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加强多边合作 团结抗击疫情(国际视点)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张朋辉
2021年02月01日05:5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核心阅读

全球抗疫形势依然严峻,世卫组织呼吁各国展现切实担当,实施有效防控措施,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团结协作,应对共同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月30日19时49分(北京时间31日2时49分),全球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1亿零156万例;全球报告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超219万例。

“这是一个严峻和令人震惊的节点。”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谈到全球确诊病例过1亿关口时说。他表示,许多国家遏制疫情的成功经验表明,只要采取有效措施,新冠病毒可以被控制。

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据世卫组织近期的统计数据,全球每天报告新增确诊病例数多在50万例以上,每天报告新增死亡病例超过1万例。

从国家来看,美国是累计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2600万,死亡病例超过43万。印度确诊病例超过1000万例,另有10多个国家的确诊病例超百万例。

世卫组织专家分析,当前新冠病毒发生变异,传播力更强,全球已有至少60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感染这种变异病毒的病例。很多国家新增确诊病例居高不下,医疗卫生系统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一些国家医疗资源面临挤兑风险。此外,随着疫情持续,一些国家民众对社交限制措施的不满情绪增加。

瑞安指出,当前全球抗击疫情面临不少挑战,但是也有不少有利因素。瑞安表示,各国在抗疫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新冠疫苗为遏制疫情提供了新的防控工具。当前最主要的仍然是坚持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等基本防控措施,识别、检测、隔离、治疗确诊病例,排查、隔离密切接触者,打破病毒传播链。

疫苗公平分配意义重大

世卫组织指出,新冠疫苗让人们看到“隧道尽头的光亮”,但提供充足疫苗、疫苗公平分配仍然面临很多挑战。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疫情暴露出各国应对流行病的准备不足,世界需要一个强大的世卫组织。他呼吁各国加大力度支持世卫组织,以及世卫组织主导的国际卫生合作项目,世卫组织已经准备好帮助各国进行疫苗接种。

谭德塞警告,当前全球已经有超过50个国家开始接种新冠疫苗,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处在不利地位。“世界正处于灾难性道德失败的边缘,而这一失败的代价将是世界上最贫穷国家民众的生命和生计。”谭德塞表示,世卫组织主导的“获得抗击新冠肺炎工具加速器”,投入1美元最多可产生166美元的回报。他呼吁所有国家团结一致,确保今年第一季度前后,开始为所有国家医护人员和老年人等脆弱群体接种疫苗。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近日表示,由于缺乏协调一致的全球行动,新冠肺炎疫情的致命影响变得日趋严重。古特雷斯呼吁各国反对“疫苗国家主义”和“疫苗民族主义”,共享富余的疫苗,帮助世界各地的有关医疗保健人员紧急接种疫苗,避免各国卫生系统崩溃,并确保人道主义工作者等其他一线人员优先接种疫苗。

近期发布的多项研究显示,推动疫苗公平分配、全球团结抗疫不仅能尽快结束疫情、挽救生命,还可以避免更多经济损失。一份由国际商会研究基金会委托撰写的报告发现,“疫苗民族主义”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损失高达9.2万亿美元。

团结一致才能战胜疫情

“共同的抗疫经验告诉我们,各国携手应对挑战是多么重要。今天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多边主义。”各国议会联盟秘书长马丁·琼贡表示,病毒等共同挑战没有国界,国际社会应本着团结一致的精神共同解决问题。各国应该秉持多边主义,通过改革使多边国际机构更加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在1月29日闭幕的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与会者普遍认为,面对疫情带来的深刻变化,各方必须加强团结合作,高举多边主义大旗,共同应对疫情、经济衰退等全球性挑战。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指出,人类战胜疫情最终需要更紧密的国际合作,国际社会应加强对话协调,采取集体行动,共同抗击疫情。

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表示,在全球共抗疫情之际,中国始终积极主动作为,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肯定。

中国迄今已向150多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为有需要的国家派出36个医疗专家组。据中国海关统计,从去年3月至年底,全国海关共验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资价值4385亿元人民币。在出口的主要防疫物资中,口罩出口2242亿只,相当于为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每个人提供了近40只口罩。

当前,中国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贡献。多国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紧急使用中国疫苗,并与中方签订了疫苗采购合同。多国确认了中国新冠疫苗的质量、有效性与安全性。

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任明辉说:“疫情发生后,中国第一时间发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参与全球防疫科研工作,向其他国家提供物资支持、分享抗疫经验,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本报布鲁塞尔1月31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1年02月01日 16 版)

(责编:杨光宇、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