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缘”不知何起 见证中国与巴西50载文化交流

鲁扬 符园园 张荣
2020年12月21日10:31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喻慧娟在家中接受人民网专访。受访者供图

1960年,为适应对外交往需要,中国内地首个葡语专业课程在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诞生。六十年一甲子,随着中国与葡语国家交往不断深入,无数葡语毕业生活跃在各个领域,为加强中国与葡语国家的交往发挥作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前驻巴西首席记者喻慧娟就是其中一员。近日,她在北京的家中接受了人民网的专访。

学习葡语条件十分艰苦

喻慧娟(左一)所在班级的女学生同外教合影。受访者供图

“比如铅笔,老师取出一支铅笔,告诉我们这是lápis(铅笔的葡语说法),我们就一遍一遍复述记单词,随见随记。”作为新中国早期葡萄牙语的学习者,回想起这些年的时光,喻慧娟的思绪被拉回过去……

那时候,她对葡语及葡语国家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而且当时学习资料少,条件艰苦,甚至连工具书都没有。多亏了巴西外教启发式的教育,才给当时的学生营造了一个较好的外语学习环境。

喻慧娟出生于江苏南通,1965年作为理工科考生的她,在机缘巧合之下考取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北京广播学院。凭借着发音清晰、吐字清楚的优势,她被分到了葡萄牙语专业。

由于历史原因,外教的专业课只上了一年,后来甚至连教室也搬到了河北农村,但喻慧娟汲取知识的热情并没有消退。数九寒冬,同学们围坐在生产队队部的煤炉前,认真学习语法等专业知识。当时班上一共20个人,毕业时仅有两人被分配到国际台工作。“可以说在那个年代我们学习外语,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学习,是在工作中精进。”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刚进入国际台工作时,因为当时还没有实施改革开放,对外交流的渠道还比较单一,能接触到的葡文资料主要是海外听众来信。听众来信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至少要数周甚至数月,每封来信都显得格外珍贵,都是提升葡语水平的宝贵材料。

喻慧娟花了很多年时间,在工作过程中慢慢摸索提升葡语水平。正是这样一份坚持,为她日后留学巴西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语言功底扎实 快速融入当地社会

八十年代,对大多数人而言,出国还不是一件易事。经国际台专家与巴西有关方面联系,1988年,喻慧娟作为国际台访问学者,踏上了巴西这块陌生的土地。

初来乍到,一切都是那么陌生。不过,喻慧娟认为,巴西是一个包容度极高的国家。八十年代末,已经有不少中国侨胞在巴西做起了生意,大多数是以开餐馆和小商铺为生,所以巴西人对中国人颇具好感。喻慧娟很快就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当时她租住在一位巴西老妇人家中,一同居住的还有日本、美国和巴西的学生。天南海北的学生处在同一屋檐下,这为她提升葡语水平提供了很好的语言环境。

喻慧娟(后排左二)在巴西坎比纳斯大学留学时同住处的“大家庭”。受访者供图

“我的房东是一位很有学识的老妇人,她的丈夫是当地有名的建筑师。房东太太每天都会和我讲她的故事,和我谈天说地,这对我的葡语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这是走出课本,真正融入现实生活当中学习葡语的最好途径。”

扎实的语言功底,为喻慧娟更好地融入巴西人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作为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国际关系处的常客,她参与了许多当地的活动,比如参观酒庄、出席晚宴等,对她而言,自己不仅是去交流的学生,更是到巴西交流的中国媒体人。“任何一个中国人到国外进行交流学习,要坚守一个原则,那就是要客观介绍国内情况,宣传中国文化。”她告诉记者。

驻外期间广交朋友 回应不实指责

1999年,喻慧娟前往里约热内卢,创建国际台驻巴西记者站,并担任该台驻巴西首席记者。她认为,做新闻传播,报道内容、受众特点、报道原因这三个问题必须要有自己的立场。新闻就像一面窗子,报道的题材、内容、角度都很重要。如果只报道驻在国的负面新闻,那么输出的也是负面的形象。所以报道的内容要客观平衡,这对于中巴之间人文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喻慧娟(右一)街头采访巴西球星罗纳尔多。受访者供图

驻外期间,她广交朋友,与巴西各界打成一片,上至总统及政府官员,下至街头小贩,都有她采访的身影。“有一天,我在马路上偶遇罗纳尔多,为了等待时机可以采访到他,我跟了他好几个街区。等我们的同事拿来设备,抓住时机,马上过去对他进行了一个简单的采访。”正是这种对新闻的敏锐捕捉力,在驻外四年多的时间里,喻慧娟发回了大量有深度的稿件,在那个网络还不太发达的年代,让国人能够了解到一个热情、开放、多元的巴西。

除了进行日常报道,喻慧娟还多次受邀参加当地组织的活动。由于对中国缺乏了解,一些外国记者时不时会有一些曲解中国的言论,对这些,喻慧娟总会作出有力回应。在一次在外国记者协会的活动上,一位来自《纽约时报》的记者针对中国西藏发表了不实言论,并且多次向她发出一些荒谬的提问。“你所谓的指责都是道听途说,并非亲身经历,到底是你去过西藏还是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更了解西藏?”喻慧娟仅用三言两语就反驳了那位记者。面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喻慧娟始终坚持客观介绍中国国情,这也赢得了国外记者协会的一众认可与好评。

文学翻译是文化交流最好的载体

喻慧娟的部分翻译作品。受访者供图

八十年代,在国际台老前辈范维信的指导下,喻慧娟开始接触翻译国外文学作品。提到做文学翻译的初衷,喻慧娟毫不讳言:“最初是为五斗米折腰。”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翻译逐渐成了她的爱好。最早,她翻译一些短小精悍的小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后来逐渐翻译一些中短篇小说,虽然不长但是很能反映当时巴西的社会文化。直到现在,喻慧娟的家中还能找到当时在巴西购买的老书,虽然书页早已泛黄,但那是时代的印记,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积淀。

在文学翻译的题材上,喻慧娟会做一定取舍,更倾向选择时代背景下反应社会现实的作品。如巴西作家莉吉雅·法贡德斯·特莱斯的《石人圈》,讲述了巴西一位大律师家族间的爱恨情仇的故事;澳门土生葡萄牙文小说作家飞历奇的《大辫子的诱惑》,讲述了葡萄牙贵族青年与生活在平民坊的中国担水姑娘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

喻慧娟认为,翻译一些有文化特性的作品是对一个国家最好的诠释,也是跨文化交流最好的载体。

作为中国文化交流的使者,喻慧娟与葡语国家尤其是巴西的情愫难以割舍,直到现在还保持着和巴西老友的联系。“缘”虽不知何起,但她为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也见证了时代变迁下中国与巴西之间的合作与交往越来越密切。

点击阅读:葡文版

(责编:高歌、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