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苏电厂为印尼火电发展树立了典范”
行驶在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崎岖的道路上,宛若进入了一片绿色“海洋”。密林深处,一座座高耸的输电铁塔格外醒目。中国国家能源集团国华(印尼)南苏发电有限公司(简称“南苏电厂”)就坐落于此。
南苏电厂距南苏门答腊省省会巨港约100公里,是印尼南苏电网主要火电厂之一。该项目创造印尼多项电力建设新纪录,缓解供电紧张局面,改善当地民生,受到印尼各界高度赞誉。
坚守岗位,保障电力供应
进入南苏电厂汽轮机房,热浪扑面而来,这里是整座电厂最“火热”的生产一线。结合当地实际条件,南苏电厂一期工程安装两台150兆瓦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配套年产量210万吨的露天煤矿。2011年7月和11月,两台机组先后投产发电。至2019年底,苏门答腊岛供电覆盖面积已升至97%,为当地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前电力供应不足时,每天都要停电。冰柜里的冷冻食品常常因此变质,没法售卖。”位于电厂旁的古努拉贾村的杂货铺老板阿尔伯特说,“南苏电厂建成投入运营后,我们有了充足的电力供应。冰柜里储存的食品种类丰富起来,杂货铺的生意越来越好。”
南苏电厂地处密林地带,道路状况不佳。进入雨季后,车辆甚至无法通行,给物资运输带来困难。“抗击疫情期间,由于不少道路被封,电厂面临生产生活物资匮乏等难题。”南苏电厂董事、副总经理拉贾古克坦言。为保障日常蔬菜供应,员工们在厂区闲置土地上种起了红薯、空心菜、西红柿等蔬菜。“大家努力克服各种难题,坚守岗位,保障电力的稳定供应。”
截至今年7月底,南苏电厂已累计发电154.76亿千瓦时,创造利润约合8.98亿元人民币,各项指标在印尼电企中表现优异。
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
南苏地区产煤主要为高水分、低热值的褐煤,经济价值低。当地之前没有利用褐煤发电的经验。南苏电厂通过研究,采用煤干燥技术,顺利解决了一系列难题,成功利用褐煤发电。该技术在印尼属首次应用,已申请8项技术专利,对拥有大量褐煤资源的印尼开拓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南苏电厂还推动苏门答腊岛电力领域产业升级,由高污染、高成本的柴油发电逐步向排放更优、成本更低的煤电转移,在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2012年,南苏电厂被印尼能源委员会列为示范工程。去年,南苏电厂获得亚洲电力2019年度“独立发电企业”“技术创新”“环保提升改造”等奖项。
印尼国家电力公司时任总裁伊斯坎在考察南苏电厂时表示,作为印尼首个使用煤干燥系统的火力发电厂,“南苏电厂为印尼火电发展树立了典范,极大地推动当地电力产业创新升级。”
“中国企业将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带到印尼,经受住了实践检验。”拉贾古克介绍说,南苏电厂的主要设备为中国制造,目前南苏电厂实现安全生产超过3000天。
创造就业,改善当地民生
因受基础设施、交通等限制,此前电厂周边居民收入普遍不高。电厂的建设和投运,为创造就业岗位、改善当地民生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苏吉安托是南苏电厂运行部的员工。父母身体不好,年迈的奶奶和两个年幼的弟弟都需要照顾,一家人生活格外艰难。电厂的到来,给苏吉安托一家带来了转机。
在电厂工作不到两年,苏吉安托家里还清了外债,翻修了房屋,两个弟弟也能安心去学校读书。苏吉安托说:“我非常热爱现在的工作,感谢中国企业创造的重要平台,我对未来满怀信心和憧憬。”
据悉,南苏电厂本地员工比例高达72.2%,累计为当地提供工作岗位超2000个,为印尼培养了一批电厂建设和运营人才。“无论从机组持续供电的技术可靠性,还是经营管理理念,南苏电厂表现都很出色。”当地员工费尔南多表示,“在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中国同事的敬业与奉献精神。他们毫无保留地传授电厂运营维护等技术,让我学习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实操经验。”
拉邦当古村村长杰利森讲起电厂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新修了道路,直接与省道相连;路通了,电有了,村子附近的砖厂、养殖场多了;村民们收入增加,添置了摩托车,盖起了新房子……他高兴地说着:“有了南苏电厂,我们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本报雅加达8月26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27日 03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