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莎士比亚故居行

吴树民
2020年04月19日05:1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车行两个多小时,到达伦敦以西180公里的斯特拉特福镇,这里是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故乡。从车窗向外望去,几个当地青年正在花园的舞台上伴着悠扬的音乐载歌载舞,旁边还有不少观众。在莎士比亚故居的舞台上,每天都在上演莎士比亚的经典剧目。

  莎士比亚在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创作了37部剧作,无论是《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李尔王》,还是《奥赛罗》《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部部掷地有声、享誉世界。

  莎士比亚故居是一栋两层联排小楼,色彩简洁而明快。建筑采用木桁架结构,斜坡瓦顶,整体呈黑红褐色;楼顶临街的一面有3个阁楼,便于房间采光和观赏街景;门上有10余米长的半坡雨棚,外墙两边的植物修剪成高约3米的围墙,使这座16世纪的老房子在周围的建筑群中别具一格、十分显眼。

  当年,莎士比亚的父亲买下这栋楼房时,一半作为住宅,一半作为手工作坊。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在这里出生。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都是在这里度过的。而今,为了保护故居,临街面安装上了半人高的铁栏杆。

  父亲约翰·莎士比亚曾经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以制作皮制品见长,尤其擅长制作皮手套,时常奔赴伦敦进行贸易活动,还担任过小镇的镇长。莎士比亚上中学时,父亲破产,家道中落。他只得中断学业,帮助父亲做生意;一段时间后又走上独自谋生之路,做过肉店学徒,在乡村学校教过书,还从事过其他多种职业。多元的职业体验为他增长了许多社会阅历。18岁时,他与比他大8岁的当地姑娘安妮结婚。后来,莎士比亚去伦敦发展,开始是给到剧院看戏的绅士们照看马匹、当杂役,后来加入剧团,先做演员,演一些配角,之后开始担任导演。1590年左右,他才开始剧作家和诗人的创作生涯。起初,他只是改编前人的剧本,不久后便开始尝试独立创作。当时,英国剧坛多为具有牛津、剑桥背景的“大学才子”。莎士比亚曾因从未上过大学被人嘲笑。

  莎士比亚借助自己在剧院里当杂役时的观察,写出了屡屡轰动全国的剧本,甚至有人怀疑这些惊世骇俗的剧本、诗句是哪个皇室成员匿名写出来的。因为人们实在无法想象,如此生动详实的皇室生活场景如何惟妙惟肖地出现在剧本里?最终,莎士比亚凭借他的天才和灵性、作品的深度和广度,赢得了同仁们的尊敬和爱戴,成为剧院股东。

  1612年,48岁的莎士比亚从伦敦回到斯特拉特福镇,购置房产,退隐故里。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在他52岁生日那天与世长辞。遗憾的是,他生前没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版,直到他逝世7年之后,他的第一个剧本才姗姗问世。

  在中世纪口头文学的影响下,莎士比亚在其作品中广泛地采用了动人心魄的传奇故事,通过一个个丰富的人物形象,把他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感知、认识鲜活而又深刻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热诚、力量、智慧和思考。

  莎士比亚许多作品中的诗句,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们生活、爱情、处事的醒世箴言。譬如,“掌握命运的人永远站在天平的两端,被命运掌握的人仅仅只明白上帝赐给他命运!”“真正的爱情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行为才是忠心的最好说明。”“黑暗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这些闪光的句子让人过目难忘、铭记在心,甚至可以作为人生的座右铭。

  游览莎士比亚故居,犹如一场与莎士比亚真实而生动的古今对话,身临其境,感慨万千,重温名著,涤荡心灵……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19日 07 版)
(责编:马昌、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