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新书发布会暨中非减贫合作与发展研讨会举办——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推动全球减贫治理 贡献率超过70%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常红)9月29日,由中国非洲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新书发布会暨中非减贫合作与发展研讨会以线下线上方式举行。与会专家认为,中国减贫成功的奥秘,最主要是中国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中国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在当今世界减贫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大陆,贫困发生率为41%,是全球减贫的主战场。中非减贫合作是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推动中非共同发展和繁荣的必然选择。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非洲研究院院长蔡昉,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非友好小组副组长郭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甘晖,英国帕斯国际出版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保罗·高丁先后在新书发布会上致辞。
蔡昉致辞
蔡昉致辞时说,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作为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中国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环顾当今世界,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给世界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成为全球减贫事业最现实、最紧迫的挑战,一定程度阻碍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顺利推进,由此需要国际社会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化减贫领域的国际合作。国际社会也因此对中国参与全球减贫合作充满新期待。在2020年9月16日召开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中国减贫经验”线上研讨会上,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表示,中国非凡的发展进程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作了重大贡献;在新冠疫情全球流行、不确定性增多的背景下,人类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中国的作用不可或缺。
蔡昉表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历届政府都在持续探索实现大规模减贫的路径,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作为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对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价值取向,形成了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扶贫体系。有关报告显示,中国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在当今世界减贫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蔡昉指出,中国在减贫领域取得的成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外不少政要、学者和国际组织都在力图探讨中国成功的奥秘,追问中国“为什么能”?最主要是因为中国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中国非洲研究院据此组织国内减贫问题相关研究专家撰写了12本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包括一本主报告和11个贫困地区或贫困县的典型案例,既可以全面展示中国各地在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易地搬迁、社会保障兜底等“中国式扶贫”做法,又可以领略延安精神与“扶贫先扶志”的内在关联,还可以探查湘西花垣县十八里洞“产业兴村”模式、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的“电子商务扶贫”模式、内蒙通辽市的“生态扶贫”模式的内在机理。因此,中国的脱贫故事既是地区性的,又具有全国性。通过深入观察研究一个个贫困县的脱贫故事,可以挖掘、总结、提炼出具有共通性的中国脱贫经验与启示。
蔡昉强调,中国的扶贫做法、扶贫经验既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为解决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鲜活而可贵的案例,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治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大陆,是全球减贫的主战场,贫困发生率为41%。非洲国家的减贫既需要自身的持续努力,也需要开展国际合作,共享全球减贫知识产品。期待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在都能基于自身历史与文化,适当吸收外部国际经验,逐步创造出具有本国特色的减贫发展道路。
郭军致辞
郭军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历史性地摆脱了绝对贫困,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晶和伟大成果。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在严重的疫情背景下,中国扶贫脱贫取得的巨大成就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这是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成功例证,也为全球减贫事业传递了信心。加强与非洲国家的治国理政经验交流、讲好脱贫攻坚在内的中国故事,是中非友好小组的一项重要职责。全国政协中非友好小组也在与中国非洲研究院合作,将以中文、英文、法文三种语言出版发行《中国精准脱贫100例》。
赵剑英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在致辞时说,“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系列国家智库报告是中国非洲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合作出版的第二套大型系列国家智库报告。在2018年9月份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顺利将非洲研究院“新时代中非友好合作”系列国家智库报告中英文各9种送达峰会现场,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将出版成果送上峰会现场的出版单位,在峰会现场引起热烈反响。该系列报告客观积极地反映了中非关系,向世界发出了中国智库、学者的声音,也为增强中国非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李新烽主持发布会
中国非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新烽表示,中国非洲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与非洲学者就从治国理政到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和脱贫减贫经验的广泛的议题频繁交流互动。2019年夏秋之际,中国非洲研究院专门邀请两批非洲学者赴陕西延安等地实地调研,非洲学者亲眼目睹了曾经贫困落后的延安经过多年脱贫攻坚,旧貌换新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摆脱了贫困,还造就了一片绿水青山。他们纷纷表示,希望学习和借鉴中国的脱贫减贫工作做法和经验。著名的非洲哲学家、喀麦隆雅温得第一大学福埃教授参观延安安塞区南沟村生态保护示范园时感慨到:“中国的成功证明,西方模式并非唯一正确模式,西方道路并非唯一正确道路。”他还欣然题词:假如人间有天堂,天堂就在南沟!以此盛赞延安的脱贫减贫与生态保护完美结合的成就。
李新烽指出,在与非洲学者频繁互动的交流中,深感有必要向非洲系统介绍中国脱贫减贫工作的经验和具体做法。为此精心选择了11个脱贫减贫典型地区,中国非洲研究院专家团队与熟悉当地减贫工作的专家学者合作,共同完成了11个贫困地区脱贫减贫的典型案例,通过具体实践和案例讲述各地通过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易地搬迁、社会保障兜底等手段实现脱贫减贫的历程和成就,最后通过总报告《中国的脱贫之道》一书作为统领,总报告与11本分报告相结合,构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中国脱贫攻坚系列调研报告,全面展示了中国脱贫减贫历史进程的中国方案。丛书定位于向非洲讲好中国脱贫攻坚的故事,以中英文两种文字出版发行。
郭军(左二)、赵剑英(左一)、甘晖(右二)和中国非洲研究院副院长郭红为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新书揭幕
王林聪对研讨会作总结
中国非洲研究院副院长王林聪表示,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今年6月30日联合国成立了“消除贫困联盟”,中国是该联盟的创始成员。中国减贫成就具有世界意义,不仅创造了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超大规模人口脱贫的中国奇迹,更为世界减贫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专家们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脱贫攻坚的成功案例,展现了伟大而丰富的中国实践,增强了中非减贫合作的信心和动力。非洲大陆是全球减贫的主阵地。在新冠疫情肆虐下,非洲国家推进减贫治理更为紧迫。因此,加强中非减贫经验交流,特别是分享减贫知识产品,推动中非减贫知识产品共享机制建设,共同用发展这把总钥匙打开消除贫困的大门。从长远看,中非减贫合作是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推动中非共同发展和繁荣的必然选择。在推动减贫治理和合作方面,中非各界,特别是中非智库有着共同的使命和担当。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