品。李庆霜表示,“生生不息”展区所展示的嫦娥五号、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将是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正面、背面土壤样品的零距离对比展示。“全球观众在中国馆可通过透镜装置观察月壤独特结构和两者细微差异,分享人类探索浩瀚宇宙的美好梦想照进现实的喜悦。”
世博会被誉为人类文明的百花园。邬胜荣表示,将以中国馆为平台,在4月13日和7月11日分别举办中国馆开馆仪式、中国国家馆日,在本届世博会期间办好各省区市主题周、主题日,以及各有关单位和企业的各类专场活动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活动。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是一个人文交流的平台、经贸合作的平台、深化友谊的平台,开放的中国馆热忱欢迎各方前来参观交流。”邬胜荣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