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塑造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如何塑造国际发展合作,又将对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2020年是中国开展对外援助70周年。2021年新年伊始,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白皮书中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是指“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国通过对外援助等方式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包括人道主义援助方面开展的多双边国际合作”。广义的国际发展合作是相关国际行为体基于平等伙伴关系,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以消除贫困、提振地方经济为导向的合作实践。在全球南方兴起的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将自身发展经验引入国际发展合作,构建平等互利合作的新型发展伙伴关系,积极推动国际发展合作制度变革和发展—安全的良性互动,对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正在发挥重要的塑造作用。
经济发展承载着至关重要的政治、安全和社会意义,发展与安全可以相互促进,实现良性互动。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全球层面,发展与安全都密切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安全既是目的,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具;同理,经济社会发展既是最终目的,也是实现可持续安全的有力手段。社会要进步就要不断消除不安全因素,包容和平等的发展更有助于增进安全。中国对“发展—安全关联”的认识,来自自身改革开放和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实践。在和平发展的年代,维护政治社会基本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出口导向、高水平投资、制度与市场相互适应与不断调整,创造了大规模脱贫和经济增长的奇迹;“发展就是硬道理”说明了经济发展对于国家安全的根本性意义。在对外交往中,优先经济发展合作既是为了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也是为了维护国际关系稳定和友好外部环境,实现发展—安全的良性互动。
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性成就,使得“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软实力,“发展和平”成为塑造转型中的国际体系秩序的重要规范和实践。它意味着,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高度关联;经济发展是实现安全的手段,维护稳定、避免冲突是为了给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经济发展优先”是构建国际互动基础架构和基本议程的主导原则;在面临争端和冲突时,应通过对话和协商来寻求逐步解决问题的办法,以能够最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来应对安全挑战。中国以“共享发展”和“发展引导”为基本指导原则,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一系列全球性和地区性平台上,已成为发展议题的积极引领者。2014年,中国提出“亚洲安全观”,其中的一个重要创新就是在原有的“共同、综合、合作”的新安全观的基础上,加上了“可持续安全”。其基本意涵就是发展与安全互为条件,越是优先发展议程,就越有可能维护和平、促进合作。
“发展和平”是中国参与国际安全事务、解决国际冲突的指导思想。在中东,发展和平的具体实践在国家和地区两个维度上展开:在国家层面,中国主张尊重中东国家的发展权,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项目为抓手,通过发展合作增强对象国治理能力;在地区层面,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平台,促进区域设施联通,建设利益共同体,逐步实现地区和平。在巴以问题上, 中国提出,要“综合施策,以发展促和平”;“应高度重视发展问题,推进巴以合作”;“中国视巴以双方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伙伴,愿本着发展促和平的理念,开展互利合作,继续支持巴加快发展”;“中方倡议启动中巴以三方对话机制,协调推进援助巴方的重点项目”。在非洲,中国支持并推动非洲国家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坚持主权和不干涉原则的前提下,通过扩大和深化经济联系与互利合作,不断强化与非洲国家的共同利益,进而提升参与非洲安全事务、维护与建设和平的能力,对动荡地区发挥影响力,引导其在联合国等多边机制框架下恢复和重建和平。
从国际发展到全球发展,伴随新兴经济体群体崛起和新型南南合作的扩散,全球南方对于世界秩序的塑造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如何互动、如何相互塑造,是21世纪的重大时代主题,国际发展合作是中国与世界互动、塑造世界秩序的重要渠道和抓手。事实证明,坚持发展优先和发展导向,坚持开放包容,国际发展合作进程中的地缘战略竞争与权力零和博弈是可以化解的,互利共赢是可以实现的。在全球南方兴起的大变局下,中国不仅仅要讲好自己的发展故事,而且要推动和引领“国际发展合作”的知识构建、范式研究、制度建设和地方实践,推动实现发展—安全的良性互动,塑造发展和平的世界秩序。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原载《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1年第1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