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学界举办学术研讨会

“只有各国团结合作才能战胜疫情”

2020年05月07日13:33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5月7日电(张志文 鞠维伟)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简称“17+1智库网络”)举办了主题为“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经验与前景”的线上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捷克、拉脱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希腊等国智库和高校,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等机构的知名学者参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17+1智库理事长吴白乙表示,疫情发生后,中欧之间相互支持,共渡难关,我们和欧洲的学术机构和同仁保持了良好交流,在精神和物质上相互帮助,令人感动。他指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危机,不是一个或者几个国家的能够应对解决的,只有各国团结合作才能战胜疫情。受疫情的影响,世界面临不确定性日益增加,需要中欧学者们观察现状,深入思考和研讨,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塞尔维亚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所长布兰尼斯拉夫·乔尔杰维奇指出,中国向塞尔维亚提供了无私、专业的精神和物质援助,这超出了我们两国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的预期。塞尔维亚将永远感激不已。塞尔维亚外交部长是在疫情期间唯一访华的欧洲官员,表明了塞尔维亚对中国的支持。

捷克科学院全球研究中心主任马雷克·赫鲁贝茨认为,全球疫情需要国联合起来共同应对。“17+1合作”机制在防疫信息和经验共享方面,已经显示出重要作用。

保加利亚外交学院研究员瓦伦丁·卡特朗杰夫表示,“17+1合作”是个很好的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可以开展防疫合作,如医疗物资援助、信息共享、专家交流、建立政策标准等。疫情后与中国在经济方面深入开展合作,这对于保加利亚恢复经济十分重要。

希腊塞萨斯德谟克里特大学学者乔治·佐戈普鲁斯认为,中国在疫情预防、控制、管理、诊断、治疗和护理方面的经验对其他国家很有借鉴意义。在希腊非常困难的时候,中国对希腊的医疗援助值得称赞。

克罗地亚地缘经济论坛主席贾斯娜·普列弗尼克表示,“17+1合作”是中欧关系框架下的一部分,各方应该共同坚定地维护“17+1合作”的“多边主义”本质;在全球共同应对疫情的背景下,中欧智库应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罗马尼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卢拉·莫妮卡·奥赫尔-辛采表示,中国和罗马尼亚在共同对抗疫情方面有很多合作,中国中央及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机构向罗等捐赠了很多急需的医疗物资。两国卫生领域官员和专家加强了沟通,分享了经验。罗马尼亚主流媒体对于中国在抗疫中的表现予肯定。

黑山下戈里察大学副教授佐兰·德依坎诺维奇认为,疫情之后应考虑“新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不仅是针对国家层面,同时面对每个企业、机构、城市等。“新全球化”应该避免“文化封闭”,不能认为自己的文化优于其他文化,将文化理解为平等的。“新全球化”可以实现促进贸易合作、文化交流和国家稳定,这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几乎相同。

拉脱维亚大学斯基塔·斯特本格博士认为,目前中国同波罗的海国家的交流有限,很多人不了解当代中国,媒体对中国报道不足。因此需要研究如何改善中国在该地区的形象。疫情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金融领域、5G通讯技术等方面将出现合作的“机遇窗口”。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17+1智库网络副理事长田德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仲平、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孔田平研究员、刘作奎研究员、赵晨研究员等国内学者就疫情下的中欧关系、“17+1合作”等发表了观点,并与外方学者进行了热烈研讨。

本次会议作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线上系列研讨会”第一次尝试,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智库、学界交流在疫情背景下持续推动交流合作的意义显著。下一步主办方还将继续举办该系列研讨会。(完)

(责编:燕勐、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