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工务人:见证云南从路网“边陲末梢”走向“区域枢纽”
图为刘文辉与职工利用双轨探伤仪对普亚村二号隧道内的探伤点进行复核。 尤清 摄
中新网昆明7月31日电 题:中老铁路工务人:见证云南从路网“边陲末梢”走向“区域枢纽”
作者 周星
十年时间,从绿皮火车的悠然缓行,到复兴号的风驰电掣,云南从中国路网的“边陲末梢”走向联通内外的“区域枢纽”。铁路工务人既是参与者,也见证了时代之变和昆铁之进。
刘文辉是中老铁路普洱基础设施段琅勃拉邦维保管理中心副主任,也是一名从业30余年的工务人员。
1991年,刚参加工作的刘文辉被分配到贵昆铁路的一个沿线小站,他回忆,“那时候的列车运行速度慢、运量也不高,检测线路设备都用木道尺,调整钢轨的平顺度更是全凭一双眼睛,靠经验”。
时速60公里的贵昆铁路,刘文辉养护了十年,一把木道尺、一双眼睛就是养护标准,道镐、耙子、石砟叉、套筒“四大件”是那时干活的标配。
随着云南铁路进入发展快车道,路网结构扩充、提质升级,泛亚铁路的蓝图徐徐铺展。刘文辉手中精度不高的木道尺换成了经久耐用、精度相对较高的铝合金轨距尺,无缝化改造也让车轮与轨缝碰撞的“哐当”声渐渐埋于记忆深处。
随着云南“八出省五出境”的铁路主骨架构建起来,2016年,沪昆高铁、南昆客专云南段快速推进,群山里传来沪昆高铁动态检测的车鸣声。
图为刘文辉教老挝学员包包子。 周星 摄
为迎接云南的第一条时速每小时300公里的高铁,刘文辉到精调现场跟班学习,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电子道尺。精调施工现场作业组测量数据都以电子道尺和轨检仪为主,TQI值是检测高铁轨道平顺性的重要标准,毫厘之差都要定量调整每一根轨枕。“工务的‘大老粗’干活现在越来越精细了。”他感慨道。
刘文辉表示,从木道尺、铝合金轨距尺,再到电子道尺,道尺的衍变史是工务人向追求卓越、精细运维转变的过程,也是中国铁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真实写照。
一根根铁轨将天堑变为通途,将山河、城乡、民心连接,云南民众的出行从“走得了”逐渐转变为“走得好”“走得快”。而中国铁路的标准和技术也随着中老铁路走出国门。
2021年9月,刘文辉来到了老挝,初到他乡,他便率先体验了这条铁路。“顺畅、丝滑,想不到时速160公里的普速也能带来高铁的体感,不愧是标志性工程。”他说。
刘文辉表示,不仅要把中老铁路建设好,更要维护好。高精度的轨检车每月在中老铁路磨万段检测两次,结合静态检查、人工添乘,有针对性地下达整治计划。“精细检查、精准分析、精研计划、精实作业、精确验收,线路的稳定性和动态检测优良率都非常高。”他说。
如今,刘文辉除了完成铁路养护的“精细活”,还担任老挝徒弟们的“严师”,教中文、讲规章、授技术,与更多老挝工务人共同维护好这条象征着中老友谊的铁路。(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